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名字是世界上最短的咒語。
當你為人或物取了名字後,每當你呼喚一次,你們之間的羈絆就會加深一點。
像是狗,在遇到主人之前,都是沒有名字的。
主人為它取名之後,雙方也就立下了互相守護的契約。
於狗而言,就是不離不棄一生一世。

關於人狗之間情誼的電影,總是催人淚下,無論是《忠犬八公的故事》還是《一條狗的使命》,不變的主題總是狗那特有的忠誠。
有一句「狗不嫌家貧」,用來形容狗對主人不離不棄的特點。然而,現實中辜負這段情誼的,卻往往是人類。
狗狗沒有家
導演: 山田茜
編劇: 山田茜 / 長谷川至
主演: 小林聰美 / 上川隆也 / 青山美鄉
上映日期: 2015-10-31(日本)
片長: 107分鐘
《狗狗沒有家》的主人公,正是關於一些失去主人也沒有名字的貓狗。
這是一部紀錄片與劇情片相結合的電影,其中大量真實救助的鏡頭十分催淚。
人們在拯救與被拯救之中看到希望和愛,貓狗愛好者不可錯過的佳片,豆瓣評分8.4。

電視製作人久野佳美美(小林聰美 飾)目睹日本311大地震之後,被棄養在福島核電廠境內20公里內的貓狗,深深受到衝擊。
採訪途中,她目睹了殘酷現實,也結識了很多竭力拯救生命的愛心人士。
在陪伴久野佳奈美成長的狗狗小夏去世之後,久野決定拍一部關於狗的電影,來幫助那些無家可歸需要救助的貓狗。
這就是影片的由來。

久野先是來到千葉縣動物收容所,這裡每天都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
大量沒有主人的貓狗,將在這裡被強制安樂死。
在日本,法律規定貓狗等寵物必須有飼主承擔飼養責任,沒有主人的貓狗必須處以安樂死。
換言之,沒有主人的貓狗,就沒有生存的權利。
電影的英文名《Dogs Without Names》翻譯過來是「沒有名字的狗」,而沒有名字也意味著沒有主人、沒有家,不被允許活著。

被送進收容所的都是流浪狗或走失的狗,以及被主人棄養的寵物。
一旦被送進動保收容所,這些狗都被稱為「保護犬」。
生命被設下期限,過了一星期的收容期限,若原主人沒來或沒出現新的認養人, 流浪狗就會被強制安樂死。
僅2012年一年,就有161847條生命被處以安樂死。

而那些被主人棄養的狗,可能是最不幸的。
很多都是主人有了新寵,就將老的寵物扔掉,或直接送去收容所申請安樂死。

之後,久野又去拜訪了專門救助流浪動物的千葉汪收容所。
十年來,千葉汪收容所拯救了4000多條生命,他們會為流浪狗檢查健康狀況,並評估性格是否適合領養。

有些狗狗很幸運被領養,但大部分的狗還是難逃死亡的命運。
一些性格溫馴又暫時找不到主人的狗,會被暫時寄養在千葉汪的義工家中。
很多狗狗進到家裡的那一刻,就會迅速從驚恐不安變得平靜滿足。

每週日,千葉汪會辦一次狗狗相親會。
放在寄養家庭的狗會綁上黃色領巾,等待有緣的主人來領養。


千葉汪的副會長吉田小姐,十分慎重地為狗狗們尋找主人。
她說:被送到收容所的狗都嘗過被拋棄的經驗,所以不想再讓它們受到傷害。
比如剛出生的小奶狗一般不會託付給老年人,因為要考慮到未來15年的照料和責任。

除了千葉汪這樣的救助機構,也有個人性質的救助隊。
久野了解到廣島有一對夫妻中谷小姐和田原先生,成立了犬貓孤兒救援隊。
夫妻倆的日常是:到街邊尋找流浪貓狗,到收容所接走即將安樂死的動物。
他們收養了100多隻狗,600多隻貓,中谷小姐能記住每隻狗狗的名字。
中谷小姐很像民間很多救助動物的熱心阿姨,熱心爽朗。
在她身上看不到日本女人慣有的精緻講究,但那份真實和善良更令人心生敬佩。

這裡的很多狗是從繁殖戶那裡救出來的,有先天的殘疾和遺傳病。
繁殖戶為了培育人們喜愛的品種,大量繁殖、近親配種,導致很多狗先天殘疾、失明、失聰、四肢畸形。

從繁殖戶手中救下的狗幾乎都有心理障礙,它們的感情都麻痺了,很少對外界做出積極的回應。

而中谷小姐和田原先生最了不起的事蹟,是在311地震後來到核電站周圍的小鎮,救助被人們遺棄在此的動物。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發生大地震,福島核電站爆炸。
為了避免遭受輻射,政府強制疏散了當地的人群,為他們另外安排了住所,可是卻要求不能帶寵物一起。
福島方圓二十公里的境內,渺無人煙,曾經備受寵愛的貓貓狗狗們瞬間失去了家和家人。
2011年5月,政府下令,福島20公里境內的家畜,一律強制撲殺。

