在列克星敦大道和第52街道的拐角處,紐約地鐵的風從地面的通風口處穿過,吹起了絕代佳人的白色裙襬,飽滿紅唇在光滑的蘋果臉上綻開,極盡嫵媚。
這是導演比利·懷爾德為電影《七年之癢》拍攝的宣傳海報,不經意間構築了一個名留青史的畫面。也是這張照片將瑪麗蓮·夢露一舉託上了性感的高峰,成為了美國文化的符號,風情萬種的代名詞。
性感永遠是收割目光的利器。從此人們開始無休止地放大夢露的誘惑,衝著她不懷好意地吹起口哨,她成了好萊塢銀幕裡最知名、好用的「肉彈」。
但隨之而來的,是「夢露」作為女人被極致的物化,以及被當時的電影人無休止的「消費」。
今年10月,由導演多米尼克指導的電影《金髮夢露》上映,這個被奈飛大肆宣傳為夢露「偽傳記片」的電影,在夢露逝世60週年的當口,收穫了一水兒的差評。
電影極盡個人主觀臆斷,情節裡令人不適的性愛鏡頭,和充滿爭議的墮胎描述,是導演多米尼克站在男性視角對夢露的意淫。
的確,在夢露所拍攝的電影中,她往往以男性無法抵抗的極具性魅力的形象出現,裸露著大片肌膚,時而勾引,時而欲擒故縱。但這並不是導演打著「紀實」的旗號,將夢露在新電影中完全塑造為一個豔星的理由。
鮮有人知道的是,在成為瑪麗蓮·夢露之前,她還有一個充滿小鎮女孩質樸的名字:諾瑪·簡。與銀幕形象完全不同,現實生活中的諾瑪·簡是個反叛者,她敢於和好萊塢等大廠叫板,向娛樂行業固有體制發起挑釁,私下裡是個飽讀詩書,熱心公益的獨立女性。
刺眼的性感可以吸引目光,同時阻礙了人們對於真相的探尋。
只談論夢露姣好的身體,目光所至皆是她人生中崩壞的過往,是對她最大的冒犯。

金髮傻妞瑪麗蓮
在美國文化裡,瑪麗蓮·夢露一直是悲情美人,一個徹頭徹尾的男權社會的受害者。可笑的是,這是人們在她去世之後,縱觀她整個人生時才下的定義。
夢露走進好萊塢的始末,是一個標誌性的小鎮女孩闖入都市的故事:小鎮出生,有著極為悲慘的童年,憑藉姣好的容貌被娛樂圈選中,走向了大眾審美的巔峰。
普通人回看這個故事,會覺得夢露有著天生的資本,讓人過目不忘的絕美容貌是她賴以生存的魅力。可事實上,娛樂圈是個吃人的地方,肥美的羔羊一旦進入圈套,便難逃被宰割的命運。
夢露初期在好萊塢的路走得並不順,畢竟好萊塢從不缺美女,兩年內,她僅在幾部影片中露過幾次臉,反響平平,當時尖銳的影評人評價她:「一無是處的花瓶。」
為了討好好萊塢,夢露將一頭棕發染成了白金色。而在上世紀50年代,大眾對女性形象的認知固化,金髮女被打上的標籤,是近乎傻的天真。
也是這一頭金髮,奠定了她在銀幕上的經典形象:豐滿、天真,但不幸的女孩。既有著兒童般的天真無邪,又有著極致的誘惑。
接連出演的《紳士愛美人》《錯點鴛鴦譜》《游龍戲鳳》等電影,都將她身上那種介於「貞女」與「妓女」之間天真誘惑的特質出色發揮,成了影史上一個無法替代的女性形象。
來自電影《紳士愛美人》
對於夢露飾演的這些角色為何會如此受歡迎,學者安吉拉·卡特給出了精湛的解答:夢露是性感而不自知的。她既有致命的性魅力,同時又對這種性魅力賦予她的力量和交換價值一無所知。於是她的慷慨被濫用,內心善良而脆弱,性感沒有成為她的武器,反而更容易讓她受傷。
角色的雷同,讓觀眾把對於角色人格的討論附會在夢露本身。在大眾心中,她就是一個任性天真的拜金女,被權力和男人玩弄的工具人,用姣好的肉體,承接住男性的所有幻想。
間接導致的結果,是好萊塢的大人物們抱著窺探「花魁」的心態,對她不停地圍追堵截。

