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我們正在經歷最困難的時刻。」
這幾天,同程生活宣佈破產,成為了截至目前社區團購死亡名單中最大的創業公司。

從5號開始,上門討債的供應商越來越多,包圍了同城生活蘇州總部。
有人下跪求貨款,有人拉橫幅、有人持刀以死相逼,甚至爆發了肢體衝突。

可就在去年,同程生活的GMV已經幹到了將近100億元,同程生活CEO何鵬宇還立下了豪言壯志,今年翻三倍,做到300億元到500億元。
很難想象,一個手拿19億融資、有著6000名員工的巨頭,居然走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但同程生活的破產,一點也不冤。
1
殺紅眼的「土豪」們:
一個夏天燒光60億
在破產之前,同程生活基本上手裡從沒缺過錢 。
2018年1月,同程集團正式孵化同程生活,剛一上線,就拿到近千萬元種子輪融資。
光2019年一年,就連續獲得4輪融資,金額從數千萬元至1億美元。
至今公司共獲得8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絕對算得上公司內部的明星項目。

錢到位了,發展也風生水起,同程生活以蘇州為據點,向無錫、常州、南京、南通等周邊城市擴張。
但是,資本有多瘋狂,競爭就有多激烈。
打著「讓使用者實現買菜自由」的口號,一夜之間,幾乎網際網路巨頭都紛紛下場,遊戲規則也隨之改變。
「投入不設上限,拿下第一名」,是巨頭下場時的口號。
最先發力的是跟買菜毫無關聯的滴滴,滴滴CEO程維在公司全員會上放話:「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美團創始人王興針對社區團購在網上喊話:「美團在Q3季度的新業務燒掉了20億元,美團的這場仗一定要打贏。」

拼多多更狠,調集 1000 多人籌備多多買菜,佔總員工近 1/6,宣佈黃錚親自帶隊。
結果,只用了不到三個月,多多買菜開城近 120 個,是美團優選的 2 倍,橙心優選的近 10 倍,接近已經成立 6 年的興盛優選。
打車的、做電商的、搞團購的接連入場,甚至讓快遞公司也坐不住了。

而僅僅是這5家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的投入就超過了60億美元。
就連國家監管部門多次出手,也沒能阻止網際網路巨頭對社區團購的瘋狂。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網際網路資本巨頭別隻惦記幾捆白菜。
今年3月,美團等5家社區團購平臺背後的運營主體因涉嫌不正當價格行為被罰150萬元。


但背地裡,社區團購卻從來沒有真正叫停過。
大家「暗度陳倉」,繼續狂發優惠券;通過大幅提高「團長」們的佣金獎勵和補貼搶佔終端市場。
同程生活也是如此,曾推出「一分購」活動,用1分錢就可以買到一個5斤重的西瓜。

同時,為了進入更多城市,同程生活開始不顧一切的加速擴張、擴張、再擴張,開設了很多無效的站點,增加了運營成本。
為了搶佔市場,甚至「負毛利」虧著本兒運營,也在所不惜。
今年3月,同程生活先是在上海關停超過1000家團點,4月又宣佈湖南區域暫停運營。

不足一年時間,社區團購賽道已經是「天價燒錢」的資本遊戲,不是十幾億、幾十億,而是幾百億的級別。
2
被激怒的供應商:
傾家蕩產,下跪求還債
對於平臺來說,破產是解脫、是噩夢的結束。
但對於供應商,破產才是噩夢真正的開始。
有供應商根據「同程討債群」的接龍粗算,欠款高達6億元左右。在這些群裡,賣生鮮的、賣蔬菜的、賣日用品的,都變成了統一的名字「同程欠款14萬」、「欠款26萬」。
低至幾萬,高達數千萬。
我們兄弟三個,接近200萬,真的是要命錢。
拼著命也得把錢要出來。

其實在上個月,這些供應商很多已經被拖欠了貨款,但同程生活的採購人員都一口保證「不會出問題」,「不會少你一分錢」。
但接下來,同程生活的一系列狠操作,卻徹底激怒了供應商。
7月5日,同程生活的霸王條款,改口前期所有說法。
供貨商要承諾,在甲方支付第一筆10%的貨款後三個月內,不再以任何形式向同程生活討要剩餘貨款。

不能去同程生活「逗留、喧譁或其他影響正常辦公秩序」,甚至不許「通過採取訴訟、仲裁、政府機關投訴等方式要求甲方支付貨款」。
只要供應商做不到其中一條,同程剩下的錢就不用還了。
被欠錢的供應商,連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都不允許?誰給了同程的霸王條款底氣?

