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柿子

評分:9 / 10
導演:王童 Toon Wang
上映:1997 年 4 月 13 日
片長:2 小時 48 分鍾
演員陣容
陶述 Shut Tiu、石雋 Chun Shih、張世 Shih Chang、魯直 Shih Lu、劉若英 René Liu、趙正平 Cheng-ping Chao、王琄 Chuan Wang、林揚 Yang Lin
文章目錄
電影《紅柿子》劇情介紹
1949年前後,中國河南。
所有人焦急地對著一個衣櫃喊:老太太,您快出來,不然來不及了…
但櫃門緊閉,老太太已經這樣好幾天了,就是不願出來。

終於,衣櫃門開,老太太嘆了一口氣。
原來,他們是一個國民黨高官家庭,正要逃往台灣。老太太不願意,她可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但不願意也沒辦法,時事所迫,她和媳婦,拖著11個孩子,連同4個僕人,逃往彼岸。

離家前,老太太看了一眼院子裡的紅柿子,很是不捨。
柿子樹帶不走,她把家裡那幅齊白石的《紅柿子》帶走了。


兵荒馬亂,他們好不容易到了上海。
他們用繩子一個接一個綁好了11個孩子,就怕走散。
但所有人上船了,一個叫福順的僕人,偏偏走散了,他身上還帶著《紅柿子》…
沒辦法,船不等人,一大家子就這麼到了台灣。

到了車上,孩子們狼吞虎嚥吃起了香蕉。
但北方胃的他們,根本吃不慣這熱帶水果,只得路邊停下,一字排開拉稀…

不適應的不止香蕉。
他們到學校自我介紹時,用的還是大陸父親軍隊裡那套「向右看,齊步走」,台灣同學都笑了…
搬過來後,家裡也窮了,熱水根本不夠用…
家裡孩子多,文具也不夠用,家裡一個硯臺,幾個孩子換著用,搞得下課都在跑上跑下接力硯臺,根本來不及休息…

校運會要捐錦旗,其他小孩很快就拿來了,他們卻捉襟見肘…
甚至連寫字的墊板,都要問同桌借…

但幸好,他們有萬能的姥姥。
沒熱水澡洗澡,姥姥就一大早起來放水,水晒到中午就熱了…

運動會沒錦旗?就把父親之前得的寫著「常勝將軍」大錦旗給剪了,重新鏽字…
好傢伙,別人都是小錦旗,他們的錦旗巨大…
你別說,最後頒獎他們拿了二等獎,卻比別人一等獎還要氣派…

至於寫字墊板,姥姥拿了軍人父親中彈拍的X光片剪成好幾片…
這不,墊板有了,回學校時,與眾不同的墊板還引起了同學圍觀…
特別是那塊父親胸前有子彈的,更是引起了小孩們的瘋搶…
昔日不願借墊板的同桌,這下好了,要花5毛錢巨資買下!


就這樣,一大家子,雖然到了台灣,生活不如從前,但就這麼生活下去,也算是有滋有味…
直到有一天,孩子們帶姥姥去看電影。
回來的路上,卻發現被一個神秘人跟蹤。
這個神秘人,其貌不揚,鬼鬼祟祟…
到了門口,他壓低了帽簷,向前走來…


以上這個片段,來自王童導演1997年的電影《紅柿子》,豆瓣8.9。
片長差不多3小時,烏鴉當時還是在電影院看的,但看起來卻絲毫不讓人感覺冗長,反而妙趣橫生,讓你一不留神就跟著他們走完了一生。
網友評論:台灣人的《活著》,王童導演的自我書寫。不緊不慢,沒有一處不自然。

的確,片中有很多自然又富有童趣的片段,讓人會心一笑。
比如家裡的士兵在搖發電機,幾個小孩都爭著搖,根本不覺得是在幹活,只感覺好玩,想幫忙…
比如哥哥欺負弟弟,說只要舔畫框裡的紅柿子十口,就給一張西遊記卡。
結果幾個小的還真的去舔了,邊舔邊數數,舔得帶勁,絲毫不感覺自己被哥坑了…
比如到教堂,看到聖父在喂糖,也像模像樣地跑過去跪下,說了句「阿門」,哪裡是信教,分明是嘴饞想要吃一口糖…

