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戰記》撲街,賣慘的古天樂,從一開始就輸了

《明日戰記》撲街了。

自2009年開始,古天樂花了10多年,砸了4.5億港元,拍出《明日戰記》,被同期上映的《獨行月球》吊著打。

口碑拉胯,豆瓣6.4。票房也不給力,上映6天,累計票房2.5億,預測最終票房5億,賠本板上釘釘。

與以往的低調寡言不同,這一次古天樂很高調:一晚上跑十個影城;到東方甄選直播間,與俞敏洪、董宇輝一起宣傳電影;學著拍視訊,與影迷對話互動。

52歲的古天樂,甚至於要一天看20次票房。

52歲的古天樂,甚至於要一天看20次票房

古天樂被釘在「爛片」恥辱柱上十多年了,憑藉著30部爛片,被港媒毫不客氣地稱作「吸金天王」。

但《明日戰記》的特效,被央視六公主點贊,稱其為國內最高水準。網友們也掀起了打卡潮,組隊去看片。

古天樂能靠《明日戰記》撕下「爛片王」的標籤嗎?

一年拍10部電影,影帝玩命賺錢

1994年,當張國榮參加《娛樂性騷擾》時,被問及「如果你要選一個張國榮接班人,你會選誰?」

他的回答語出驚人:電影方面,你們可以留意一個人,他就是古天樂。

要知道,當時的古天樂還是個跑龍套的,僅在2部電視劇中露露臉。

不得不說,張國榮的眼光毒辣。95版《神鵰俠侶》中,古天樂首次擔任主角,因飾演亦正亦邪的楊過,一夜爆紅。

自此之後,古天樂片約不斷,穿越劇第一神作《尋秦記》橫空出世,古天樂因飾演特警項少龍一角,榮封視帝。

從配角到視帝,古天樂僅用了七年。

按照正常走向,演員獲獎有了名氣後,在接片上會更謹慎。

但古天樂完全不按套路出牌,開始拼命賺錢,狂接電影、廣告甚至商演。

他是有名的工作狂,既不挑片,也不挑人。

憑著這股拼勁,古天樂的影視作品十分高產。據統計,到了2019年,古天樂共出演的影片超過百餘部。什麼概念?這相當於平均每年產出5-6部。

在巔峰期,古天樂一年上映的電影就超過10部。

只不過,古天樂最大的吸金來源,不是演員片酬

只不過,古天樂最大的吸金來源,不是演員片酬。

古天樂另一個「隱藏」身份,是影視公司老闆。他不開奶茶店和火鍋店,所有公司都與電影有關。

他成立的天下一公司,是香港影視公司的「門面」擔當,與英皇、映藝、王晶工作室四分天下,古天樂因此被稱為香港電影大亨。

據統計,在2020年,香港大約製作了60部電影,天下一就佔了1/4。

不少票房大爆的電影背後都有天下一的影子,比如票房8.4億的《奪冠》,天下一就是出品方之一。

古天樂還以股東和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希娜魔夫,這家主打特效製作的公司,在業內響噹噹,《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長津湖》等電影搶著讓它做特效。

從這個角度來說,古天樂其實不差錢。

科技迷古天樂,10年燒光4.5億

玩命賺錢的古天樂,錢都去哪了呢?

除了建學校做公益,他最大的夢想是,拍一部香港科幻片。早在2009年的採訪中,他就有了這個執念。

為此,古天樂下足了血本,花了十年時間,燒了4.5億港元。

1、花5年時間,做出最牛特效。

《明日戰記》在2015年立項,僅用6個月時間就殺青了,但後期製作時間長達5年,最大的賣點和攻克難點就是特效。

古天樂成立的天下一公司,就是為這部劇而生。

機甲戰士在即將倒塌的大樓裡飛天遁地;主角團們與窮奇、刑天機器人在斷橋上戰鬥,又燃又炸裂。

電影裡有1700多個特效鏡頭,都是中國人做成的。

為了達到電影質感,古天樂在《明日戰記》中搭建了香港電影史上規模最大的綠幕區,街道上,柏油路面、街燈、路口、路標一應俱全。

香港基本上沒有導演正經拍過科幻片,古天樂乾脆找來做特效出身的吳炫輝當導演。

要知道,吳炫輝有超20年的電腦特效製作經驗,幾乎從未失手,更是以《畫皮》、《十月圍城》等影片,11次提名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

