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央行積極推動清算市場對外開放,鼓勵外資卡組織入華,拿牌的外資卡組織已在國內發行了單一標識的信用卡,取代原有的雙標卡。
撰文|張浩東
出品|支付百科
近日,「支付百科」注意到,美國運通向多位持卡人發送了(AE、銀聯雙標卡)到期停用的通知,這也意味著,雙標信用卡正在加速退場。
簡訊內容寫到,「因美國運通公司業務調整,您的美國運通卡(AE、銀聯雙標卡)將在卡片到期後停用,後續將根據您的持卡情況為您轉發美國運通百夫長卡(AE單標卡)。」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發佈了停止發放雙標卡及轉卡的公告,各家銀行都不再發行新的雙標卡產品,只有去年冬奧會特許中行階段性發行了Visa雙標信用卡。

招商銀行公告顯示,2023年3月1日(含)起,停止美國運通卡金卡(AE、銀聯雙標卡)與綠卡(AE、銀聯雙標卡)的申請受理及核發,現有卡片在有效期到期之前仍可正常使用。
01
擠在一張卡上是時代的產物
在信用卡上,只有一個卡品牌的叫單標卡,還有一部分信用卡上印有兩家髮卡機構的標誌,比如銀聯+Visa或是銀聯+萬事達卡、銀聯+美國運通,這類信用卡統稱為雙標卡。
實際上,在國外並不存在雙標卡,雙標卡是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特殊產物,在銀聯成立之前,國際卡組織VISA、萬事達卡等就已進入中國,與國內的商業銀行合作髮卡。
由於當時銀聯剛剛起步,受理網路受限,國外的很多國家和地區沒有覆蓋且不支持銀聯單標信用卡交易。要想在境外使用,需要藉助VISA、萬事達卡的海外通道。
同樣,在國內銀行卡清算市場沒有開放的前提下,VISA、萬事達卡等國際卡組織在國內開展業務,也必須通過銀聯的清算通道,為了擴大各自信用卡的市場和影響力,雙標卡的卡組織雙方各取所需。
2002年12月,招行發行了銀聯與萬事達卡合作的雙標卡,這也是首張雙標卡,距今已經超過了二十年。人民幣沒有實現自由兌換的背景下,雙標卡讓持卡人能夠在境外刷卡消費。
之後,多家銀行紛紛效仿招行,推出了雙標卡產品,雙標卡產品的髮卡量快速增長。雙標信用卡的優勢是隻辦理一張卡,就能享受兩家卡組織的權益和優惠,使用方便且回饋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雙標信用卡跨行國內交易流程
銀聯單標卡的卡號是以62開頭,而雙標卡的卡號大多以3、4、5開頭。雙標卡需要走銀聯網路,在國內的消費交易均通過銀聯網聯完成,整個跨行支付的四方交易環節與銀聯62單標銀行卡並無二樣。只不過持卡人在境外使用雙標卡時,國際卡組織要求所在地收單需要選擇國際卡網路受理。
在銀聯與國際卡組織「在一張卡上的組合」階段,雙方都得到了各自的使用者和利潤,但是銀行卡產業經過了十幾年的進步,銀聯與VISA、萬事達卡等國際卡組織之間「繼續組合」的必要性逐步降低。
02
雙標卡首次被叫停
2016年,央行召開關於外幣單標卡及雙標卡的發行管理會議,強調了外卡組織在取得國內清算業務資格前,僅能為跨境交易提供外幣銀行卡清算服務,發行流通了十四年的雙標銀行卡也被確定不能再發新產品。
按照當時監管部門的要求,正在使用的雙標卡還可以正常使用,到期後需要以外幣單標卡所替代,標誌著雙標卡未來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次會議前,叫停雙標卡已有所徵兆。2013年開始,央行開始大範圍推廣晶片卡,在2015年,央行明確了銀行要陸續停發磁條卡,而雙標卡都是磁條卡,停發磁條卡令雙標卡發行受限。
對於當年這波停發潮,「支付百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磁條卡本身有安全掣肘,盜刷幾率更高,晶片卡的主導地位被確立。
過去磁條卡盛行,隨之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其盜刷風險高,容易被複制。只要在POS機或ATM機上刷卡,就會留下銀行卡的磁條資訊,有專業人士可通過卡號、使用期限等,按照格式複製出磁條資訊。
