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那些「X女郎」?

作者:念北

提到「x女郎」,你會立馬想到什麼?兔女郎,邦女郎,還是……

放置在中國的文化娛樂語境中,大概逃不了「謀女郎」「星女郎」等由大導演及其作品所帶出來的那一批女演員們。

就在前不久,韓延執導的新片《送你一朵小花》宣佈在青島開機,除了主演易烊千璽令人關注之外,女主劉浩存這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也引發了不少觀眾的好奇心。事實上,這位出生於2000年的女演員,正是新一任「謀女郎」——其於2017年簽約張藝謀工作室,接連出演了《一秒鐘》和《懸崖之上》,只是因為這兩部影片都未上映,因而還不具備知名度。

巧的是,今天開播的電視劇《暮白首》,主演之一張慧雯正是上一任在大眾視野裡亮相的「謀女郎」——2014年,其因出演張藝謀電影《歸來》出道。

另一邊,在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張雨綺和黃聖依的出現也讓「星女郎」再次引發熱議。直言自己也是歌手的黃聖依,演藝生涯裡的第一次獻唱,正是《功夫》的插曲;而在舞臺上順拐的張雨綺,拍sir猜想,她第一次和星爺見面時跳的舞,應該不會是這種style。

話說回來,包括我們常說的「晶女郎」,「龍女郎」,以及「馮女郎」,已然成了影視圈的獨特現象。不可否認,藉著大導演們的聲望以及作品,她們一出道就獲得了令人豔羨的曝光度,且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都是圍繞在她們身上的談資。

只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說,搭上「x女郎」這艘大船,能讓她們在出發時更便捷,那麼,此後的一路還是得靠自己迎風踏浪。

不難發現,這麼些年過去了,「x女郎」們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練出了裡子,有的好似消失於眾。而如今,在新人演員輩出,更新換代更為頻繁的移動網際網路一代,成為「x女郎」其背後的造星效應似乎也有所下降。

不過,說到底,若以武林作比,甭管師出何門,要想在武林立足,重要的還是看個人的武功。

五大「X女郎」概覽

其實在影視領域內,「x女郎」的稱呼最早可見於《007》系列電影,那一個個和詹姆斯·邦德搭戲的女演員,或是性感迷人,或是聰慧過人,使得「邦女郎」們成了這一系列電影裡面最為吸睛的角色。

而在國內,「謀女郎」應該是被媒體最早運用的一個群體稱呼,用以指代張藝謀電影裡所啟用的新人女演員,同時,謀女郎也是這其中最具關注度和話題度的一群人。

1987年,張藝謀推出了他的導演處女作《紅高粱》,作為女主角九兒的扮演者,彼時還在中戲上學的鞏俐因此以演員的身份,正式邁入電影圈,並且此後一連主演了《菊豆》《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多部張藝謀執導的影片。

鞏俐《紅高粱》劇照

▲鞏俐《紅高粱》劇照

可以說,經過一部部作品的歷練,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鞏俐逐漸成了國內影壇封神的存在,此外,她也是最早成功進軍國際的女演員。值得一提的是,在戲外,她也和張藝謀上演了一場愛恨糾葛,直至1995年分手之後,他們的銀幕合作也暫時停止。

接替鞏俐的是章子怡。1998年,張藝謀正在籌備新作《我的父親母親》,因為一個米酒廣告看中了她。同樣是中戲畢業,眉眼中還和鞏俐有幾分相似,就連扮演的「村姑」角色都有點撞型,因而,當時的媒體,稱章子怡為「小鞏俐」。

年輕時把野心寫在臉上的章子怡,自然不會甘心落於人後。在這之後她又憑藉《臥虎藏龍》中的表現進一步打開知名度。敢打敢拼,就怕不出名,章子怡多年後活成了「國際章」,而鞏俐則成了「鞏皇」,她們倆人也成了「謀女郎」言之必及的典範。

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2000年,進入新千年之際,張藝謀的創作也進入了新的時期。在那一年,他有一部新電影叫做《幸福時光》——在他的作品序列裡不常被提及。但正是在那一年,他開始了海選「謀女郎」,不僅僅在主要的幾大藝校挑選,而是放眼於各大城市。

