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小靜和爸爸》劇情、劇評:吉岡里帆太會演

今年3月,NHK上線一部日劇。

女主吉岡里帆,憑藉一句「人生易如反掌」,刷爆社交媒體的狐狸系女孩。

日劇《四重奏》

男主笑福亭鶴瓶,日本綜藝大咖。

男配中島裕翔,90後花美男…

頂級演員陣容,毫不拖沓的劇情,本以為會爆火,結果卻被樸實的劇名,耽誤得徹徹底底。

它便是,被譽為今年春季最佳日劇:

小靜和爸爸

小靜一出生,便拿到「困難」等級的人生劇本

小靜一出生,便拿到「困難」等級的人生劇本。

她聽力正常,但父母都是聾啞人。

且在幼年時期,媽媽還不幸離世。

且在幼年時期,媽媽還不幸離世

面對異於常人的家庭,小靜從小便知道,自己得做個乖孩子。

逛街時,她會主動向店員解釋,爸爸的手語意思;

居家時,她會偷偷摸摸地看音樂電視節目,只為了不讓爸爸介意;

除此之外,她很早便攢錢買了車,以便能隨叫隨到,照顧到爸爸的出行…

懂事,是所有人對小靜的評價

懂事,是所有人對小靜的評價。

但今年冬天,她卻突然厭煩這種生活模式。

因為臨時請假次數太多,她已經第10次,被老闆炒魷魚了。

正巧,被調去外國工作的男友,問小靜要不要一同前往。

面對難得的機會,小靜有些動心。

面對難得的機會,小靜有些動心

可誰知一回家,不知從哪收到風的爸爸,便開始質問:

你要跟那個男的走了?你居然什麼都沒告訴我?!

你要跟那個男的走了?你居然什麼都沒告訴我?!
沒忍住情緒的小靜,這次終於毫不留情地反駁

沒忍住情緒的小靜,這次終於毫不留情地反駁:

沒忍住情緒的小靜,這次終於毫不留情地反駁
爸爸有屬於你的人生,但我也有

爸爸有屬於你的人生,但我也有。

我不止是爸爸的翻譯,司機,保姆,我還有其他可能。

我不想再被束縛…

誰料,爸爸卻緩慢地比著手語

誰料,爸爸卻緩慢地比著手語:

這些年,真正在逃避的,其實是你…

這些年,真正在逃避的,其實是你…

《小靜與爸爸》於今年5月份播完最後一集,目前豆瓣評分8.7。

影片主要講述從小失去母親的小靜,與經營照相館的聾啞父親,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故事。

出生在殘障家庭,是一種什麼體驗呢?

出生在殘障家庭,是一種什麼體驗呢?

有個叫「CODA」的詞,便是形容這類群體。

CODA,即父母有一方是聽障人士的孩子(Children Of Deaf Adults)。

這些孩子身上,都有一些共性

這些孩子身上,都有一些共性。

每次講話時,他們會直勾勾地注視別人。

日常交流中,他們習慣用手指指人,並使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表達自己…

小靜的生活,便是典型的案例

小靜的生活,便是典型的案例。

因為從小與聾啞爸爸住一起,她早就學會,如何成為爸爸的耳朵與嘴巴。

觀察爸爸的肢體語言,及時提供爸爸需要的物品。

專注地盯著爸爸的表情,只為了更準確地讀懂他的唇語。

這些習慣,放在小靜家裡,可能無傷大雅

這些習慣,放在小靜家裡,可能無傷大雅。

但當這些行為,一成不變地搬進社交中時,便很容易產生誤解。

比如,小靜就經常因為,過度關注說話者的表情,被很多男性誤以為,這是在釋放愛的信號。

在學校時,是學姐的男友,直接劈腿表白自己,導致自己被學姐們孤立;

到職場後,是離職前老闆還依依不惜,引得一些女同事閒言碎語。

與此同時,總是習慣衝在第一線的行為,放在利益爭奪的職場裡,不但不能給她帶來升職加薪,反而因此慘遭同事嫉妒,經常被穿小鞋…

家屬的生活已是如此,那殘障人士本身,會是什麼樣的呢?

