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一個禁忌話題。讓男人陷入沉思,讓女人拳頭硬了。
假如,「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都變成現實。那麼我們對愛情、婚姻、家庭的看法,會有多大的改變?最近就有一部新劇,討論了這些大膽前衛的話題。來自拍出過《絕命毒師》《風騷律師》《廣告狂人》的AMC電視臺。
除了「一夫多妻」之外,它還涉及開放式婚姻、多元家庭……
更有意思的是,它是一部科幻劇。
借用科幻的外殼,探討人類情感生活中的爭議話題。
第一季還未播出時,就已宣佈續訂第二季。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
《靈魂伴侶》
Soulmates

編劇團隊,來自神劇《黑鏡》和《怪奇物語》。
這部劇也沿用了《黑鏡》的單元劇模式,每一集都是相互獨立的小故事。
但不同的是,所有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科幻設定——
「靈魂聯通」。
2035年,科學家發現了人體內的「靈魂微粒」,進而研發出了一種黑科技:
只需要像測視力一樣做個掃描,就能幫你找到靈魂伴侶。

截至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成功幫助1500萬人找到了真愛。
在之後的回訪中,每對戀人看上去都無比恩愛,臉上洋溢著幸福。

香玉看了都躍躍欲試。
畢竟找到靈魂伴侶這種事,是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實現的夢想。
但問題來了:
如果你已經結婚了,而且婚姻幸福呢?
你是會相信自己最初的選擇,還是會透過測試尋找更合適的「真愛」呢?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對為此糾結的中年夫婦。
妮基和丈夫是朋友圈公認的模範夫妻,他們從大學開始戀愛,已經在一起足足15年了。

但靈魂聯通技術的出現,卻讓妮基開始動搖。
因為她親眼見證,曾是花花公子的哥哥,靠這個黑科技和靈魂伴侶奔現,兩週後就閃婚了。
以前因為屁大點事就會提分手的他,現在也居然也開始試著和妻子溝通,解決問題。

而和她同樣結婚多年的閨蜜,也沒能抗拒誘惑。
做完測試就離了婚,要飛去阿根廷和靈魂伴侶共度餘生。

「靈魂聯通」,真就那麼神奇?
妮基糾結許久,忍不住也去做了測試。
但測試開始沒多久,腦中忽然閃過十五年來與丈夫經歷的點點滴滴。
從他們相戀,到裝修新家,到生下寶寶後兩人緊緊依偎在一起激動地落淚。
於是,她猶豫了。
在科技測試出的靈魂伴侶,和自己選擇的丈夫之間,她還是選擇了後者。
決定相信自己內心的指引。

妮基中止了測試。
然而諷刺的是,丈夫不僅已經完成了全部測試,還早就約自己的靈魂伴侶見了面。
兩人最終還是和身邊其他人一樣,與各自的靈魂伴侶開始了新生活。

開局就很挑戰大家的感情觀。
所以,遵從本心的選擇,註定就要輸給高科技麼?
倒也未必。
小夥子馬特奧原本也打算拋下一切,飛去哥倫比亞找自己的靈魂伴侶。

他堅信那一定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願意替他挨槍子」的真命天子。
沒想到護照被偷,誤打誤撞地和小偷約拿扯上了關係。

約拿和他的靈魂伴侶完全相反,身無分文,還滿嘴謊話,看起來就不靠譜。
為了湊夠錢贖回護照,他們一路又是占卜,又是賭博,最後還炸了黑社會的老巢。

護照拿到了,馬特奧終於能如願去見靈魂伴侶。
但他卻選擇了留下。
因為,經過這一路的冒險,他已經深深愛上了約拿。
比起儀器計算得出的陌生愛人,他更願意相信此刻的心動感覺。

除了二選一之外,還有第三種可能性:
靈魂伴侶和自己選擇的伴侶,可以兩者兼得。
這就是開頭說到的「一夫多妻」。
利比和亞當是一對思想相當前衛的小兩口。

和之前大火的《致命女人》中的橋段類似,在他們的開放式婚姻裡,兩人也會各自和不同的性伴侶約會。
不但不會吃醋,回到家還會交流心得體會。

但是必須遵循兩點要求:
一是只能在軟體上約;二是只能一夜情,之後不可以再有深入接觸。
他們認為,這樣既能不斷帶來新鮮感,又能保證二人的關係穩定。
兩人都能把性和愛分開,堅信只要不產生感情,就不會動搖他們的婚姻。
但有一天,妻子利比很多年前做的靈魂測試,突然有了新的配對。
對方也是個女生,和利比一見如故。

兩人在靈魂和身體上都無比契合,這讓亞當很失落,第一次選擇了退出。
但利比和靈魂伴侶的生活,卻並沒有想象得那樣完美。
對方很需要自己的個人空間,並不能和利比時刻黏在一起。
當利比生病時,她也無法給予和亞當一樣的關懷和照顧。

