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戰鬥的人生,只是一口枯井。
——陶華碧
老乾媽的戰鬥人生,經歷了退休、返崗、替兩個兒子捱罵之後,第一次主動服軟。
前段時間,網友們驚奇地發現,老乾媽似乎全面退網了。
官方抖音賬號一度停更兩個多月、官方已停更近一年、官方微博賬號更是因未年審而停用。

訊息傳出後,網友評論兩極分化:
有人認為老乾媽太老了,網際網路已無容身之處,自然被時代拋棄。

有媒體說,老乾媽看透了網際網路,放棄討好年輕人,「退網」是在保護品牌。
不管哪種原因,有個事實無法否認:
曾經能「佔領」美國監獄、征服黑幫大佬的老乾媽,確實被中國年輕人嫌棄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民女神老乾媽成了一口枯井。

「憤怒女士」陶華碧,在網路躺平4年
2003年,一對美國夫妻來中國旅遊,他們的目光被商店裡一個印著「看上去很嚴肅的女人」商標的醬料吸引了。
Mike表示,在美國一般「商標上的人都笑得很開心」,所以他覺得太稀奇了,一定要試一下。當他們把老乾媽配著鍋貼吃完之後,驚為天人。
回國後,外國人記不住老乾媽的名字,到了超市會說,我要買那個「憤怒女士」醬。

外國人眼中的「憤怒女士」,在中國的直播間裡,卻變成了「無情主播」。
幾個月前,75歲的老乾媽,在直播間賣辣醬,掀起了一波熱浪。
大家一邊感慨,身價90億的成功企業家,還要撐著趕潮流,一邊默默下單幾瓶乾媽醬。

直播3天后,國民女神只賣出了區區80萬的貨,卻徹底得罪了網友。
大家發現,所謂的創始人直播,只是陶華碧受訪視訊貼片循環播放,真人並沒親臨現場。

這對於年營收幾十億的辣醬教母來說,確實過於寒磣。
這下子不論下單的還是沒下單的,對老乾媽衝浪姿勢的不滿,都達到了頂峰。
畢竟這些年,老乾媽在網際網路上的表現,只能用敷衍來形容。
2018年4月,老乾媽才正式註冊天貓旗艦店,開始線上之路。
第一次打廣告,就貢獻了「史上最尬」宣傳片,相關微博,充斥著「看吐了」、「尬死了」等等評論。

第一次聯名,就選擇了風馬牛不相及的《男人裝》。
瓶身上的「老乾媽」換上了顏色豔麗的襯衫,「化」了精緻的妝容,和昔日的「憤怒女士」大相徑庭。

追趕潮流進入抖音,直播間看起來像個趕鴨子上架的產物,就連官網也是做得一言難盡。

上網晚還姿勢騷,徹底顛覆了人們對老乾媽的認知。
近幾年在網際網路上,老乾媽幾乎失聲。
唯一幾次出圈,還是因為換原材料被罵;被騙子攪和進和騰訊的糾紛。
去年10月份,「科技與狠活」甚囂塵上,老乾媽幾次出來「自證清白」後短暫出圈,觀看人數和直播銷量大漲,但風潮過後,老乾媽的直播間再次歸於平靜。

在網路的世界裡,不管是老使用者,還是新粉絲,都感受不到老乾媽想火的誠意。
當然現實也很打臉。
老乾媽抖音官方賬號發佈的700多條短視訊中,點贊量最高的一條僅為4萬。
直播間平時觀眾只有兩三千,銷量3個月才80萬,不足腰部主播的零頭。
所以老乾媽退網,買賣雙方的失望,都是一股無形的推力。

被圍剿,被幹翻,老乾媽服軟還不夠
「這是我的價格區間,擅入者死!」
這是昔日的「憤怒女士」最自信的宣言。
當時喊出這句話的老乾媽,有絕對的實力。

在老乾媽的巔峰時期,不做推銷,不打廣告,坐在家門口,經銷商就來搶貨。
老乾媽的「價格戰」,更是讓別的品牌殺不進來。
基於老乾媽的強勢品牌力,其他品牌只能選擇價格避讓。
比如,李錦記340g風味豆豉醬定價在19元左右,小康牛肉醬175g定價在8元左右,要麼總價高,要麼價效比低,都難與老乾媽抗衡。

可惜,這個無人敢闖的真空地帶,被網際網路的東風穿透了。
老乾媽多次漲價,其他品牌用更低的價格、更豐富的口感、更花哨的營銷,輕易讓年輕使用者忘記老乾媽。
陶華碧曾說過,自己有三個不做:不打廣告、不融資貸款、不搞多元化。
可惜曾經堅固的護城河,如今都成了刺向自己的劍。
過去,公路就是老乾媽渠道,全國各地老司機都為老乾媽「帶貨」。
現在,老乾媽在線上渠道躺平的時候,新對手們每天都會更新內容,有年輕人的熱梗,還經常抽獎、聯名來維繫粉絲關係。

