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了不起的女孩》之後,又一部雙女主劇上線。
如果說前者互補的性格設定很好嗑,那後者的美就是平分秋色。
它不塑膠,不撕逼。
不以狗血橋段去中傷一段親密關係。
依老妹兒看,這種從校園時代一路走來的友情,簡直比愛情還更金貴。
為啥?
因為這樣的題材在國內市場真是太罕見了——

本劇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流金歲月》。
它也是導演沈嚴在執導《我的前半生》之後,第二次決定完成影視化的師太經典著作。
坦白地講,一提到《我的前半生》,老妹兒就氣得牙癢癢。
只要想到當年羅子君以怨報德,搶走閨蜜唐晶的男友,我就忍不住要對這種女性友情戲份持懷疑態度。
沈導捲土重來,怕不是又想欺騙咱們的感情?
老妹兒以目前持續跟進的觀感來回答,並不是。
事實上,從兩位女主的性格特點和成長環境來看,她們愛上同一個男人以致產生情感糾葛的機率微乎其微。

蔣南孫(劉詩詩 飾)家境優渥,卻不如表面看上去風光。
她的名字取自「男孫」的諧音,來源於祖母對後繼香火的期待,也飽含祖母在重男輕女思想下對孫女性別的不滿。
蔣男孫的父親好高騖遠,一心想靠炒房炒股發一筆橫財,實則並不具備與野心匹配的能力。
蔣家的經濟大權由南孫祖母把控,而南孫的父母因仰賴祖母的經濟支持,在蔣家並無發言權。
因而,蔣男孫所向往的,是能夠擺脫封建思想的約束、遠離父母的軟弱、實現精神和人格上真正獨立的生活。

朱鎖鎖(倪妮 飾)則不同,她從小便被寄養在舅媽家中。
舅媽一家待她無所謂多好多壞,這寄人籬下的滋味總歸都是不好受的。
鎖鎖的表哥傾心於她,她為了生活,很懂如何拿捏往來分寸。
而這,也為她日後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間周旋、獲取事業上的捷徑等經歷埋下了伏筆。
她的美貌為同性詬病,卻為異性傾倒。
她是那種註定要在情愛中浮沉的人,然而她又並不真的愛誰。

一個清新脫俗,一個風情萬種。
你甚至可以將她們類比成男人心中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但她們並不屑於接受這種設定。
因為,師太筆下的女子不輕易為愛情淪陷,不甘心做為男性的附屬,永遠保持理智和清醒。
這才是讓萬千讀者為之著迷的關鍵因素。
同理類比《我的前半生》,其後期口碑撲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羅子君的獨立建立在背叛閨蜜的基礎上,這違背了師太原著所表達的初衷,在道德上也為普羅大眾所不恥。

繼續說回《流金歲月》,從蔣南孫與朱鎖鎖的性格特點來看,在選角上,劉詩詩和倪妮本人的氣質確實與之相契合。
但私以為,倪妮在塑造朱鎖鎖的表演細節上更能詮釋出角色的韻味,那種舉手投足間的曼妙,似有一種無法讓人移開視線的魔力。
如果說蔣南孫的美是溫婉的、含蓄的,那朱鎖鎖的美就是凜冽的,帶有侵略性的。
而她們之間的友情之所以足夠長情,是源自於她們對於彼此的真誠及毫無保留,這也是我們在影視劇中最期望看到的。

事實上,早在1988年,導演楊凡就有將蔣南孫與朱鎖鎖的友情故事拍成電影。
片中,他以一幀幀擁有舊港片質感的畫面留住了兩位女演員驚世駭俗的美,並定格了那段鑲嵌著流光溢彩的溫柔歲月。
而這兩位女演員,一個是飾演蔣南孫的張曼玉,一個是飾演朱鎖鎖的鐘楚紅。
按說,由她們二人出演,想必本片品質不俗。
但正片中增加的「兩女爭一男」的狗血橋段,既生硬又爛俗,讓包括老妹兒在內的一部分觀眾實在無法接受。


最終,該片在豆瓣上收穫評分7.2。

而劇版開分7.5,莫非天生就帶著撲街基因的經典翻拍,這次居然還有點搞頭?

儘管影版和劇版在比較的過程中存在一定侷限,但從其暫時沒有為雙女主刻意製造感情糾葛這一點來看,還是值得認可的。
讓兩個漂亮的女孩子相親相愛相互扶持,這畫面簡直不能更美好。

不過,作為一部擁有原著支撐的影視劇作品,《流金歲月》也有不足。
首先,在年代的界定上,它的表達含糊不清。
從劇情簡介來看,它選取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因而以泛黃鎏金的濾鏡色調相襯,增加年代質感。
但在劇中,我們前一秒看到的還是擁有古樸氣息的上海弄堂;

後一秒就變成fashion的魔都,高樓林立,燈火輝煌。

朱鎖鎖常愛穿一襲紅裙,妝感偏復古。

但她突然掏出智慧手機的行為,也足以讓老妹兒瞳孔地震。

劇中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不同的場景之間陷入時空交錯。
而這種跳脫的時間線分佈無疑會令觀眾在理解時代背景、代入人物經歷時產生一定困惑。
另外,部分劇情發展經不起推敲。
朱鎖鎖開篇遇人不淑、遭遇老司機偽裝成商界大佬欺騙感情的橋段略顯俗套;
蔣南孫與男友章安仁的戀情因貧富差距受阻,墮入週而復始的家庭倫理怪圈。
這些情節的設定意味著,身為雙女主大戲,主人公依然逃不開戀愛和結婚,依然擺脫不了生活的雞零狗碎。

但落足於原著,師太的文字簡明扼要,真摯動人。
兩位女主在經歷家道中落、事業低谷之後會存在一個相互依託的過程。
但如果想要將一部短篇小說擴充至38集的長度,就勢必要在雙女主的感情發展上做一些文章。
不過,從現階段劇情的鋪陳來看,愛情元素算是推進友情發展的一種助力,它並不會成為蔣南孫和朱鎖鎖人生中的主旋律。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整部《流金歲月》——
之於蔣南孫,她以獨立自主打破世俗偏見,既支撐了蔣家的生計,也實現了人生價值;
之於朱鎖鎖,她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在愛與財富之間拎得清,不為魚和熊掌不可得兼而鬱鬱寡歡。
偶感人生疲憊的空當,兩人還能把酒言歡。
從頭至尾,她們的友情一直是好的。
但她們的好,不是未經風浪的好,而是歷盡千帆的好。
所以,你看——
在這個人心複雜且浮躁的世界裡,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