眼看這個合同根本推進不下去,同程生活又給出了另一個沒什麼用的解決辦法:
要麼,賠償20%的貨款,剩下的以資抵債,未還欠款轉換為新平臺股權。
要麼,等到新業務賺錢,再做賠償。

但事情的高潮來了,有的供應商為了減少損失,無奈簽訂了協議,結果第二天早上同程生活就宣佈協議作廢了!
緊接著,同程生活改頭換面,搖身一變成了「蜜橙生活」,還沒等這些反應過來,公司就破產了。

據內部人士爆料,甚至為了躲避前來討債的供應商們,同程生活更在內部下了指令,所有員工在家辦公,同程大廈除了物業空無一人。
這就出現了開始那一幕,忍無可忍的供應商們,來到同城總部,走投無路之下,有人下跪求還債,有人持刀以死相逼。
但他們都很清楚,一旦宣告破產,這筆錢就沒那麼容易要回來了。

公司出現資金鍊問題後,隱瞞事實,打人情牌仍要求供應商供貨,公司一旦撐不住了,又宣告破產,改頭換面重新再來。
到底是誰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
3
企業的使命是創新,而不是收割
同程生活的倒下,其實並不意外。
社區團購自從巨頭進場之後,廝殺的激烈程度就非常變態,燒錢燒到短期內誰也無法實現正向收益。
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創新體驗不談,整個行業內耗嚴重。
幾乎所有破產的都逃不開這兩個原因:
一是前期擴張速度太快,入不敷出;二是錢燒得太多,賺的遠遠趕不上燒的。

血拼價格和補貼的背後是整個行業的鉅虧。
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早在2016年就埋下了——生鮮電商一度出現過4000家平台中就有3000多家虧損的「盛況」。
99%的玩家基本都是單純在燒錢。
生鮮鼻祖每日優鮮曾經長時間靠下載APP就送滿99減80的優惠券續命,最近上市,使用者評價已被股民的一星差評佔領。

就連背靠母公司強大冷鏈物流支持的順豐,搞了個社區團購「豐夥臺」,也沒賺到錢。
鉅額虧損後,王衛向股東道歉,社區團購順豐是再也不打算碰了。

在燒錢失控之後,那些打著用網際網路顛覆行業的口號,卻成了用網際網路顛覆三觀。
長租公寓揚言顛覆房地產行業,口號是 「給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一個溫暖的家」,讓租客們拎包就能入住,也是上億的融資砸進去。
結果,一家家接連暴雷,有家巢客公寓,改了三次名字,又搖身一變為「適享科技」,繼續興風作浪。
直到徹底玩不下去,法人、股東、財務來了個全面大撤退。

線上教育也夠顛覆——號稱「只有線上教育可以實現教育公平」、「讓山溝裡的孩子也能聽上清北名師的課」。
巔峰時期,10家機構在2個月就敢花掉100億打廣告。
2020年開始,線上教育機構開始相繼爆出資金鍊斷裂,申請破產,學校教師工資拖欠不發,數十萬家長繳納的學費無法退還。

結 語:
強者摧毀了弱者,弱者犧牲在了網際網路廝殺之下。
在同程生活宣佈破產之後,他們發佈一封「情真意切」的總裁信,但對於還款一事,隻字未提。
在溝通會上,同程集團創始人吳志祥並沒有出現,而是發公告極力撇清關係,刪除了那些跟同程生活相關的視訊。
臺下更是噓聲一片:
憑什麼相信你?你能做到羅永浩那樣嗎,倉庫都是租的,哪來的資產?

讓大家買菜更方便,本來不是件錯事,錯就錯在燒投資人的錢,拖欠供貨商的貨款,惡性燒錢擾亂了市場。
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曾經說,創業,就是要堅持「玩命幹」,但這次,卻是要了供應商的命。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能靠「燒錢」來維繫的。
別忘了,做企業真正的使命是創新,而不是收割。
本篇作者 | 張一弛 | 內容運營| 孟孟
| 主編 | 張一弛



點個「在看」,不錯過刀哥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