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場費一次30萬的董卿,居然在賣房還債。
2009年,有人拍到央視一姐董卿,在後臺與一位神秘男性同吃一根冰淇淋。

這位神秘人是董卿後來的丈夫,密春雷。
為了讓他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他為孩子辦理了美國國籍,董卿還因此受到了國內網友的口誅筆伐。
雖然受到委屈,但彼時的董卿,不僅是央視一姐,還是別人眼中的豪門貴婦。

最風光的時候,密春雷身家百億,多次登上胡潤首富榜;其名下上市公司覽海醫療,總市值120億元,他經手的幾十種業務,涉及大小子公司約有133個。
然而就在去年年底,密春雷忽然被地方經偵部門帶走,此後也沒有出現,消失長達7個月。
最近,他名下公司上海人壽,被凍結10億資金,他也被上海金融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7.19億。

和當年的年入百億相比,如今密春雷的上市公司覽海醫療,因連年虧損即將退市,上海人壽也在一個季度內就虧了2.78億元。
為了幫密春雷渡過難關,董卿賣了多處豪宅,其中一處上海老洋房,原本價格高達3.2億,結果只賣出2.5億,就連美國比利弗山莊的房子,也降價到899萬美元。

就在昨天,可能密春雷終於明白,自己再也躲不下去了。覽海醫療發佈公告,密春雷迴歸履職。

但很顯然,他的迴歸只是暫時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
所謂的「覽海帝國」,早已不是當年風光。

上海最神秘大佬:
開133家公司,身價百億
被賣掉的比利弗山莊豪宅,是密春雷在2014年花750萬美元買下的。
那時他36歲,此前的財富主要來自家族在上海崇明地區的房地產業務。
早在2003年,25歲的密春雷就與父親分別出資4000萬和1000萬元,在崇明註冊成立了上海中瀛,通過房地產賺得盆滿缽滿。
密春雷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運氣好,二是敢砸錢。
自2011年起,中國保險行業飛速發展,保監會5年發了50張金融相關牌照,國內新增保險公司200多家。
密春雷正是這200家中的翹楚。

2015年,通過一位崇明同鄉的介紹,他打通了保監會的關係,拿到了一張寶貴的金融行業准入牌照,他的保險公司「上海人壽」,在上海自貿區掛牌營業。
開業當天,密春雷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都請到了現場。

項俊波,現已落馬
中海集團、上海電氣、上海城投等多家投資單位,都是上海人壽的股東,其中甚至不乏國資身影。
為了爭取更多保費,密春雷效仿寶能,大力推廣具有理財屬性的萬能險,通過所謂的「萬能賬戶」來吸引客戶。
在他的運作下,上海人壽開業第一年就收到保費144.89億元,轉年第一季度就達到了180.8億元。

但一個小保險公司,遠不能滿足密春雷的胃口,他的商業體系裡必須要有一家上市公司。
為此他直接砸錢,買了一家已上市的航運公司「中海海盛」。
當時海運低迷,中海海盛已經虧了好幾年,好不容易遇到接盤俠,直接叫價30億,溢價高達50%,沒想到密春雷真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剛買下中海海盛,密春雷就迎來政策利好,國務院發文,支持社會辦醫。
國家需要什麼就做什麼,密春雷直接將中海海盛改名為覽海醫療,12搜貨船,不惜賠8.37億賣掉,搞起了「大健康」。

中海海盛的散貨船
2018年2月3日,覽海醫療第一家線下門診部,在陸家嘴正式開業,單體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
這家所謂的診所,其實更像一家豪華私立醫院,幾乎涵蓋了一般綜合醫院的所有科室,當時的總經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說:「我們在全球範圍內找了下,還真沒有找到單體診所面積比我們大的。」

3個月後,覽海醫療又在上海浦西淮海路K11頂樓,開設了第二家線下醫療機構,號稱「上海最高門診中心」。

在最貴的地方,辦最氣派的醫院,密春雷其實是用高逼格吸引有錢人,讓覽海醫療為上海人壽站臺。
因為覽海醫療最主要的業務,就是為上海人壽提供商保理賠。
除了保險加醫療,密春雷也把家族的地產業務也做得風生水起。
在雲南、大理等地,他以健康醫養的名義買地蓋房,上海很多樓盤背後都有他子公司的影子。

2020年,上海靜安區江寧社區的一塊土地,以60億高價出讓,買家就是密春雷。
密春雷的還涉足到了汽車、煤礦等領域,關聯公司有133家。

年入144億背後,密春雷商業帝國,搖搖欲墜
風光無限的密春雷,很快就走入低谷。
最大的問題,是主營業務不賺錢了。
最先走下坡路的是上海人壽,2016年上海人壽前三個季度就虧了8.51億元,隨後幾年不是虧損就是在虧損的路上。

因為在幾個月的大肆宣傳後,很多人發現,所謂的高收益萬能險,只是保險公司的搖錢樹,對保戶來說就是韭菜刀。
因為萬能險的收益並不是按照保費總額來計算,就算每年交一萬元保費,能用來計算收益的錢也只有1000元,乘以5%收益率,一年才賺50元,而且前五年都沒有收益。
割百姓韭菜,監管出手了。
2016年,有關部門向國內9家保險公司派駐檢查組,專門整治萬能險。上海人壽的萬能險佔了所有險種的近60%,剛好符合要求。
受到限制後,上海人壽2017年的保費收入下降了3成,更有人發現,有超10個備案險種銷量為零。