在國外,多次出現過與磁條卡有關的盜刷案例,存在較大的隱患,對使用者來說是一顆潛在的定時炸彈。相較於磁條卡,晶片卡無論在資訊的安全性上,還是資訊擴展性和儲存量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二是銀聯和國家卡組織的早晚都會走向「脫鉤」,銀聯不願意國際卡組織再用其網路,而國際卡組織也並未能從雙標卡支付交易中獲益,雙方內心已然分走左右。
2015年前後,銀聯的海外佈局已經逐漸成熟,建立起了互聯互通的全球支付網路。十幾年的時間裡,銀聯支付服務受理範圍從境內通用拓展為全球通用。
另一方面,央行與銀保監會正式公佈了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制度,金融放開,讓期盼多年的國際卡組織等來了真正入華的曙光,通過申請「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從事境內的人民幣清算業務,真刀真槍的與銀聯同臺競爭。
但是「雙標卡停發」的窗口指導並未繼續執行,可能是出於「現實因素」影響、以及金融開放的窗口等多重考慮,各銀行均又回到重發雙標卡的工作中,雙標卡發行並未受到較大波及,依然活躍在持卡人的手中。
近期也有媒體傳言「最後一批雙標信用卡即將到期退場」,其實應該是美國運通的「換卡」,從原來的雙標卡,換成人民幣的單標卡,畢竟它們已經拿到銀行卡清算牌照了。
雖然註定了卡標分離,但是現階段雙標卡還依然不受影響,比如Visa、萬事達卡、JCB等品牌就沒有發過類似公告,至少他們在拿到本幣清算資格之前會不對雙標卡有任何大動作。
03
曾佔據信用卡的半壁江山
據了解,存量的雙標卡持卡人仍不在少數。
在國內總信用卡髮卡量六億張左右時,可靠資料顯示雙標卡活卡量就有近2億張,剔除未激活的信用卡,佔比超過了整個信用卡髮卡量的一半,覆蓋的持卡人非常廣泛。
2017年前後,部分銀行對雙標卡的迭代成為了常態。迭代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使用現有信用卡替換,另一種是發行套卡,一張銀聯的單標卡,一張國際卡組織的單標多幣種卡。
近幾年來,很多銀行都開始加速產品調整,像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比較保守本分的銀行,很早就全面取消了雙標卡,改為發行單標套卡,「一卡兩標」變為了「兩卡兩號」。
有業內人士估計,目前雙標卡在中國的信用卡市場上還佔據著大概二至三成的份額,相比七八年前近50%的佔比,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還是存量很大。
銀聯的鑽石卡、白金卡這些年成長較快,瞄準了原來國際卡組織的傳統勢力範圍高端卡,在高端卡迭代中,銀行為了髮卡量通常會給持卡人分開寄兩張卡,不過對於中低端的金卡、銀卡類、普卡的產品,有的銀行現在還是沒有區分,比如一些聯名信用卡。
一位招商銀行信用卡老持卡人向「支付百科」表示,他所持有的東航聯名Visa雙標卡屬於早期的產品,在到期換卡時依然是換的雙標卡,直到2025年的時候才會正式到期,由於這款卡產品沒有銀聯參與,也應該不會收到兩張卡。對於這類銀行一般會替換一張同等級的其他品類信用卡。
截至目前,獲得國內銀行卡清算牌照的只有美國運通參與籌建的合資公司連通,連通公司可直接在中國境內發行美國運通單一標識的信用卡。
VISA、萬事達卡由於還沒有獲得國內銀行卡清算牌照,還無法進行本幣清算業務,其與銀行發行的雙標信用卡,若到期後持卡人仍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雙標信用卡。但若是單標多幣種信用卡,則無法在國內使用,只能出境後在Visa、萬事達卡的特約商戶上使用。
2020年2月,由萬事達卡和網聯合資設立的萬事網聯資訊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萬事網聯」)獲批籌建,但距離「開業」至今依然遙遙無期。
作為國內銀行卡市場過渡時期的產品,雙標卡曾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銀行卡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VISA、萬事達卡、JCB也在排排坐。在現階段國際卡組織們還未拿牌的情況下,存量雙標卡還很難完全消化完,強制雙標卡退場也不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