該劇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視角。

搭公交時,爸爸需要提前列印好所有停靠站點。

搭公交時,爸爸需要提前列印好所有停靠站點

車輛一停,他便得馬上核對所在站點的位置,以免坐過站。

看電視時,爸爸也只能選擇,自帶字幕的內容。

看電視時,爸爸也只能選擇,自帶字幕的內容

有次住院,就因為護士忘記調出字幕,他便看了一整天的「啞劇」…

眼睛是爸爸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

而爸爸也通過眼睛,看到許多無形的暴力。

而爸爸也通過眼睛,看到許多無形的暴力
影片中有這麼一幕

影片中有這麼一幕。

有次女兒放學,爸爸在校門口,高興地喊出「靜」字。

誰知過大的音量,以及沙啞的聲線,惹得小靜被同學一陣嘲笑。

儘管孩子們的聲音,並不能傳入爸爸的世界裡

儘管孩子們的聲音,並不能傳入爸爸的世界裡。

但那些一開一合的嘴唇,以及女兒落寞的表情,讓爸爸立馬意識到,剛剛所發生的事情…

於是下一秒,他立馬切換成手語,安靜地等女兒走過來…

人們總以為,聽不見的人,怎麼謾罵都可以

人們總以為,聽不見的人,怎麼謾罵都可以。

然而許多聽障人士,是能讀懂唇語。

我們脫口而出的詞彙,大部分他們都能分辨得清…

我們脫口而出的詞彙,大部分他們都能分辨得清…

哈佛的教育學院,在新生選課前,會讓他們做一份測試題。

在健全狀況話題中,便有一個問題:

有哪些健全人士的想/做法,其實是在歧視或壓迫殘障人士?

圖源up主他塔拉

圖源up主他塔拉

這道題的答案,在小靜爸爸的身上,或許是家人所謂「愛的理解」。

爸爸出生便是聽障人士,所以爺爺奶奶從不帶爸爸,去各類唱歌的場所。

音樂是什麼,很長時間裡,爸爸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是空白的。

直到女兒的出生…

那是一次合唱演出

那是一次合唱演出。

舞臺上的小靜,比著手語,向爸爸傳遞歌詞的內容。

而現場氣球的震動,空中揮舞的指揮棒,聽眾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讓爸爸第一次,感受到音樂的美妙…

事實上,很多聽障人士能進行的活動,與健全人並無區別。

比如很多聽障人士,戴上助聽器後,都能騎車上街。

但小靜的家人,卻常常以爸爸的身體不適合,擔心爸爸聽不見鳴笛聲為理由,扼殺掉爸爸的嘗試。

在短片《助殘,我們到底要助什麼》中,有位採訪者曾表明:

一個人幫助另一個人,難免會產生,幫助方和接受方在關係上的不平等。

這種狀態,可能起初並不明顯。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心理會逐漸顯現在兩者之間。

以至於最後,被幫助的人,會逐漸失去自主性,產生依賴心理,甚至演變成壓力…

小靜一家人,以愛的名義,去幫助爸爸

小靜一家人,以愛的名義,去幫助爸爸。

小靜更是從小便當爸爸的司機、翻譯。

小靜更是從小便當爸爸的司機、翻譯

她認為自己為父親付出許多,可直到她想逃離家庭時,爸爸才點明真相:

其實在你沒出生前,我已經獨立生活很長時間了…

平等與尊重

平等與尊重。

這可能是父親心裡,想說卻一直沒說的東西。

但以愛為由的家人,卻常常先入為主,以同情的姿態,去解讀父親。

或許多年來,真正聽不清聲音的,是他們自己…

《小靜與爸爸》之所以感人,一方面是它充滿正能量的感情基調。

另一方面,是在暖心之餘,它讓我們進一步去正視,殘障人士在這個世界裡,所擁有的價值。

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資料,中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

而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聽力障礙人士數量,居目前我國五大類的殘疾人群之首(其他四類為:視力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

圖源@央視新聞

如此龐大的群體,在現實生活中,卻面臨著許多偏見。

比如,一個健全人,在工作上的失誤,一般會被歸結為粗心。

但如果對象是一位殘障人士,很多企業立馬會想成,也許是這人能力有問題…

在短片《助殘,我們到底要助什麼》中,有位女生就表示:

面試官一看到自己,經常會質疑:你能做什麼?

面試官一看到自己,經常會質疑:你能做什麼?

