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捍衛戰士》上映。主演阿湯哥因為這部電影一炮成名,成了一代人的經典記憶。

36年過去,《捍衛戰士》出了續作。
第一部評分7.7,第二部竟然達到了8.2分。
票房成績也是好到爆炸,在全球再創新高。在北美的票房成績,甚至還超過了《泰坦尼克號》,成為北美票房第七高的電影。
續作狗尾續貂很常見,像這樣口碑,票房都超越前作的,太少見了。
捍衛戰士:獨行俠
Top Gun: Maverick

一部經典電影往往有一首經典的歌相襯,兩者共同承載著一段關於歲月的記憶。
第二部的片頭,《Take My Breath Away》的 bgm 響起,多少人被帶回了第一部那充滿激情的純真年代?
不僅是片頭曲,第二部的故事結構和第一部幾乎完全對稱。雖然不看第一部也可以看得懂第二部的劇情,但想要get到這部電影的精妙,建議大家一定要看第一部。
海軍飛行員,皮特·米切爾(阿湯哥 飾)。
當然,相比較這個名字,他有個更為著名的名字「獨行俠」。他刷新過許多紀錄,建立過赫赫戰功。

第一部裡,獨行俠正是青春年少時。
初生牛犢不怕虎,憑著直覺開戰機,想要成為漂亮國第一飛行員。
行事莽撞,屢屢觸線,不斷挨訓,奈何天賦驚人,成績實在是漂亮,所以在挨訓後立馬就獲得了去成為最頂尖飛行員的培訓機會。
培訓過程中,獨行俠遇見了和他一樣優秀的飛行員們,他和「冰人」針鋒相對,亦敵亦友。
獨行俠撩上了美豔的女教官,兩個人你來我往,暗生情愫。
但是,一次意外,獨行俠的搭檔「呆鵝」在飛行中不幸身亡,這成了獨行俠難解的心結。
經歷失去,年輕人被迫成長。
第二部裡,獨行俠已經是難掩疲態的中年人。
當年和他一起參加培訓的「冰人」已經成為上將,他卻依舊只是一個上校。
他有過升官的機會,也曾經面臨退役,但他堅決留在一線,因為他覺得只有天空才是自己的歸宿。
他的身上已經看不到昔日鋒芒畢露的痕跡,歷經歲月沉澱,他顯得溫和又謙遜。
只有獨行俠的名字還依稀記錄著往日的輝煌和榮耀。
第一部和第二部隔了36年。36年在一個人身上顯露出的變化,真的很讓人唏噓。


和第一部一樣,獨行俠在第二部一開始就又闖禍了。
第二部裡,海軍飛行戰機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高層更願意省下這筆費用來研究無人機。
獨行俠為了證明戰機的不可替代,決定刷新戰機速度,挑戰以超高音速來駕駛戰機。
這項挑戰成功了,但是戰機因此爆炸墜毀。

因為這次冒險,獨行俠又挨訓了,好在有冰人的庇護,他被安排去海軍飛行學院培訓學員。
第一部裡的學員在三十多年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教官。
這次,獨行俠將對學員進行嚴格培訓,從中挑選出最傑出的飛行員,前往敵方隱藏在峽谷盡頭的鈾濃縮工廠進行轟炸。
時間緊,任務重,這是一場死亡之前的演練。

這期學員名單裡,有個特殊的名字:
公雞。
他是獨行俠已故隊友呆鵝的兒子。
第一部裡,隊友呆鵝在飛行中意外失事一直是獨行俠心中的痛。雖然意外並不是獨行俠造成的,但公雞一直認為自己父親的死和獨行俠有關。
此外,獨行俠還曾經擅自拿走了公雞申報海軍的材料,耽誤了自己好幾年的時間。

獨行俠不介意公雞恨自己,他擔心的是公雞的生死。
當年,他受公雞母親的託付,不願公雞入伍出生入死,這才拿走了他的申報材料。
現在,他也不願親手把公雞送進戰場,讓他像他父親那樣經歷危險。
可是,獨行俠是一名飛行員,他明白戰鬥對飛行員意味著什麼。作為教官,他必須對所有學員一視同仁,不能有私。
獨行俠像個糾結的父親一樣,在公雞的夢想和安危之間做著選擇。