2、純人工製作,搞定機甲道具

2、純人工製作,搞定機甲道具

為了拍機甲,古天樂收藏了上千件機甲,其中有60件是1:1的真人玩具模型。

甚至出了一本書,叫《玩具大戰》,專門研究機甲。

古天樂身上那套機甲並非特效,而是純人工製作

古天樂身上那套機甲並非特效,而是純人工製作。

他請來了CG圈「大神」邁克·納什,做機甲外骨骼造型設計師。

邁克·納什是遊戲圈大佬級人物,風靡全球的《使命召喚》等遊戲作品的機械設計,就出自他手。

僅一頂機甲兵佩戴的頭盔,就有兩百多個零件,從畫圖、打磨成型,再到完成,需要20多人才能完成。

彭于晏曾到劇組探班,拿起一個道具電話都能玩半天,甚至還想帶走劇組的機甲裝備。

為了這部科幻片,古天樂押上了全部家當,既是項目發起人、總監製,又是第一主演。

「他賺到錢,就放在電影裡。」爾冬升曾這樣評價古天樂。

爛片之王,能靠《明日戰記》翻身嗎?

只可惜,一部科幻片,沒能讓古天樂撕掉「爛片之王」的標籤。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古天樂接了很多爛片。

網易數讀,在統計了1.6萬部電影后,最後得出古天樂的爛片是最多、最爛的。

他以30部爛片的戰績,打敗了尼古拉斯·凱奇,被封為「爛片王」。

比如,他出演的《封神傳奇》,評分僅2.9分,被網友吐槽為「史詩級爛片」。

就《明日戰記》本身而言,除了特效和機甲,剩下的很難讓人誇出口。

最大的問題是,重科幻、輕劇本。

《明日戰記》打著科幻片的旗號,但核心是警匪片的經典套路:兄弟情+抓內鬼。

古天樂給影片的定位是爽片,在99分鐘的影片中,塞入了5場打戲。

影片中,為了主角的成長,強加了兩個劇情線:女兒和兄弟。

兄弟情是港片中拿手好戲,在斷橋追車的橋段上,劇中劉青雲為了救主角團,選擇自我「犧牲」,十分戳人淚點。

但醫院中從天而降的小女孩,除了強行煽情,和主線沒有太大關係。

什麼都想要,最終什麼也沒講透。

什麼都想要,最終什麼也沒講透

除此之外,劇中所有的人物,似乎全員工具人,都在為特效服務。

影片中,張家輝作為最大的Boss,剛一出場,臉上就寫著「我是內鬼」,沒人知道他為什麼對「天幕」有著信仰般的執著,以至於要破壞主角團的行動。

那句「我就是天幕,天幕就是我」的硬凹臺詞,尷尬到腳趾都能摳出三室一廳。

古天樂飾演的指揮官,也沒能跳出香港阿sir的條框。

一部好的電影作品,科技元素是要為劇情服務,否則就是喧賓奪主。

諾蘭封神之作《星際穿越》,用物理學解釋了多維空間、光速飛船和黑洞,又硬核又燒腦,但影片最後的落腳點是愛與人性的主題。豆瓣上,162萬影迷打出9.4分。

2011年,狼叔主演的《鐵甲鋼拳》,看似講述了機器人格鬥的故事,主題卻是關於父子情感與小人物的逆襲。

其實,古天樂不是沒在劇本上努力過。

影片立項初期,古仔找編劇寫個四五個劇本。改了又改,最終才敲定了現在這個。

只可惜,盡力了,還是沒能做好。

結語

結語:

不是努力的就有結果,耗費心血後,《明日戰記》的口碑暫時停留在6.4分,在及格線以上。

為了給電影做宣傳,古天樂辛苦練習普通話,第一次學習如何拍攝視訊。

央視六公主親自為他撐腰,稱《明日戰記》是目前中國電影的最高水平,接近國際化水準的電影。

古天樂沒能贏得口碑和票房,但他值得電影界的尊重。

《明日戰記》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