最終脫穎而出的是董潔。不過,在當年春晚和謝霆鋒一起亮相的董潔,已經是小有知名度,不能算是全素人。值得一提的是,張藝謀的現任妻子陳婷,當年也正是《幸福時光》海選時候的應聘者。話說回來,董潔的「謀女郎」標籤相對不被人熟知,是因為她也打破了此前張藝謀對她們「不要演電視劇」的忠告,出演了《金粉世家》而被大眾認可。

董潔《幸福時光》

▲董潔《幸福時光》

2006年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張藝謀和鞏俐時隔多年後再次合作,同時也推出了另一位新人女演員,李曼——由張藝謀團隊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從近6萬人的海選中敲定。

2010年,在商業大片中廝殺了十來年的張藝謀,終於又拍起了文藝愛情片《山楂樹之戀》。為了挑選理想中的「靜秋」,這次張藝謀團隊則是走了二十幾座城市的各大高校、藝校,最終定下了「一張白紙」的周冬雨。

李曼、周冬雨

▲李曼、周冬雨

這個在形象上和此前謀女郎們截然不同的新人,在當時可沒少被嘲,尤其是第二年隨著《金陵十三釵》的上映,風情萬種的玉墨讓倪妮一夜成名,前後兩任謀女郎的對比在當時是觀眾們津津樂道的事。

最近一次在大眾亮相的新任「謀女郎」則是張慧雯。2014年,隨著《歸來》的上映,彼時剛剛從北舞畢業,在片中國飾演女二丹丹的她也由此走進了影視圈。

總而言之,在演藝圈,雖說謀女郎們各不相同,但總有些相似的點。比如,都有一張「電影臉」,而這並不是每個女演員都具備的外在條件。這點可能也得多虧張藝謀多年的攝影經驗,總能快速地判斷,以骨相來選人。此外,她們大多舞藝過人,如章子怡、周冬雨、張慧雯,包括還未真正亮相的劉浩存,都有一定的舞蹈功底;或者是符合當時角色的要求,比如倪妮所飾演的玉墨,就是既會說南京話,又能講英語。

倪妮《金陵十三釵》

▲倪妮《金陵十三釵》

相對而言,「星女郎」則屬於後來在大陸語境內被賦予稱號的一個群體,以示和他合作過的女主角們。其概念被真正熱炒,其實源於《功夫》時期。

2003年,周星馳正在籌備他的新作《功夫》,這是他和吳孟達分道揚鑣之後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其轉戰內地市場,完全啟用新人演員的第一部作品,因而進行了一場對於女主角的選拔。

當時正值北京非典爆發,從北京電影學院返回上海老家,閒來無事的黃聖依就去了離家不遠的選角現場。大概一個月後,她被確認擔任《功夫》的女主角,媒體也冠之以「星女郎」稱號。只不過,後來因為解約風波,周星馳和黃聖依不歡而散,當時盛傳的《功夫2》直到如今也沒有問世。

黃聖依《功夫》

▲黃聖依《功夫》

在這之後的《長江七號》,周星馳再次啟用新人,張雨綺和徐嬌登場。當時尚且年幼的徐嬌,還被周星馳認作了乾女兒,而張雨綺則成為大銀幕上「美豔」的代言人。只不過,後來她也走上了黃聖依老路,和星輝公司解約。

不同的是,他們還是保持著良好的關係。2016年,《美人魚》上映,張雨綺再次出現在周星馳電影中。但在當時,更為吸引人關注的則是林允。在《美人魚》開拍之前,就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海選活動,林允最終成為新一任「星女郎」。想來,如今能在綜藝節目裡磕著瓜子和星爺電話連線嘮嗑,也足見其受喜愛程度。

張雨綺、林允

▲張雨綺、林允

比起林允,在《新喜劇之王》中和王寶強搭檔演出的鄂靖文,作為最新的「星女郎」則相對來說顯得更為低調,雖然人氣有所提升,但似乎沒有太大的水花。

而和謀女郎、星女郎相比,「龍女郎」們的整體知名度則不算太高。大概是光環效應都被同樣也會在自己電影裡擔任主角的成龍大哥吸走了,相對而言,和他搭戲的女主角們很少能在其他方面引發話題討論。