毫無疑問,第二部也是獨行俠的個人秀。
不同的是,第一部裡的獨行俠是年輕人銳不可當的閃閃發光,第二部裡則是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的自信和篤定。
影片甚至夾帶私貨,讓阿湯哥偷出了一輛過時的F-14,和敵人最新的蘇-57第五代戰鬥機展開對抗。
正因此,影片又被中國觀眾調侃為:美版《戰狼》。
確實,本質上這就是一部美式主旋律爽片。
可是,主旋律想要拍地引人入勝,其實也不容易。
《捍衛戰士》在30多年前能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在30多年後依舊能讓人心緒難平,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就拿片中的空戰來說,一整個就是驚心動魄。
沿著狹窄的峽谷,躲過雷達的監測,超低空極速飛行。
倒栽蔥直接俯衝,在彈著點不到三米的地方進行精準轟炸。
在峽谷深處垂直爬升,挑戰人體和機身所能承受的極限。
在失速狀態下躲過地對空導彈的射擊和敵機的圍追堵截。
雖然知道肯定是有驚無險,但刺激的空戰還是讓人忍不住為他們捏一把汗,看起來特別爽。
得益於21世紀的特效技術,《捍衛戰士:獨行俠》的空戰比起第一部精彩許多,而且還特意加入了女性飛行員的角色。
武戲之外的文戲則大多是致敬第一部,儘可能去還原第一部的韻味。
沙灘上,帥哥型男,八塊腹肌……
荷爾蒙揮灑,入目盡是美好的肉體。

小酒館裡,男男女女眉目傳情,成年人之間的推拉搖擺,心動和拒絕都來得隨意而體面。
海風陣陣,騎著摩托的飛行員一路疾馳,在前方,會有美豔的心上人送他一個吻。
在天空中實現夢想,在大海邊擁抱愛情,再夾雜著所謂的家國情懷,心中大義,這足以構成許多男人嚮往的生活。
當年第一部太經典,阿湯哥戴著墨鏡,穿著皮夾克,騎著摩托在海邊疾馳的裝扮,一度成為潮流。

第二部在集齊第一季經典元素的基礎上,還在角色上實現對照,給人一種今昔對比的時空穿梭感。
個人的夢想與體制的求穩依舊是難以調和的矛盾,領導高層依舊是一副威嚴不近人情的模樣。
獨行俠從飛行員退為教練,冰人因病去世,老一代飛行員逐漸退出舞臺,新一代飛行員正在冉冉升起。
公雞彷彿是昔日的獨行俠,劊子手儼然就是昔日冰人的角色。


浪子的生活自然不能沒有愛情。
第一季中美豔的女教官已經成為歷史,僅在第一季出現過名字的上將女兒成了第二季的女主角,由詹妮弗·康納利飾演。
早在1984年,14歲的詹妮弗·康納利被義大利大導演賽爾喬·萊昂內相中,在其執導的《美國往事》中飾演少年黛博拉。電影中她跳舞的片段,美得驚為天人,無數觀眾為她傾倒。

雖然現在詹妮弗·康納利已經52歲,但不得不說,還是很美啊!!!

說起來,兩部電影正好也見證了阿湯哥的成長。
第一部的時候,阿湯哥初次擔任男主角,年輕氣盛,魅力四射,笑起來的時候尤其撩人。
到了第二部,阿湯哥已經年過60,早已經過了顏值巔峰期,但心有凌雲壯志,狀態和年輕人比都不輸。

片中的獨行俠風風雨雨三十多年,依舊對飛行懷有熱愛。
阿湯哥在演藝圈征戰了三四十年,敬業程度有增無減。
影片除了必要的特效之外,阿湯哥力主實景拍攝,劇組還跑去了三十多年前拍攝第一部時的軍事基地進行拍攝。
看電影的過程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影片臺前幕後人員的用心,他們不是在蹭IP、炒IP,而是真的用心在給第一部一個完美的結局。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雖然故事略顯套路,看個開頭就能猜得到結尾,但並不妨礙故事情節精彩,讓人有想要看下去的慾望。
雖然全程都在致敬第一部,但隔著一層回憶的濾鏡,這把情懷殺還是讓人很感慨。
一部經典電影的續作能達到這種效果,其實也非常可以了。
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我們不能在大銀幕觀看這部電影。
要不,那得多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