人們都逃離避難,動物卻被遺棄在此,到處是流浪的貓狗和瘦骨嶙峋的家畜。
中谷女士說:「我覺得很殘酷,人類都去避難了遠離可怕的輻射,可他們不讓動物逃走,因為規定不能帶動物。
至於這種規定,不是因為輻射問題,而是因為礙事吧。所以我們過去時候,狗都快餓死了,每一隻都很渴。
在福島的動物們,還有許多我無力救出來的。我們不可能每天就出一隻。只能儘量從虛弱的開始救起。說不定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很多苟延殘喘的生命,或是早一天就有希望救活的。
因為有這樣的遺憾,我覺得自己今後的使命,就是不讓他們無謂的犧牲。」

中谷小姐看到無人照看自生自滅的奶牛後,失聲痛哭。
她不停說著對不起,還鼓勵大家堅強地活下去,這一幕令人淚目。

夫妻倆說的那句:不能讓犧牲掉的生命沒有價值。
他們一路救助貓狗,晚上就在車裡過夜,在疏散區救出了1400多隻貓狗。

中谷小姐和田原先生的事蹟,很快傳遍了日本。
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都趕來幫助他們,有愛心人士把倉庫貢獻給他們,之後成立了櫪木庇護所。

中谷小姐破釜沉舟的精神,終於將小智慧變成大智慧。
團結力量大,行動就是一切。

而節育手術是保護動物的第一步,千葉汪收容所的獸醫也趕來幫忙,為貓狗做節育手術。
為了不讓小生命再增加,公的一律閹割,母的動結紮手術。


被遺棄在福島的貓狗們,沒有被這個世界遺棄。
隨著越來越多的熱心人士的加入救助,櫪木庇護所的義工人數暴增到3500人。

然而,在久野返回千葉汪時,又親眼見證了一次繁殖戶的罪惡。
一個賣狗的業主,因為資金週轉不靈,要把狗全部送到收容所安樂死。
她甚至笑著說:「狗的價值全看外觀,價錢一秒就決定了。」

繁殖戶之所以存在還是因為有市場需求,只要有賺頭就會有人做。
人們喜歡從寵物店買所謂的品種貓狗,這就促使很多人以繁殖貓狗為業。
千葉汪願意接走全部的狗,條件是必須關掉這間店。

久野女士說:「我們和寵物的感情是真實的,但他們的生命卻可以用錢就買到。怎麼想都是有些殘酷的吧。」
現實中很多飼主把寵物當玩具,趁流行買回家,膩了就拋棄。

人們很容易就能在寵物店買到一隻貓狗,讓它陪伴自己,為自己解悶。
可是當寵物病了老了,需要主人花精力照顧時,就成了被拋棄的累贅。
人還是可以再買一隻更健康更名貴的寵物,但貓狗卻無法選擇自己的主人。
它的一生取決於跟隨了什麼樣的人類,只有負責的飼主越來越多,被強制安樂死的貓狗才會越來越少。

為了避免更多的生命被安樂死,除了等待領養,還有其他的解救方式。
在日本橫須賀,有一家可以帶貓狗入住的老人院。
通常入住老人院是不能攜帶寵物的,有時還必須把寵物送去安樂死。
這家老人院卻實現了愛狗人士幸福的晚年生活,既有老人從自家帶來的狗也有千葉汪送來的流浪狗。
這種人性化的安排既撫慰了老人寂寞的晚年生活,也給了流浪狗一個家。

影片結尾,女主角久野佳美美也從千葉汪領養了一隻流浪狗。
並取名為小春,「春」也意味著新的開始。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死屋手記》中寫道——
「狗是囚犯最忠實的朋友,當主人公從監獄出來,第一個迎接他的正是自己的狗……」
這段話既諷刺了人情冷暖,也肯定了狗的忠誠。
人與狗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萬4千年前。
曾經,狗協助我們打獵守衛;今天,狗陪伴我們生活,是朋友也是家人。
然而,養寵物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絕不僅僅是視訊圖片中可愛乖巧的樣子。
掉毛、咬壞傢俱、影響睡眠、生病衰老需要照顧等等問題也是必然存在的。
而這部影片想要傳達的,正如片名所言——
當你為它們取名的那一刻,意味著許下了互相守護的承諾。
如果會背棄承諾,就請不要輕易為它取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