孩子們和姥姥的相處,更是讓人感覺真實又好玩。
比如不願上學,和姥姥撒嬌說:我肚子痛。
被姥姥識破後,只得無奈穿鞋。
結果一看:兩隻左腳!這下好了,不用上學了!
姥姥又好氣又好笑:一定是那個沒頭腦的光源給弄錯了!
但她竟然說:沒關係,先穿上,到學校再和光源換過來不就行了。
哈哈哈哈哈哈!不愧是你姥姥。

孩子們去問姥姥「雞兔同籠」,姥姥數了半天,愣是沒數出來,最後來了句神來之問:
為什麼雞要和兔子放在一起啊?
以及相信不少人都有用過的「姥姥牌神藥」。
沒錯,就是被蚊子叮了,或者被撞到了,姥姥那一句:我拿口水給你抹一下!
姥姥和孩子們總是很平等,看不到一點長輩的架子。
半夜孩子們睡不著覺,看到外面有螢火蟲,都跑出去看。
姥姥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和他們一起驚歎起螢火蟲的美麗…


又是一個半夜,七八十歲的姥姥,竟然因為聽了孩子們的介紹,想要去看午夜場電影。
好傢伙,老影迷了。

全片金句來了:不看電影,是會餓死,還是會凍死?
他們瞞著母親,就算是外面風大雨大,淌著湍急的河水,一不留神摔到了,也沒擋住他們想看電影的心…

回來的路上,所有人都打起了噴嚏,姥姥自己還打著噴嚏呢,卻不忘給孩子們一個個喂上藥…
結果畫面一轉,第二天,孩子們都沒事,反而是姥姥病了!
但就算是含著溫度計,姥姥還不忘狡黠一笑,給孩子們使眼色。
原來,感冒是感冒了,但媳婦沒發現他們昨晚去看電影,沒穿幫啊!

姥姥總是這樣,她不僅是孩子們的靠山,更是孩子們的玩伴…
原本苦澀的異鄉生活,在姥姥的帶領下,也變得趣味盎然起來…
不僅如此,片中還有很多日常又詩意的畫面。
陽光透過樹蔭,灑在了院子裡…
電影院門前,巨大的手繪電影海報…

看完電影穿過街,一道樸實的橋,低矮的樓…
貼完房子轉賣告示單後,和姥姥在池塘邊喝著汽水扇著涼…
姥姥坐在院子瓜藤下的竹椅上,陽光溫暖…

甚至還有一場美好到純淨的片段。
有一個孩子,名叫光復,想送禮物給愛慕的女生,但又不好意思。
走著走著,倆人正好走到了一個雪白的巨大的電影幕布前。
隔著幕布,光復害羞地把禮物遞給了女生,倆人雖然沒有見面,但懵懂和羞澀,全都映在了幕布上,含蓄又動人…

但詩意與美好,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獨在異鄉為異客,他們為了生活,總是掙扎著生存,浮浮沉沉,一時有希望,一時又沒有希望。

父親被停職,沒有了工作來源。
母親只能學著做點買賣。
聽說賣雞掙錢,從隔壁梁太太家買來了雞,好不容易忙上忙下,起早貪黑,雞終於養大了,眼見就有收穫…

卻沒想到,一場暴雨,雞全死光了…
聽說賣鉛筆掙錢,父親一下子買了4箱,說什麼機關人員都愛用…
這下好了,賣不出,筆就這樣成箱成箱地放著積灰…


再後來,看見牛蛙掙錢,很多餐廳買,他們就買了牛蛙。
但沒想到,又是一場大雨,牛蛙全跳出池塘,跑光了…

被停職的父親,在這接二連三的生活瑣事面前,更是顯得舉手無措。
想幫忙擦雞蛋,卻不小心捏碎了好幾個…
連坐個公交車,都不小心磕斷了牙,滿口是血…
看到孩子們在弄收音機,氣急敗壞,以為是誰在玩槍,一下把收音機打爛了…
結果,孩子們是要調電臺,想讓姥姥聽聽故鄉的平劇…
父親愣了,僵硬地問孩子:沒受傷吧?
孩子們搖搖頭,等父親離去後,卻說:我寧願他去打仗也不要他回來。
尷尬,無所適從,最難以融入的父親,正是他們這一大家子難以融入當地的最真實的寫照…