老乾媽多次拒絕政府的融資建議,並堅守這個信念的時候,一些新興品牌,帶著資本的力量,和老乾媽搶地盤。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資料,2021年中國辣椒醬市場規模為455.5億元,同比增速僅3.03%,辣醬產業仍然是穩中有增。
也就說,2021年這一年,老乾媽的市場份額被其他品牌搶走了。
2022年老乾媽營收為42.01億元,減少了12億,跌出貴州前10名。

除了新興辣醬品牌,中糧糖業、涪陵榨菜、呷哺呷哺、元氣森林,都開始投資辣醬行業,一個成立1年的品牌,融資金額就能破億。
2019年重回老乾媽的陶華碧,第一件事就是換回了一批貴州辣椒,想挽救信任危機。
可惜反應太慢,別的辣醬品牌已經開始瘋狂內捲。
海鮮醬里加瑤柱和整隻蝦,牛筋醬裡有大顆粒的牛津牛肉和配菜;有的辣醬還用鮮椒與鐵觀音茶做跨界,甚至加了酥脆的松子豐富口感。

在花花世界迷人眼的網路上,老乾媽除了情懷,很難不被推出網路局。
老乾媽成立之前,陶華碧開了個實惠飯店。
孩子們吃不起飯,就來店裡用辣醬蘸饅頭,一直到畢業,陶華碧給孩子們賒賬,等他們畢業了,她又默默銷賬。
年近50歲的陶華碧,被學生們喊「乾媽」。
現在網際網路上,老乾媽三個字,「老」字被提得更多。

只靠 76歲的情懷,幹不過OMG
老乾媽在中國網路上跌落神壇,在國外卻依舊封神。
好評如潮,目之所及都是長評,而且活用了大量排比,擬人,比喻,重複等手法。

甚至被美國奢侈品電商Gilt定為尊貴調味品。

對此,「憤怒女士」曾毫不客氣地回應:「我要把老乾媽賣到外國去,賺外國人的錢。」
擁有這種絕心的陶華碧,真的會輕易被逼著退網嗎?
刀哥覺得退網根本原因是,老乾媽還沒下狠心折騰。
雖說這些年老乾媽內憂外患,外有各大品牌虎視眈眈,內有不爭氣的兒子。
可是老乾媽在辣醬界的地位,沒有誰能輕易撼動。
首先,老乾媽的營收佔比,有一大半都來自餐飲行業。
因為極致的口感,餐飲業不敢輕易替換「老乾媽」,換老乾媽就等於換菜。

線上下渠道,老乾媽在全國各地、市的覆蓋率已經達到90%以上,線下商超、門店、社區超市,老乾媽產品皆可見。
有超市老闆對刀哥說,老乾媽就像定海神針,貨架上有再多的品牌,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北京某餐廳的廚師表示,每個廚師都有幾道拿手菜,離不開老乾媽,別的沒法替代。
其次,除了線下餐飲市場,海外市場的錢,老乾媽也確實賺到了。
在Facebook上成立了「The Lao Gan Ma Appreciation Society」(老乾媽愛好者協會),有一千多個成員,來自世界各地。
老乾媽的吃播視訊,更是全球吃播界的頂流。
靠著外國網友的自來水宣傳,不論哪個國家,老乾媽都是要翻倍賣的。

可見,老乾媽在網際網路上並不是沒有出路,只是需要狠下心來折騰一番。
在老乾媽的直播間裡,有網友說,老乾媽需要一個李佳琦。
甚至有網友開始暢想,老乾媽辣椒油色的口紅,李佳琦肯定能賣爆。

刀哥覺得,老乾媽如今退網,也許不是什麼壞事。
只是,退網後的老乾媽,真的該和李佳琦們補補課了。
直播電商本質上是提,供綜藝功能的賣貨節目。
李佳琦「所有女生」的甜寵人設,張蘭的勵志「戰蘭」人設,都為他們聚攏了大批粉絲。
最辣女神老乾媽,論寵人,業界只有胖東來可以相提並論。
老乾媽工廠,從當初200人的小廠到現在2000人,老乾媽對員工一律包吃包住。
在公司,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都喊她老乾媽。
她能叫出60%的人名,每個員工結婚她都要當證婚人。
所有從老乾媽離職的人,如果在外面受委屈了,都可重新回來上班。

論勵志大女主人設,老乾媽的創業經歷,一點不輸張蘭。
創業初期,160出頭的陶華碧,揹著100多斤的水泥,一袋只賺3毛錢。
百來斤的竹筐,陶華碧背爛了20多個。
做辣醬時,陶華碧嘗辣椒,嘴裡上火、潰瘍、被燙傷,從來沒好過,現在每天只能喝稀飯。
這些人設,隨便哪個放在直播間,都能秒殺敷衍的採訪剪影。
網友對老品牌要求很多,或許是曾經太超預期了。
對於老乾媽來說,「要做什麼」和「不做什麼」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