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一個易朽的地方,每天都有無數張新面孔出現、消失、又出現、又消失,週而復始…
但這個男人的名字,幾乎每個亞洲人都叫得上來,他的婚姻被反覆品讀,他的眼神被百般討論,他的演技被認為是最佳範本…
他低調、內斂、儒雅、演技精湛、牢牢站在頂峰,永遠向下一個高峰飛翔…
他是:梁朝偉。

1982年的一天,20歲的梁朝偉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由於家境貧寒,父親離家出走,他已經輟學五年,在舅舅的雜貨店打過雜,賣過報紙,推銷過電器…
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他面前:無線電視臺演員訓練班。
按理說,演員這個職業,不太適合梁朝偉,他性格內向、不擅交際,這樣的人,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怎麼混得出頭呢?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需要一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有些事情,想去做就做,做了再說…
就這樣,梁朝偉以一種「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的方式被無線電視臺錄取了…

一起參加「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面試的梁朝偉和周星馳
他的人生遭遇,反而成了優勢…
他捱過生活的錘,所以能吃苦…
他見過生活的難,所以能夠共情,能夠感知角色…
沒過多久,梁朝偉就憑藉在幾部電視劇中的卓越表現,站穩了腳跟,成為無線力捧的「無線五虎」中最年輕的一位…

「無線五虎” 梁朝偉 (中)
按理說,年少成名風光無限,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峰頂一覽眾山,憑藉出色的外型,吃盡紅利,頻繁曝光,坐享其成…
出人意料的是,梁朝偉卻顯露出一種超出年齡的成熟和野心,他對錶演充滿了好奇,總想著跳出舒適圈,超越自我,站在峰頂振翅,向著遠方大膽飛翔…
這時,一個機會出現在他眼前:出演韋小寶。

我們知道,《鹿鼎記》與金庸先生早期的作品不同,是一部「反英雄」小說…
韋小寶,並不是一個英雄,油腔滑調,插科打諢,偷奸耍滑,不會武功,也沒什麼道德底線,還討了7個老婆…
出演這個角色,至少存在兩個風險:
1、有可能會影響「優質偶像」的形象。
2、與梁朝偉本人的性格差異太大,有可能演砸。

但梁朝偉幾乎沒有猶豫,就接下了這個角色…
他反覆閱讀原著,每處細節都爛熟於心,據說,連花瓶上有隻什麼鳥,都記得清清楚楚…
他丟掉了「梁朝偉」的身份,進入了一個名叫韋小寶的混混的生命,他把韋小寶當作一隻聰明的猴子,反覆揣摩猴子的表情和動作…
那段時間,梁媽媽一度覺得兒子的精神錯亂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鹿鼎記》大獲成功,就連金庸本人都認為,這是他最滿意的一版《鹿鼎記》…


至此,梁朝偉已經站在香港電視圈的巔峰,地位無人能撼動。
但原本可以坐享其成的他,再一次選擇挑戰自己:去演電影。
上世紀80年代末,侯孝賢導演邀請梁朝偉出演《悲情城市》…

這是梁朝偉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非商業電影。
沒有打打殺殺,沒有卿卿我我,沒有輕鬆搞笑,也沒有瀟灑浪漫,只有時代的巨浪,以及翻滾在潮水中的一個個孱弱的生命…


在那個時代,當紅的偶像明星,不去演高票房的槍戰片、武打片、搞笑片、愛情片,卻去拍一部沒什麼票房的「悶片」,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梁朝偉的選擇…
然而,對於梁朝偉來說,他始終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充滿了好奇,他始終想要跳出舒適圈,他始終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由於梁朝偉當時的普通話說得不好,侯孝賢為此甚至修改了劇本,把林文清改成了一個聾啞人…

失去了語言這個表達工具,梁朝偉僅用肢體、動作、表情演活了這個勤勉踏實、固執認真、心中充滿正義感的角色…
雖然只是一個連臺詞都沒有的配角,但是梁朝偉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也讓梁朝偉在商業電影之外,在輕鬆搞笑之外,在打鬥飆車之外,看到了深沉敘事的力量…
也正是這部《悲情城市》,把梁朝偉送到了威尼斯電影節,讓他看到了另一番天地…



再好的演員,都會遇到瓶頸期,梁朝偉自然不例外。
上世紀90年代,梁朝偉經歷了一段迷茫時期,甚至動了息影的念頭…
這期間,他接拍了很多「量產」電影,事業似乎走入了困局,角色也沒什麼挑戰…

或許,對於很多演員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片酬照樣收,曝光一樣多,代言接不完,只要掛上梁朝偉三個字,票房就不會差…
這有什麼問題?
哪至於要息影?
但對於梁朝偉來說,巔峰不是終點不是盤旋,他還要再度起飛,因為人生是場飛翔。
這個時候,他遇到了王家衛…

現在,當我們回看這一段歷史,已經無法去想象,如果王家衛電影裡沒有梁朝偉,或者,梁朝偉作品中沒有王家衛…
那麼,香港電影史,甚至世界電影史,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我想,大概會很無趣吧…
從《阿飛正傳》片尾的「粉墨登場3分鐘」,他磨指甲、穿西裝、被零錢裝進口袋、梳頭、看錶、關燈離開…



終於,這個「最會用眼神演戲的男演員」,開啟了與王家衛長達20多年的相互成就…
在王家衛潮溼的鏡頭語言裡,梁朝偉就像一個個座標,記錄著華語電影的每一個光輝時刻…
多年後,梁朝偉憑藉在《花樣年華》中的卓越表現,拿下戛納影帝,站上世界電影舞臺的最中心位置…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這樣一種錯覺:這個世界上有一些幸運兒,他們天賦異稟,出身不凡,又有貴人相助,他們的成功不費吹灰之力。
梁朝偉,似乎就是這種幸運兒的典型…
天生好相貌,年少成名,罕有爭議,業務能力從未被質疑過,拿下了幾乎所有演技類獎項,無論是商業片、文藝片、悲劇、喜劇全都信手拈來…


然而,很少有人會去想:梁朝偉為何如此「幸運」?
他出身貧寒,學歷不高,性格孤僻,不擅社交,老天爺並沒有發給他一手好牌…
但他愣是將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
如果說,這就是幸運的話,那麼,梁朝偉的幸運就是:在每一次人生起伏中,勇敢地展開翅膀,再次飛翔…

寫到這裡,我看了一下日曆:「烏鴉電影」創號的第五年, 就要過去了。
我還記得,五年前,也就是2016年,我決定去寫一個電影公眾號,有行業大佬對我說:風口已過,紅利消失,你又不熟悉網際網路,你丫連淘寶賬號都沒有,那咋覺得自己能做好新媒體呢?
我說:我就是想試一試。
幾天後,我賣掉了老家的房子,把房款打到了公司的賬上…
前幾天,我又遇到了大佬,他問我:你當時的信心是從哪來的?
我說:當時我就是覺得,那一片我不熟悉的未知領域,如果不去試一試,心裡不舒服。

有時候,運氣這玩意兒,是個玄學,很難說清楚…
不過,雖然它變幻無常,但卻有一些大致規律,比如說,它總是更願意降臨在那些勤奮的人、好奇的人、堅持不懈的人、不滿足的人身上…
你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梁朝偉,在那麼多此人生的轉折點上,他都有更保守、更安全、更穩妥、更安逸的選擇,你會不會和他一樣轉身而去,投入下一場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