是啊,亂世之下,生活總是那樣的動盪,不講情面,不留後路…
片中的人,總是一退再退,他們含淚捨去了,太多太多東西…
是軍人父親差點失去的生命,是媽媽一次又一次買賣折騰後的失落,是姥姥被迫割捨的鄉愁…


而最讓人感慨的,是那個拿著畫,卻沒上船的福順。
叫福順,卻最不順。
沒上成船,被人抓去當紅軍。

卻被美國兵抓到,全身財物都被搜刮完。
但總算命大,愣是沒有把《紅柿子》拿走。
美國人還以為那是他自己畫的。

再後來,到了俘虜營,總算命大,沒被折騰死。
填志願表說要去哪,他想著,還是跟著去台灣吧,也許會碰見故人。
為了表忠心求生存,他學著人家,把國徽刺在了胸前。
但身板子太瘦了,哪裡刺得了?刺青的人都不忍心,意思意思,只刺了10個角。
他急壞了,國徽12個角,萬一這樣刺,別人不讓他去呢?

再後來,跌跌撞撞,終於到了台灣,也終於在電影院門口,看到了姥姥和孫子們。
一開始的跟蹤狂,竟是昔日福順…
當福順跟到家門口,居然拿出了那幅 「五柿同堂」,所有人感慨萬千,一時不知道說什麼…
一切已經滄海桑田,時過境遷…



他們家收留了福順,一大家子終於齊人了。
但到最後,還是沒錢,他們把房子賣了,賣給了美國人,搬去了鄉下…


再到後來,賣畫,收了半輩子漂洋過海的畫,以為可以賣個好價格…
結果行家過來一看,都是贗品,唯有那副齊白石的《紅柿子》,是真品…


但兜兜轉轉才又回到家的紅柿子,哪裡捨得?
但,一張張要等著吃飯的嘴,等著上學的孩子們,又哪裡捨得?
姥姥含淚,拿出了畫。


難道,一再退讓,房子沒了,畫也沒了,連最後團聚的「五柿同堂」,也要失去?
似乎再樂觀的人,有再巧的辦法,也抵不過日子的殘忍…
但幸好,畫沒了,真正的 「五柿同堂」還在。
在生活的巨浪裡,他們總是彼此攙扶,一次次跌倒後,一次次爬起。

鉛筆賣不出去?姥姥看到學校老師在用,試圖推銷給學校…

父親放下了「總司令」的架子,做起了「老百姓」,養雞、耕田…
母親更是從未抱怨,每次失敗,她都會說:也好,換個方向,說不定別的也有賺,這樣,也不能算不是福氣…

姥姥說:想開點,什麼事都是假的,把孩子帶好,一家人平平安安的,過安穩日子才是真的…
孩子們十分懂事,雖然調皮,卻也是不給家裡添麻煩,對姥姥更是沒得說…
就這樣,一家人在風雨中,不好不壞,扛了下來…

十一個孩子,就這樣慢慢長大,最大的孩子當了老師,給姥姥買了一隻昂貴的手錶…
姥姥說著,人老了還要看什麼時間?卻止不住還是像小孩一樣,開心地和其他孩子們炫耀…

劉若英在片中的驚喜登場

他們在異鄉紮下了根,昔日吃香蕉也會拉肚子的他們,現在大口吃西瓜也能吃個痛快…
院子裡的樹,也從小樹苗,長到了遮天蔽日…
唯獨是記憶中故鄉院子裡的柿子樹,還是那樣的瘦小…
但樹上卻一如二十多年前那樣,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
以及樹上掛著的,始終斷線,卻從未飛走的風箏…

同樣紅彤彤的,還有姥姥早已準備好的,華麗的葬服。
大紅布上,繡著無數向上飛的仙鶴,這些仙鶴,彷彿帶著姥姥的思念,越飛越遠,越飛越遠…

電影《紅柿子》影評
一代移民的生活,就這樣在王童導演的畫面裡,呈現出來。
我們看到的不是什麼立場的差異,而是普通人為了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有掙扎,有妥協,苦中帶甜,甜裡有苦…
而這,又是多少人的一生,與回不去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