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The Batman) 電影影評:這片一上映,多少人等他下海

最近,國內院線終於久違地迎來一部主流漫改大片。

早在2019年的一次採訪中,剛剛官宣出演該片男主的羅伯特·帕丁森被問及:「如果這部片撲街,你怎麼辦?」

他的回答是:「那我就下海拍片。」

底氣十足。

如今自3月4日北美首映以來,該片一直穩居北美票房排行榜榜首。

全球票房更是接近6億美元。

羅伯特免於下海,粉絲們還有點小失望了。

電影國內上映後,口碑呈現兩級分化。

喜歡的說它將被載入超英電影史冊;

不喜歡的說它裝腔作勢、食之無味。

不管怎麼說,在當下選擇寥寥的院線,它還是可以一看的。

如果你能接受一個這樣的他——

蝙蝠俠

The Batman

新蝙蝠俠

導演馬特·裡夫斯在《科洛弗檔案》、《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和《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取得成功後,終於贏下話語權,接手了這部萬眾期待的經典IP重啟。

在不少觀眾看來,《新蝙》稱得上是史上最「暗黑」的一版蝙蝠俠IP翻拍。

不僅視覺風格更加深沉、昏暗,劇作上也採用了典型的黑色犯罪片模式,還帶著一絲古典、文藝的戲劇範。

還帶著一絲古典、文藝的戲劇範

電影中不乏常見的哥特元素:教堂、黑貓、蝙蝠、血,以及有著尖形拱門的韋恩大宅,羅伯特· 帕丁森版布魯斯·韋恩,妝造也與之高度統一:蒼白的皮膚、溼漉漉的黑髮、濃重的眼影……

不論變身前還是變身後,周身都散發著一種厭世陰鬱的氣質。

憤怒、絕望、脆弱、孤獨。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

開頭一場戲,描摹出一個氣氛詭譎、罪惡肆虐的高譚市

萬聖節。

溼漉漉的雨夜、迷濛的霓虹燈、滿街的計程車。

潛伏在城市裡的犯罪者們,在面具的遮掩下,更加肆無忌憚。

街角的便利店裡,頭戴綠色面具的搶匪,持槍打劫;

搖晃的車廂裡,面帶白色油彩的暴徒,盯上了落單的亞裔面孔……

高譚的夜晚,每一個角落都有犯罪事件發生

高譚的夜晚,每一個角落都有犯罪事件發生。

蝙蝠俠分身乏術,投射在夜空中的巨大蝙蝠燈,能讓罪犯們心生恐懼,有所收斂,卻終究治標不治本。

面具,是一個貫穿全片的題眼。

它是惡人的保護傘,同時它也代表著這座城市的粉飾與偽裝。

也是在萬聖夜裡,連任四屆的高譚市市長小唐·米切爾在家中被人殘忍殺害。

其頭部遭鈍器重擊數次,並被繃帶緊緊纏繞,上面用鮮血寫著「No more lies(別再說謊)」的警告,並被切除大拇指。

兇案現場有一封兇手留下的卡通賀卡,裡面是一條謎語:

「我們玩個遊戲吧,就我和你。

騙子死後會做什麼?

(what does a liar do when he’s dead?)」

並附有一份暗碼。

收信人,蝙蝠俠。

痴迷於謎語、拼圖和文字遊戲

痴迷於謎語、拼圖和文字遊戲。

會在案發現場留下複雜線索,向蝙蝠俠透露自己的目的。

了解高譚市的朋友馬上了然——謎語人的作風(不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種解謎推理有些老套)。