利比思前想後,又找回了亞當。
小孩才做選擇,成年人會說:我全都要。
她認為,只和其中一個人生活,似乎都不完美。
那麼為什麼不一起生活呢?
再邀請亞當的靈魂伴侶加入其中,四個人組成一個和諧的多元家庭。
三觀炸裂嗎?但在這個設定下,也未嘗不是一種理想方案。

如此看來,劇中人雖然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選擇,但都沒有對靈魂聯通技術產生質疑。
這個黑科技,就真的無懈可擊嗎?
接下來的故事,就別出心裁地探討了這一技術潛在的問題和危險。
大衛是一名藝術學教授。

他的妻子年輕漂亮,家裡還有錢有人脈,婚後的事業簡直一路綠燈。
雖然早年做過靈魂伴侶的測試,但結婚後他就將自己的資訊鎖住了。
但這時,卻突然有個年輕美女出現在他面前——
她黑進了系統,查出來她和大衛是彼此的靈魂伴侶。

大衛雖然嘴上一直說著拒絕,身體卻很誠實。
第二天就和美女出去喝咖啡,還依依不捨地吻別。
又瞞著妻子去湖邊浪漫約會,越聊越覺得他們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最後,兩人去酒店開了房。
但一覺醒來,這個靈魂伴侶竟然人間蒸發了。
反轉來了——
大衛照常給學生們上著課,PPT裡卻驚現自己的裸照和大尺度視訊。

很顯然,是那個女人搞的鬼。
他氣急敗壞地打電話過去,一聽對方說要在酒店見面,便又春心蕩漾,忘了自己原本要幹什麼了。
可這一回,開門的卻是自己的一個女學生。

學生一口咬定是大衛發訊息逼迫她來的,還展示了聊天記錄,讓他有口難辯。
這,想必也是那個女人乾的。
大衛終於起了疑心,調出資料一查,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匹配的靈魂伴侶。

那麼神祕美女,究竟是誰?
原來,很多年前,大衛誘姦了她的姐姐。
把那個女孩逼到退學,自殺,自己卻全身而退,還娶了個厲害的老婆一路飛黃騰達。
靈魂伴侶,只是用來接近他的一個幌子。
神祕美女真正的目的,是替自己的姐姐報仇,毀了大衛的人生。
果不其然,妻子和岳父的電話接連打進來,大衛這回也算是徹底玩完了。

結局雖然大快人心,但同時,也引起了我們對於靈魂配對這一技術的更多思考。
人們與「靈魂伴侶」之間的契合,究竟是科學計算出的結果,還是一種心理暗示?
最後一個故事中的大衛和神祕女人,根本沒有配對。
但是真相大白之前,大衛卻深深相信兩人無比登對,整個人都陷了進去。

而第一個故事中,女主角妮基的哥哥,和靈魂伴侶也一樣會因為瑣事爭吵。
但他的態度,卻僅僅因為對方是自己的「靈魂伴侶」,就180度大轉彎。
換做以往,他早就提出分手了。
但因為對方是所謂的「唯一的真愛」,他居然也會開始試著溝通,解決問題。

他們之所以迷戀、包容黑科技給自己配對的靈魂伴侶,不是因為對方真的跟自己完美合拍。
而是因為,他們相信了靈魂聯通技術的權威性。
靠著這樣一個極度發達的系統,給自己分配一個完美伴侶。
一步到位解決終身大事,方便快捷。
相較之下,自己苦苦去尋找伴侶,也許永遠都不如意。
那麼為什麼不選擇相信黑科技呢?

但是,劇中人都忽略了,這項黑科技有一個致命硬傷:
只有接受測試的人,才被納入資料庫。
也就是說,你只能在這個資料庫內匹配靈魂伴侶。
匹配成功的雙方,自然也都是這一技術的信奉者。
這個硬傷,從本質上戳破了黑科技的神話——
它絕不是全能全知的系統,而是一套自欺欺人的科技騙局。
歸根究底,《靈魂伴侶》還是回到了《黑鏡》探討的核心:
科技對人的異化。

《黑鏡:聖誕特別篇》
如果我們任由科技來衡量情感,甚至決定情感,那麼情感本身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
畢竟,無論愛情、親情、友情還是何種情感形式,都不是由簡單的程式碼構成的。
它們來自於一個比科技複雜難解得多的系統——
人的心靈。
「靈魂伴侶」或許可以帶來激情和新鮮感。
但是卻永遠無法取代,那些漫長時光中共同創造的記憶,一起養成的習慣。
真正的靈魂伴侶,是日積月累的磨合和陪伴。
陪我們走過漫長歲月的人,才更值得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