與周星馳類似,2010年上映的《大兵小將》是其將事業中心放到內地之後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時隔多年之後再次力捧女主角。當時的女主角林鵬,是成龍在張藝謀籌備奧運會開幕式時看中的人選,也成為其合作的第一位內地新人,被稱之為「龍女郎」。此後她也繼續參演了《天將雄師》《神探蒲松齡》兩部成龍影片。

林鵬《大兵小將》

▲林鵬《大兵小將》

在2012年上映的《十二生肖》中,姚星彤和張藍心成為當時頗受矚目的新任「龍女郎」,兩人此後也都在成龍主演或成家班影片中出現過。

最近的一位,則是因瑜伽而出名的母其彌雅,在電影《功夫瑜伽》中,就本色展現了她的高超技能,在今年原定的春節檔影片《急先鋒》中同樣也是女主。

「龍女郎」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僅身材姣好,而且得會打,至少呈現在大銀幕上的不只是花拳繡腿,而她們此後出演的電影,也多以「打女」為主。

母其彌雅《功夫瑜伽》

▲母其彌雅《功夫瑜伽》

「晶女郎」則大多是「嫵媚性感」為代表。因出演王晶電影而被稱為「晶女郎」的女演員們,從最早的邱淑貞,到從內地挖掘的孟瑤(《我的老婆是賭聖》)、童菲(《澳門風雲》)、徐鼕鼕(《澳門風雲3》),以及因參演《追龍2》而知名度有所提升的邱意濃,個個都是膚白腿長的大美女。不過,要論她們作品的影響力則似乎有些薄弱,這也和她們在影片中的角色有關。

相對而言,在嚴格意義上,其實和馮小剛合作的女演員們並沒有「馮女郎」之稱。其夫人徐帆倒是在他的影片中屬於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不過,在《芳華》上映之前,關於片中六位新人女演員們,從選拔到素顏鑑面會,以至影片上映之後,苗苗、鍾楚曦、楊採鈺等人也成了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也可見馮小剛電影的捧人能力。

《芳華》劇照

▲《芳華》劇照

當然,要真把過往和以上導演們合作過的女演員們,都稱為「X女郎」,數量並不少。但不難發現,真正能被記住的也還都是業務能力較為突出或者是個人特色比較濃郁的那一撥人。

「X女郎」造星模式的由盛而衰

不可否認,「x女郎」背後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依託於大導演的影響力,在媒介並不如此發達的十幾年前,其代表的也是一種頗具含金量的「造星」模式。

即便「X女郎」們此後因為各人際遇、個人志向等種種原因,並沒有全都在演員這條路上有所成就,但不得不承認,在出演某部影片的當下,頂著「X女郎」的光環出道,她們等同於獲得了流量和曝光,隨之而來的是各類新的片約和不斷上升的商業價值。

比如,看似很多人都不怎麼記得住的「龍女郎」們,她們在國外同樣也能獲得演出機會。像姚星彤在《十二生肖》之後就簽約了好萊塢的經紀公司;張藍心則參演了《極限特工4》,這樣的資源並不是隨便誰都能拿到。

張藍心

▲張藍心

不過,較之以往,如今大導演們再推出新的「x女郎」,不管是吃瓜群眾,或是資本市場,確實都不似從前那般再有太過熱情的反饋。從整體而言,「X女郎」的含金量也有所下降。

從導演們自身來講,如張藝謀、周星馳等人,其新作品的推出頻率肉眼可見有所降低,因而,即使有新的「x女郎」這中間也有著很長一段間隔期;再加上,隨著年歲漸長,他們也都步入了不同的創作階段。

典型如張藝謀,早前其影片內容更為深刻和沉重,關注的是時代轉型期內的現實社會,且大多以女主為敘述重點,這無疑給了片中的女演員們很大的發揮空間,由此她們不僅僅獲得了演技的提升,也能讓觀眾記住角色從而記住自己。

