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盤在國內市場火起來之後,也出現了很多「擺拍」、「驗資」等質疑運動變味的聲音。曾經喜歡飛盤的玩家無奈表示飛盤被「汙名化」了。
但早在爆火之前,就有人靠飛盤致富,徐穎峰創業15年,把飛盤愛好做成了大事業,年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
這種熱愛,只為賺錢做不起來。
作者 | 姜雪芬 編輯/範婷婷
來源 | 賣家(ID:maijiakan)
2008年,北京正舉辦奧運會,場上運動員拼搏奮戰;場下,正在讀大四的浙江小夥徐穎峰看得熱血沸騰,決定投身運動事業。
畢業不到一年,他果斷辭去了銀行工作,創業做專業競技飛盤。
但當時競技飛盤在國內是零市場,「成功率低,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還有人跟他說:「飛盤是給狗玩的,不是正兒八經的競技運動。」
不出所料,做飛盤的頭兩年,他沒有任何營收,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但7年後,他卻拿下了「所有國際飛盤協會、權威官方組織的認證」,征戰海外市場,將產品銷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舉打破了歐美品牌霸佔市場的格局。
如今,在中國,飛盤也成為都市青年運動新寵,逐漸火出了圈。
創業15年,徐穎峰把飛盤愛好做成了大事業,年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但他的夢想不止如此。

兩年零銷量
徐穎峰大一時,外教帶了一個飛盤,邀請同學們一起玩,那是他第一次接觸飛盤。雖然飛盤的外觀就是簡單的圓形,看著沒啥稀奇,但是玩起來後,他被吸引了:新潮、公平、極其好上手,不能有肢體接觸,有對抗有聯合,一起玩的同學們瞬間上頭。
大學四年一晃而過,臨近畢業,快樂玩飛盤的日子一去不返。當時徐穎峰打算創業做飛盤,但看著同學們有的收到了海外OFFER,有的去金融機構上班,他也不得不考慮就業,一番思考後,他放棄海外升學OFFER,走進銀行上班。但他心裡放不下飛盤,不到一年他就辭職了。

當時專業的飛盤都是國外生產的,供應效率低,價格高,徐穎峰認為中國製造有優勢,決定試試看。幾個痴迷飛盤的朋友湊了點錢,開始創業做專業競技飛盤。
雖然市場不樂觀,資金也不充足,但是年輕人有志氣。《逍遙遊》有云:「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他們希望品牌、事業像鯤一樣展翅高飛,一致同意把飛盤品牌叫做「翼鯤」。
然而這隻「鯤」最初不僅沒飛起來,差點連吃飯都成問題。
頭兩年,他們琢磨如何解決「材質硬,有安全隱患,還得兼顧飛盤運動能力」的問題。2008年趕上金融危機,中國工廠生存壓力大,成熟工廠只肯接大訂單,他們又不放心尚在研發階段的小飛盤企業。光是找工廠就花費了不少精力,連談了幾家,沒有一家願意合作。

最後,他們找到了一家做塑膠品的工廠談下合作,敲定了產品雛形。但當時中國市場上的玩具飛盤主要是給寵物玩的,才賣十來塊錢;他們研發的是給人玩的「專業運動飛盤」,成本高,賣五六十元一個。
人們當時認為玩飛盤「不是正兒八經的運動」,產品沒有市場,兩年下來,銷量為零。

拿下國際門票
創業第三年,拮据的情況有了好轉。雖然產品還沒有走進「最高競技水平」的賽場,但翼鯤飛盤已能滿足民間賽事的需求,團隊有了一點營收。剛從「生存危機」中緩過來,徐穎峰想的不是如何提高銷量,而是砸錢搞研發、設計。
他是商學院畢業的,總想在商業世界博一博。「中國製造的產品不輸海外品牌,但海外市場對中國品牌認知有偏見。」在競技飛盤市場,海外品牌的銷量毫無疑問佔市場大頭,他要做中國品牌,和他們同臺競技。

競爭的前提是先拿出好產品。飛盤得兼具強運動能力和舒適手感,並且品質穩定,他們一路摸索材質。但一換材料,收縮比例變了,飛盤形狀跟著變了,接著就得換模具。一個簡簡單單的圓形,他們從第1代更新到了40代,倉庫裡堆積了30多噸廢料。
終於,產品達到了徐穎峰心目中的標準。那會兒全球只有北美兩家飛盤企業拿下了錦標賽級別認證。他們決定拿下通往國際舞臺的門票——飛盤國際認證標準,將研發的飛盤寄到了海外。
2015年,翼鯤獲得了世界飛盤聯合會和世界職業擲準飛盤協會錦標賽級別認證,成為亞洲首家、全球第三家獲得錦標賽級別認證的公司。這條路,他們走了整整7年。
這一年,徐穎峰的飛盤商業版圖才算正式拉開了序幕。