而之後對方給出的一系列婉拒理由,在女生聽來又像是:

你看起來傻乎乎的,要你何用…

你看起來傻乎乎的,要你何用…

哈佛大學的那道測試題,小靜爸爸的答案,可能是愛的壓迫。

但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則是偏見。

這裡的偏見,不單單指,上文女生去面試時所遇到的歧視,還包括那些,過分同情的看法。

因為很多人認為,殘障人士是與眾不同的。

所以,但凡他們能做出一些成績,便會收到許多高於實際事實的評價。

比如,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安慰話語

比如,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安慰話語。

「對一個殘疾人而言,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這話聽著就像是:

無論你如何努力,你終究還是殘障群體。

而像「身殘志堅」這類詞語,一直都是健全人用來勸慰殘疾群體的。

但卻沒有多少殘障人士,會心甘情願地,用這些字眼來形容自己。

在短片中,面對這些現象,有多位殘障人士曾反駁:

我們只是身體障礙,並不是人生障礙。

我們只是聽不到,看不到,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喪失其他能力,就沒有任何學習能力…

殘障群體確實需要,社會投入更多的關注

殘障群體確實需要,社會投入更多的關注。

但敷衍地安慰,還不如實事求是地評價。

因為前者說明,你早已將自己置於高姿態。

而後者,才是你平視他們時,會說出的真實話語。

而後者,才是你平視他們時,會說出的真實話語

影片中,小靜一家人,都認為聾啞爸爸的世界,肯定是孤獨的深海。

但不善交際的男友,有次卻反問

但不善交際的男友,有次卻反問:

你怎麼知道,那片靜謐的世界,就不是五彩斑斕的呢…

殘障人士,確實在某些方面會被限制

殘障人士,確實在某些方面會被限制。

但誰規定人生,只能有一條出路。

如同小靜爸爸,因為沒有聲音的干擾,他反而能更專注地,捕捉到人物的微表情,從而成為鎮上,小有名氣的攝像師。

在現實生活中,聽力障礙者,所涉及的領域就更多。

在青島,蘇同達便與其他4名聽障人士,創立了國內首家,培養聽障人士拍視訊的俱樂部。

從2019年至今,他們已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了數百個作品。

平常不僅會拍商業項目,也會接公益類的攝影培訓,為聽障群體帶去更多的機會。

河南的「無聲麵館」,開張至今10多年,卻只招聾啞店員。

這一切只因為,店長孫斌對殘障人士的理解

這一切只因為,店長孫斌對殘障人士的理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職場對於殘障人士而言,似乎多了許多苛刻的規定。

孫斌只願,離開面館後,這些店員都能有門手藝,自力更生。

而他也期盼著,有一天,社會能真正尊重這些群體,能讓他們,也擁有當普通人的權利…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如何,往往在殘障人士身上,會得到最好體現。

《小靜與爸爸》裡,最令人羨慕的,其實是小靜的鄰居。

在這個小地方里,大家不會因為爸爸是聽障人士,便忽視他的需求。

鄰里之間該怎麼相處,他們就怎麼相處。

反對拆遷時,鄰居們會拉上爸爸,一起商量對策;

反對拆遷時,鄰居們會拉上爸爸,一起商量對策;

舉辦活動時,鄰居們會「物盡其用」,分派給爸爸攝影任務;

決策投票時,鄰居們也會耐心理解,爸爸想表達的心意…

在這個小鎮上,爸爸就只是普通居民,沒有其他身份。

又或者說,大家都早已忘記,他可能有另一個身份…

小靜離開那天,多年沒開口的爸爸,再次費盡全力,喊出那個「靜」字。

那是他對女兒的不捨,也是他對女兒的警醒。

要記得,無論外界多麼喧譁,也要給內心,留一片寂靜。

要記得,無論身邊充斥多少言語,也請繼續留意,那些沒能發出聲音的群體…

相關文章

日劇女配角圖鑑

日劇女配角圖鑑

小通寫過很多日劇大女主,今天想聊聊女配角。 在大熱劇集《半澤直樹2》中,堺雅人等一眾主演依然展示了不凡的表演功力,值得令人注意的是,配角們的...

那個叫毛曉彤的姑娘

那個叫毛曉彤的姑娘

毛曉彤不是個幸運的人。 她一出生,就被父親扔進了垃圾桶。之後的日子是一場又一場的浩劫,她都靠自己挺過來了。 命運帶來的苦痛,不會阻礙她嚮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