1953年,夢露在報紙上發表《我所認識的餓狼》一文,講述了好萊塢形形色色的「餓狼」。多年來她遇到過有想用金錢禮物換取一夜風流的電影製片人;有忽悠她上「選角沙發」的導演;有逼她上游艇陪玩,否則撕毀電影合同的已婚高管。
還有傷她最深的,所有男性對她「性玩物」的審視目光。
所有人都熟知電影《七年之癢》裡那個風情萬種的畫面,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張照片是夢露在近2000名男人的圍觀下拍出來的。
1954年9月15日凌晨1點,導演比利·懷爾德要為自己的電影拍攝一個名留青史的鏡頭。他提前召集了100名男性攝影師到場拍攝,又邀請了1000名男性觀眾圍觀,但事情逐漸開始不受控,聞訊而來的人越來越多,紐約警方不得不出面管制。
紐約凌晨的街頭數千名男性的聚集,只為了窺探絕世名伶的裙底。
無數雙眼睛,就這樣緊盯著白色的裙襬被風吹起後,被手足無措的女孩用手按下,整整14次。

被世人熟知的白裙照
夢露在1962年的一次採訪中,首次談及了那次拍攝,她唯一擔心的,是除了那張極富盛名的照片外,在場其他攝影師手裡的其他照片。她希望這些影像不要被當成私人聚會里播放的幻燈片,拿來炫耀的「意外之喜」。
好萊塢對夢露的物化,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男權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的一個縮影。如學者蘇珊娜·哈姆斯查所說,夢露像一個文化函數,可根據時代演進被反覆改寫、變形、演繹。
她可以是揭露好萊塢固有階級的悲情標識,也可以是深受男權剝削的女性代表。
但成為一個符號的代價是被簡化。瑪麗蓮·夢露作為一個女人的勇敢和獨立,都被那股穿過她裙底的風,吹散了。

勇敢精明諾瑪·簡
一個經典形象太過深入人心,人們會忽略她身上的獨特力量。或者說,人們對她的獨立和勇敢會產生自卑的恐懼,不願相信她能夠與制度抗衡。
而當人們撥開瑪麗蓮·夢露的外衣,走進小鎮女孩諾瑪·簡的內心,會驚訝地發覺她是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反叛者。瑪麗蓮·夢露更像是一個她扮演了一生的角色。
來自電影《游龍戲鳳》
夢露創造了太多的第一次,並且直接了當地挑釁當時已根深蒂固的好萊塢體制。
給好萊塢打工的幾年裡,夢露的薪水一直較低,與簡·拉塞爾合作《紳士愛美人》時,報酬比對方低了10倍。直到她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瀕臨崩潰》時,報酬也僅有10萬美元,而同期的女演員伊莉莎白·泰勒的報酬為100萬美元。
為了打破不公,夢露敢做先驅。她是影史上最早創立獨立工作室的女演員之一,在事業的巔峰時期違反了合同,在被起訴的威脅下離開了好萊塢,把話語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夢露也痛快地展露創傷,她是史上第一個敢於公開講述自己童年被性侵的女性,這在封閉年代堪稱一種禁忌,被她生猛地打破。
在民權不受歡迎的時代,夢露是民權堅定的支持者。在她為數不多的提到甘迺迪夫婦的筆記裡寫著,夢露是如何向他們詢問有關民權的問題,以及他們對這一問題的嚴肅性給她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夢露也是理智核政策委員會好萊塢分會的創始和積極成員,該委員會主張反對核試驗,支持核裁軍。她曾經對一位記者說:「我的夢魘就是氫彈。你的呢?」
並且夢露飽讀詩書,會跟第三任丈夫阿瑟·米勒討論《林肯傳》,熟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訶夫的著作。
只是性感與名利的裙襬下,一個普通女孩的才華完全被無視。
對於好萊塢來講,夢露更像一個工具,能掀起男性慾望,藉此獲利的工具。她是一個不需要擁有思想的洋娃娃,擺在櫥窗便可以向大眾收取圍觀她的費用。
來自電影《熱情如火》
1962年,夢露秘書的丈夫接受採訪時聊到夢露,他並不認為夢露是一個男權社會的受害者,相反,她經濟獨立,有極大的野心,太知道該如何利用性感優勢達到自己的目的。
她是如此熱愛並尊重演藝事業,為了精進表演擺脫花瓶稱號,她努力克服口吃,請表演老師到片場坐鎮指導自己表演。她非常清楚自己有情緒問題,並非常努力地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克服這些問題。
她也深知階級的固化,明白想要突圍併成功獲得話語權,只能先一步成為眾人眼中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她可以利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自己令無數人垂涎的身體。
於是,夢露毫不避諱地展露性感,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大膽的,不被主流社會接納的,甚至是被唾棄的。
夢露為此付出了代價,有關她風流韻事的謠言從未停歇,身著體面的男士們不停地向她發出不懷好意地尖叫,她的一切,哪怕是身邊的寵物都開始被大眾消費。
但與此同時,她也如願爭取到了主動權,從任人擺佈的玩偶搖身成為被仰望的女神,站在了大眾審美的頂端。看似被規則拿捏,實際上是她已掌握了規則。