謎題與暗碼,是破獲案件的線索,也是對下一次殺戮的提示。

一場連環兇案就此開啟,

一場連環兇案就此開啟,高譚市政商警界的大人物接連遇害。

同時,解謎破案、與謎語人交手的過程,也是蝙蝠俠一步步揭開高譚市黑暗起源的過程。

在冠冕堂皇的面具之下,藏匿著不為人知的陰謀與罪惡……

謎語、暗碼、謀殺、探案

謎語、暗碼、謀殺、探案。

雖然《新蝙蝠俠》用黑色電影的影調重構了蝙蝠俠的故事,使蝙蝠俠由以往影視作品中上天入地的英雄形象,更多地迴歸了原版漫畫中的偵探本職

但它的推理部分其實並不算出彩,全靠謎語人拋出謎題,牽引著蝙蝠俠被動地接近真相。

謎語人所謂的顛覆性言論,對於常年浸淫於社會向韓劇的觀眾來說也並不算新鮮了。

稍顯刻意的文藝風格,在三個小時的時長下,對於觀眾來說也的確是一種考驗。

另外,雖然主創團隊已經強調過,他們的創作是基於DC人物和設定,但又獨立於DC銀幕宇宙的存在,可是鋪子覺得它依然有著一定的觀影門檻。

許多內容靠臺詞一筆帶過和腦補,對於不了解這一IP背景的觀眾來說,是比較難產生共鳴的。

從這些角度來看,其實《新蝙蝠俠》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

接下來,鋪子想說的是偵探故事這條明線之下,標記著布魯斯·韋恩內心蛻變、成長的這條暗線。

《新蝙蝠俠》將時間設定在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第二年

初出茅廬,也就意味著這部片中的蝙蝠俠尚且不夠強大。

這種不夠強大,是從裝備、戰鬥力到心智全方位的。

影片用了許多細節的鋪墊,來展現這樣的布魯斯·韋恩,在他的行動中,似乎總透露著一點點吃力與難掩的憤怒。

比如開頭這場從畫著骷髏妝的混混手中解救受害者的戲。

配合著燃向音樂,蝙蝠俠從黑暗中緩緩走出,氛圍拉滿,讓我們期待一場碾壓對手的酣暢打戲。

然而並沒有等到。

衝撞、近戰、重擊……

完全是一般警匪動作片的打法,道具也略顯粗糙——全然沒有了往日「鈔能力」所帶來的的酷炫絲滑。

再比如從警察局頂樓縱身而下的那場戲

再比如從警察局頂樓縱身而下的那場戲。

起跳的瞬間他還有幾秒鐘的猶豫,似乎有點畏高。

連滑翔裝備也不那麼可靠,看上去就是一個玩翼裝飛行的極限運動員。

著陸時靠降落傘,甚至失去平衡,狼狽地摔在地上。

甚至引得不少網友吐槽:「這哪是蝙蝠俠,分明是一隻鼯鼠啊」。

片中幾乎是唯一極具爽感的段落,當屬布魯斯與企鵝人的那場雨夜追車戲。

蝙蝠車的亮相方式與蝙蝠俠本人相同,都是潛伏在黑暗之中慢慢顯現出輪廓。

猩紅的車燈與昏黃的路燈交替閃現,兩人在潮溼的夜幕中上演一番生死追逐。

引擎的轟鳴聲配合此起彼伏的鳴笛聲,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然而即使是這樣,這輛被視為蝙蝠俠身體延伸的蝙蝠車,也不像諾蘭版《黑暗騎士》三部曲中那般堅固紮實、具有未來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粗糲的真實。