飛盤在國外早已流行。喜歡玩飛盤的人認為,相對足球、籃球、衝浪、滑雪,它作為一項多人運動,入門門檻極低,不限場地,也沒有裝備上的要求;女生也喜歡玩飛盤,沒有強烈的對抗、衝撞,相對輕鬆,對體力消耗可控。在國外,飛盤不僅適用於比賽,還是一項大眾健身、休閒運動。
在海外市場,徐穎峰和團隊在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開拓經銷商,把飛盤賣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邁向了盈利時代。
翼鯤飛盤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年營收達幾千萬元。創業10多年,徐穎峰用資料證明了這項「不正兒八經的運動」的潛力。
可這離他認為的成功還差很遠。

遭遇破圈難題
在中國市場,飛盤依然是一項小眾運動。如何在主流群體破圈,是徐穎峰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他們想到了把國際賽事引入中國。杭州飛盤文化作為賽事運營方,向世界飛盤聯合會申辦2019亞洲大洋洲飛盤錦標賽。可產品的認證和賽事的落地運營是兩個概念,後者會考慮申辦方所在地人們對於飛盤的認知度、傳播度、團隊專業性、賽事資金保障等方方面面。
等了約兩年時間,他們終於等來了世界飛盤聯合會(WFDF)宣佈大賽將由中國上海承辦。「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國際A類世界級飛盤賽事。」
其實組織賽事活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動輒上千萬元,而且不賺錢。但是徐穎峰堅持「如果只是為了賺錢,不會選擇這個賽道。只是為了賺錢也做不起來,中國要在國際飛盤運動上發聲。」
在中國,「懂飛盤的教練不到100個」。除了申辦國際賽事,他們還在國內開展飛盤培訓教學業務,擴大飛盤運動的民間滲透率。

他們通過學員、網路宣傳:飛盤並不都是硬邦邦的塑膠材質,運動飛盤飛行穩定性好,採用環保材質製作,手感柔韌;大小重量不同,有青少年飛盤、兒童軟飛盤、標準比賽飛盤,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款式。
飛盤玩法多樣,分團隊飛盤、躲避飛盤、擲準飛盤等。團隊飛盤中,玩家通過各種方式的戰術跑動、傳遞飛盤,讓隊友在得分區接盤;擲準飛盤又名「飛盤高爾夫」,玩法是用最少的飛盤投擲次數,完成擲準場地上所有目標框,對於男女老少來說,都非常容易上手;躲避飛盤結合飛盤飛行、投擲動作、躲避球賽觀念,以安全為優先考量因素,無論是幼稚園小朋友還是成年人都能玩。
但遺憾的是,這一運動始終只在小眾圈子裡流行。2019年之後,因疫情影響,賽事和培訓業務受波及。有大半年時間,官方賽都是停滯的狀態。
如何推廣飛盤運動,徐穎峰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路子。


除「汙名」,做大產業
為了推廣這項運動,徐穎峰開始拓展團建和社群飛盤業務。他帶著飛盤解決方案,飛了全國30多個城市,給企業策劃飛盤團建活動。這一方法「有效」,雖然飛盤沒火出圈,但能減少人們對這項運動的陌生感。

近兩年,因為疫情影響,人們居家時間長,對戶外運動的渴望比以往強烈。露營、陸地衝浪、騎行等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新潮運動。飛盤因趣味性、社交屬性,又能「出大片」,成為都市年輕人的新寵,還登上十大生活趨勢榜首。
球場上,美女、帥哥手持飛盤肆意發揮的照片著實吸睛,在小紅書等平臺,關於飛盤的筆記、玩法、靚照驟然增加,飛盤以燎原之勢突然火出了圈。
近三年,翼鯤的飛盤年銷售額也以超150%的速度增長,2021年營收超過6000萬元。
但飛盤在國內市場火起來之後,也出現了很多「擺拍」、「驗資」等質疑運動變味的聲音。曾經喜歡飛盤的玩家無奈表示飛盤被「汙名化」了,「如今我都不敢玩、晒照片了」。

「汙名化」是否會對生意產生影響,徐穎峰並不擔心。在他看來,「網紅」標籤無法讓這項運動走得長遠,蹭流量的新鮮感終會褪去。即便不是飛盤,換個其他運動可能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他說中國飛盤市場處於由「啟蒙」向「初級」發展的階段。浮躁的流量褪去,飛盤將會回到運動的本質。「這是一項有強大生命力的運動,既能強身也能社交,總會留下真正熱愛它的朋友。」

他覺得飛盤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很看好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在他的構想中,未來要做的不僅僅是隻賣飛盤產品的生意,而是通過 「賽事+培訓+裝備+競技俱樂部」模式,把飛盤運動往產業化的方向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