被生吞的命運
回到這次新上映的電影《金髮夢露》,它之所以讓人們感到憤怒,是無視了夢露對命運的反抗,對體制的挑釁,依舊將她塑造為一個靠性上位,只會喊著「daddy」的無腦女人。
影片中的夢露不停地被丟到製片人的地板上、娛樂公司老闆的沙發上、知名政客的床榻上,連她少數與自我和解的情節,都是一段毫無美感的三人行性描寫。

來自電影《金髮夢露》
可實際上,夢露曾在自傳《我行我素》中寫道:「沒有任何人能夠利用我,更確切的說是利用我的身體;在我的生命中如果只有一件事值得我驕傲,那就是我從未做過被別人包養的情婦。」
但導演選擇了無視,自作聰明地用大尺度的情節吸引觀眾。這個曾把她剝皮抽筋的行業,企圖再一次將她生吞。
視線回到1962年5月,也是夢露去世前的三個月,幾大標誌性的事件一起展開。
她拍攝了人生中最後一部電影《雙鳳奇緣》;穿一身鑽石裙在甘迺迪總統的生日會上高歌《生日快樂》;被躁鬱症侵蝕,需要不停地用酒精和安眠藥催眠自己。
或許夢露的結局從她不顧製片人的警告,依舊要飛奔去華盛頓參加那次生日晚宴時就已註定。當一個演員開始與政治聯繫在一起,哪怕沒有事實證據,她的結局都不會很好。
來自電影《七年之癢》
1962年8月的某一天,管家看著女人緊鎖的房門想喊她出來吃飯,推門而入時卻發現她的身體早已冰涼。至此,影壇巨星瑪麗蓮·夢露死在自家的臥室中,警方給出的死因是自殺。
訊息一出,坊間的各種陰謀論也隨之而來。猜忌包括情殺、政權爭奪的犧牲品、黑幫對抗的戰利品等,但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據指明是他殺。夢露的死,始終是20世紀最複雜的謎團之一。
在生命的後期,夢露是孤單的。躁鬱症幾乎要將她的精神徹底摧毀,在片場時她連走出化妝間都需要鼓足巨大的勇氣。這也導致她拍戲經常遲到、曠工,與她合作的導演都苦不堪言。病情最嚴重時,身邊的工作人員需要隨身攜帶著她家的鑰匙,方便能夠隨時與她取得聯繫,以及更為重要的,在她因為藥物過量而導致身體不適時,及時地救助她。
諷刺的是,自夢露死後,社會對她的惡意逐步消退。人們開始反覆考究她留下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作品,驚訝於這個女人原來如此的有思想,有見地,她著實是被小看了。
年僅36歲的夢露,呈現給了大眾璀璨又悲情的一生。她的人生有很多遺憾,比如童年時期父親的缺位,導致她這一生在愛情上都在尋找父親的影子。很喜歡小孩,卻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而流產,到最後也沒有自己的孩子。
卻不妨礙這個神秘、憂傷、與命運對抗一生的女人,從外表到靈魂都豐滿有致。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紀錄片《瑪麗蓮·夢露:最後的日子》中有段很動人的對話。夢露情緒不穩定時,好友蘇珊決定帶著她和家人出去旅行,夜裡蘇珊和夢露睡一間房。隔天一早,蘇珊看到夢露一身赤裸地站在陽臺上等日出,眼前的夢露是那麼的迷人、耀眼、哀傷,蘇珊對她說:「你知道嗎?我願意犧牲一切成為你。」
夢露非常驚恐,回答蘇珊:「親愛的,你千萬不要這麼想,我願意放棄一切成為你,因為大家尊敬你。」
或許那個工人階級女孩諾瑪·簡,是誤入了好萊塢才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大明星瑪麗蓮·夢露,其實她一開始的訴求只是,能夠通過努力養活自己,並獲得其他人的尊敬。
生前沒得到的尊敬,死後依然沒能體面地擁有。瑪麗蓮·夢露可能沒想到,在她去世60年之後,《金髮夢露》再次打著「藝術」的標籤,杜撰意淫她的人生,消費她的苦痛,把鏡頭伸向了她的裙襬之下。
參考資料:
1、那個NG《瑪麗蓮·夢露,被迫成為「好萊塢的蒼井空」》
2、紀錄片《瑪麗蓮·夢露:最後的日子》
3、紀錄片《瑪麗蓮·夢露之謎:首次現世的錄音》
4、播客,隨機波動《回到街道間,回看好萊塢:史上、電影與性別》
5、瑪麗蓮·夢露《我所認識的餓狼》
6、瑪麗蓮·夢露《我的故事》
7、電影最TOP《從女工到巨星!一期節目了解瑪麗蓮·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