超英電影,不夠超英,少了爽感,難免會勸退一部分觀眾。

但也正是這樣的設定,讓這一版的蝙蝠俠,被剝離了神性,迴歸成了一個普通人

也將他作為人的矛盾、困惑與掙扎和盤托出。

也將他作為人的矛盾、困惑與掙扎和盤托出

多年前,少年布魯斯目睹父母在影院門口的小巷中,死於無名混混的槍口之下。

於是他將父母的死歸咎於這座城市。

這裡罪惡,骯髒,下水道始終充滿惡臭的氣味。

那些犯下罪行的惡人應當被狠狠懲治。

於是復仇,便成為前期他打抱不平、懲奸除惡的動機

因此在片中,當他被問起身份時,他都自稱是復仇使者(「I’m vengeance」)。

到了這裡,面具也有了第三層含義

到了這裡,面具也有了第三層含義。

我們發現影片中他很少以布魯斯·韋恩的身份出現。

這一時期,他極力抗拒著自己的真實身份,習慣躲在蝙蝠俠這張面具之下,佯裝著強大。

彷彿復仇的慾望越強烈,他就越能忘卻悲傷。

他將自己打造成一種暗夜符號,利用人們對他的恐懼,去震懾、去制裁、去審判惡人。

然而這個時候,他似乎也正要走上一條逐漸偏離的道路。

他的憤怒,也開始令那些弱勢的普通人對他心生恐懼。

就像在他打跑那群骷髏扮相的混混之後,那個得救的受害者卻也蜷縮在角落,哀求他「請不要傷害我」。

還是同一場打戲

還是同一場打戲。

那群骷髏妝混混之中有一個只化了一半妝的雙面人,他是團伙中的新成員。

老大將他拎到受害者面前,教唆他向對方揮拳,以考驗他是否有資格成為團伙的一員。

他猶豫了。

是繼續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還是成為殘忍的暴徒?

只差這一拳。

好在蝙蝠俠及時出現,團伙成員們四散而逃,只留下雙面人與蝙蝠俠一個意味深長的對望。

半黑半白的雙面人,正是布魯斯·韋恩的內心寫照。

或許只要再給布魯斯的怒火添上一把柴,他便會以正義之名以暴制暴,對罪犯們動用私刑。

進一步,他是守護一方的蝙蝠俠,退一步,他就成了癲狂入魔的謎語人。

而謎語人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犯下殘暴的罪行,卻認為這是在為高譚市重建秩序。

這也就解釋了這一版蝙蝠俠走暗黑哥特風的原因,黑暗與光明的拉扯,代表著正與邪的內心較量。

影片接近尾聲,

影片接近尾聲,當謎語人的擁躉以自以為正義的姿態說出「我是復仇者」時,布魯斯看向他,神情複雜。

他也曾經用同樣的語氣,說過同樣的話。

至此他才領悟到,

至此他才領悟到,仇恨不該成為他出手的動機,拯救才是。

蝙蝠俠也不該是恐懼的象徵,而應代表希望。

於是他一躍跳進潮水,落入人群,走向了救贖的新生。

有了蝙蝠俠的高譚市,會變得更好嗎?

有了蝙蝠俠的高譚市,會變得更好嗎?

或許貪婪與虛偽從未消散,或許這裡早已是一潭死水。

但這不正是我們喜歡蝙蝠俠的理由嗎?

生於黑暗而直面黑暗。

在死水之中,依然有人執著希望的火把,照亮前路。

相關文章

范冰冰配音疫情紀錄片!網友:她不配!

范冰冰配音疫情紀錄片!網友:她不配!

距離范冰冰納稅風波已經過去一年又10個月了! 雖然補齊了稅款,但是范冰冰也從曾經的娛樂圈頂流一落千丈。 廣告、代言、綜藝紛紛撤檔,參與的電視...

主持人將成為一個歷史詞彙

主持人將成為一個歷史詞彙

2014年年底,主持人華少受邀在溫哥華主持一場華人演唱會。他以為臺下沒人認識他,沒想到觀眾席裡卻傳來觀眾的熱呼:念廣告!念廣告!再念一遍。 ...

7月夏季檔日劇超全攻略

7月夏季檔日劇超全攻略

7月來了,夏季檔日劇陸續開播,部屋君按照慣例,對這一季將會播出的劇進行整理,從黃金時段到深夜檔的超全攻略,萬字長文。 日曜日(星期日) 老將...

IMDb 2022年最受歡迎的25部電影排名

IMDb 2022年最受歡迎的25部電影排名

2022年還有半個月的樣子就要過去了,年底的各種榜單又來了。 IMDb根據他們網站的資料,公佈了2022年最受粉絲歡迎的25部電影。 這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