業績低迷,監管可不背鍋。
賣不動產品,原因在於管理。
2017年,幾乎所有員工都收到了一封揭露公司高管的公開信,指出人力資源總監,不僅偽造學歷和履歷,還用高壓方式用人,直接導致公司30多人離職,在職人員消極怠工。


這一訊息引發負面輿論,監管部門直接給上海人壽發了通知。

不僅賣不動產品,上海人壽的保險償付能力也幾乎墊底,在2019年的73家保險公司中排名67。
償付力不足,讓上海人壽走不出上海本地,客戶體量受限,收入自然就少。
保險還能勉強維持,醫療就只剩賠錢。
覽海醫療開業第一年,首家門診部就只貢獻了514.85萬元營收,第二家怡合門診部更慘,只有41.99萬元。

覽海門診部雖然豪華高端,但與上海人壽是一體兩面,買商業保險的人少,來看病住院的就更少。
其實它也可以接待普通患者,但因為從一開始就定位高端,覽海門診不僅貴,還不能用醫保,一些普通人寧願當它是個消費不起的高端會所。
更糟心的是,診所不賺錢,卻燒錢。
比如陸家嘴商圈裡的首店,光租金,最高一天200元/平方米,一個月就要上千萬。
保險、健康產業紛紛折戟,此時的密春雷就像忽然倒了黴運,無論如何掙扎,也振作不起來了。

融資高手密春雷,擴張越猛,死得越快
在人生的前半場,很多上海人把密春雷看成一個快刀手,看上的業務迅速出擊,毫不猶豫。
為了快速擴張,他曾多次砸重金入股銀行。
第一家是上海農商行,密春雷砸了18.9億。
可惜,這筆錢只讓他成為該銀行的第十大股東。
3年後,他又拿出4.92億,如願以償成了曲靖商業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控制銀行,為的就是融資貸款。
在一次錯綜複雜的案件中,密春雷展現出了他高超的融資手腕。
2018年,福日汽車需要一筆4億元的信託融資,出面擔保的就是密春雷。
委託密春雷的曾顯波,不僅是福日汽車的董事長,更是他在長江商學院小兩屆的學弟。

曾顯波
為幫學弟,密春雷通過合作伙伴及名下子公司,參與到整個案件的各個環節。
他找到合作伙伴愛建信託,每當有細節需要商量,愛建信託就派專人前來與他密談;為保順利,他拿出了自己在曲靖商業銀行的5.5%股權作為擔保。
事後,他還請了全資控股子公司潤東汽車,接管福日在以後的經營活動。這家潤東汽車也是密春雷大手筆接盤的,花了他34億。
保姆級的暗箱操作之下,他幾乎以一人之力保住了老友曾顯波的汽車業務。

福日汽車門店
對於自己的生意,密春雷更是盡心盡力,暗箱操作幾乎不留痕跡。
比如他曾將60億元資金,在3年中分6次,通過子公司注入上海人壽;又在2016年為上海人壽分兩次拿到了60億的信託融資。
不缺錢,是密春雷瘋狂擴張的底氣。
在最風光的幾年中,他的收購業務,極盡追求大、頂尖、唯一。
不光把覽海醫療的診所,開成了世間罕有得高大上,還通過上海人壽,買下上海渣打銀行大廈,把很多家子公司都搬了進去。

他的高爾夫俱樂部,在上海崇明,一張會員卡要58萬,開業只半年,就獲得了重量級稱號「最佳林克斯球場」,就連球場設計,都是找的「金熊球王尼克勞斯」父子。

其實早在與父親一起做養路工程時起,密春雷的家族企業就是崇明唯一一家道路養護公司,巨大的油水直接催生了後面的房地產業務,密春雷幾乎就是個土太子。

密春雷目前的崇明老家,圖源《等深線》記者 萬佳麗
但正是因為野心大,也比父親更懂得操控資本,讓密春雷最後墜落得如此悽慘。
為了維持保險業務,他四處借貸,西部信託30億,西藏信託18.9億,其他沒有公佈的融資資訊不計其數。
暴雷後,有人將他和當年的賈躍亭放在一起比,因為二人實在有些共同點:野心大,懂創新,敢賭,不計後果。
縱觀密春雷的商業版圖,南到香港,北到內蒙古,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他的業務。

華誼兄弟電影公社
這些業務裡還藏著多少危機,只有密春雷自己知道。
逃避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復雜,昔日花錢買一切的玩法,早就失靈了。
資本的邏輯,不再是用別人的錢,滾出自己的雪球。
而是腳踏實地,做出更好的產品,贏得信任。
參開資料:
風聲島.《董卿丈夫的失聯:上海富豪的墜落》
診鎖界.《覽海醫療慘遭退市,上市公司跨界做康復的勢與憂》
財聯社.《從高管學歷造假 看上海人壽公司治理一角 》
中國經營報.等深線.《鮮為人知的擔保:密春雷汽車業的「邊緣地帶」》
市值風雲《上海富豪接盤兩年半,市值蒸發70億:覽海投資的買賣遊戲》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