而後在商業大潮中,其影片中即使是女主角也是更趨於功能性的存在,也就導致了後期謀女郎們的角色加持能力不夠凸顯,觀眾們的印象也就沒那麼深刻。

而籠統來講,王晶、成龍等影片,本就偏重於商業性,即使是周星馳,其影片中的女主角很多時候也只是如「花瓶」一樣,是一個美好的符號象徵。也正因此,這些女演員們相對來說後續的影響力並不那麼持久。

邱意濃《追龍2》

▲邱意濃《追龍2》

大導演們如此,近年來逐漸崛起的青年導演們,如早前的甯浩、徐崢,近幾年的吳京、郭帆等人,其作品相對也多以男性視角為主,再加上作品數量還不夠形成一定的厚度,也就無所謂以「x女郎」的稱號來形容。

當然,其實更直觀的原因,是從市場來講,尤其是在如今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素人成名的方式太多,如「x女郎「這樣憑藉一部電影成名的樸素方式太過傳統。

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培養方式接近於「匠人制造」。張藝謀此前在接受高曉松採訪時也提到了,現在很少能像他們那個年代一樣,「用一部電影當課堂,全程帶著新演員。」如拍攝《山楂樹之戀》時的周冬雨,包括竇驍,在當時毫無表演經驗,張藝謀一遍遍重來,三天就為了拍一個鏡頭,諸如「思念8.5分,生氣9分」這樣哄小孩式的評語讓周冬雨一步步成長。

張慧雯此前接受採訪時也直言,她從第一次面試到最後入選演出《歸來》,少說也得有七八回。嚴格的選拔,再加上後期根據每個角色的訓練,才有了她們在大銀幕上的初亮相。

張慧雯《歸來》劇照

▲張慧雯《歸來》劇照

同樣的,諸如龍女郎們,還得經過武術培訓;星女郎們,也都是經過層層面試。對於她們而言,進了劇組,相當於進了訓練營。

而現在,藉助於不斷發展的媒介,素人們,科班畢業的新人們,成名的渠道更多。可能僅僅因為一張照片就紅遍網路,可能因為一段短視頻出名,可能因為綜藝節目圈粉,可能參加了選秀出道,相對以往,她們確實有著更多的方式能讓自己進入演藝圈。

大概也正是如此,才能讓曾經拒絕過《金陵十三釵》的奶茶妹妹章澤天,直言「不在乎當謀女郎」。

這樣的時代氛圍下,也造成了如今演藝圈新人輩出的現狀。因而,「X女郎」們若是沒有足夠的本事,也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流量傾斜。

鄂靖文《新喜劇之王》

▲鄂靖文《新喜劇之王》

此外,還有一方面,即從宣傳的角度看,在還是以電視、紙媒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時代,「X女郎」也是一大噱頭和看點,承擔著為電影宣傳的隱形任務。從開拍前的海選,到過程中的保持神祕,直至最終亮相,這一系列操作無疑為影片獲得更多的關注度。

但如今,輿論環境的不同,也使得各方在宣傳時似乎也不再大張旗鼓。媒體評論人老梁此前曾在節目中提到過,這樣的稱呼並不算是好現象,「人為地將女演員劃到了男性導演的符號上,強化了男性導演的控制權。」更別說,在當下更容易被激進的女權主義者抓住把柄,畢竟,「女郎」在語義上屬於舶來品,帶著一定的物化色彩。

徐鼕鼕《追龍》

▲徐鼕鼕《追龍》

身為「謀女郎」鼻祖的鞏俐,在當年《歸來》赴戛納影展時,恰巧三代謀女郎(鞏俐、章子怡、張慧雯)聚首,被問及此事,也說到這個稱號太過俗,坦言「希望大家尊重導演及藝術家,別再以這些稱號來形容。」

種種綜合因素來看,無論是從創作主體還是市場反饋,隨著時代的發展,「X女郎」們也在面臨造星效應逐漸失落的現狀。

「X女郎」的光環和束縛

不過,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改變,對於那些頂著「x女郎」光環出道的女演員們而言,這個標籤對她們人生的改變和影響往往是具有決定性的。

從此前毫無表演經驗的新人,到因作品受到關注,甚至拿獎,一步步邁入主流電影圈,直至受到國際影壇的肯定,對於演員,想必這是一條最好的職業進階之路。

也有甚者,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比如少為人知的「謀女郎」魏敏芝,在出演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前,她生活在偏遠的農村,因為家庭條件限制,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因電影成名之後,很多學校向她拋出了橄欖這,後來的她出國留學,定居美國,成了一名電影人。這樣的轉變,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可謂傳奇。

魏敏芝

▲魏敏芝

而對於大多數有志於在演藝圈發展的人來說,成為「X女郎」是一塊敲門磚,也是一張便捷的通關卡。如前所述,有大導演們的名望加持,再加上進組前和拍攝時所受到的教導,「X女郎」們相對於其他新人演員在業務能力上大多會更勝一籌,因而,能夠在競爭時擁有一定的優勢。

當然,這並不代表她們一定能夠勝出。林允在《美人魚》之後出演了徐克執導的電影《西遊伏妖篇》,不過,小善這個角色最開始也並非其莫屬,畢竟,由徐克和星爺兩大怪才把控,什麼都有可能。如其所言,「不是說我簽了星爺就一定就給我演女主角,我也是努力爭取來的。」

林允《西遊伏妖篇》

▲林允《西遊伏妖篇》

機會是有了,如何抓住且能夠持續為自己賦能,還得看各人。這也是為何,多年之後回頭看,會發現即使有同樣的起點,每個人總會呈現出不同的生活面貌,而吃瓜群眾們也往往津津樂道於這些不同。

這其中,有機遇成分,有人情世故,更多的也還是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和能力。

畢竟「X女郎」的標籤對於她們來說,也是一種無形之中的壓力,甚至會成為某種偏見。

就像當年的周冬雨,雖說因靜秋成名,但關於她「又瘦又醜」的評論不絕於耳。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她也沒能擺脫靜秋的印象,在大銀幕上的成績也並無突破性進展,這才有了後來自己開車去面試《心花路放》,想要轉變戲路的突破性「壯舉」。

事實證明,正是她的自我認知和堅持,才有了後來《七月與安生》的驚豔,至此之後,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這個過程,她也花了六七年的時間。

周冬雨《七月與安生》

▲周冬雨《七月與安生》

掙脫標籤與否,可看做是女演員們自我尋找和自我定義的一條路。或者說,她們掙脫的不是「x女郎」的標籤,是大眾賦予她們的偏見,當然也包括期待。這點,無論是早前的謀女郎章子怡,後來的星女郎張雨綺,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遇到過。

不同的是,有些人可能還在路上,有些人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有些人則不置可否,走上了另一條陽關大道。只要是從心而欲,未必不好。身為局外人的我們,只要提起她們,想到的是一段美好的銀幕時光,那也值得。畢竟,銀幕春色永恆。

相關文章

歐陽娜娜,翻車了,連粉絲都看不下去了

歐陽娜娜,翻車了,連粉絲都看不下去了

最近,歐陽娜娜又「翻車」了。這一次,不是因演技,也不是因說錯話,而是因為她太貪了。 就在前不久,歐陽娜娜自創睡衣品牌問世了。 在現如今,明星...

張利華,血濺豪門!

張利華,血濺豪門!

朋友們,TVB的魏駿傑跟滕麗名大家都認識吧?《陀槍師姐》裡的副CP。當年兩人在戲裡戲外都是情侶,非常登對↓ 結果,就在他倆相戀的第9年,魏駿...

周星馳——那個「喜劇之王」

周星馳——那個「喜劇之王」

「如果說中國有查理·卓別林的話,那就是周星馳。」 2003年,美國《時代週刊》將周星馳評選為「亞洲英雄」時留下這樣一句話。 作為一代喜劇大師...

謝霆鋒,今天40歲生日

謝霆鋒,今天40歲生日

2020年8月29日,謝霆鋒四十歲了。 末世紀的叛逆偶像,已成為情緒穩定的中年人。謝霆鋒曾經有著非常著名的脾氣,現如今的他,變得溫和而內斂。...

黃聖依,離婚了?也是萬萬沒想到

黃聖依,離婚了?也是萬萬沒想到

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吃上楊子和黃聖依的離婚瓜。 這倆一個被 pua 洗腦的很徹底,當年堂堂「星女郎」,卻伏低做小多年,才堪堪上位成功,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