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價150億的女投資人自述:如何賺錢?

要有殺手直覺、善於學習、願意分錢。

口述:徐新 今日資本創始人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徐新,今日資本創始人,在業界素有「風投女王」之稱。

她曾成功投出娃哈哈、京東、美團等知名企業,投資的創始人中,更是有多位成為福布斯前百名的富豪,如丁磊、劉強東、王興等。

2020年,徐新以150億元財富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359位。而能夠讓徐新在風投行業中一直保持佼佼者的,是其「毒辣」的眼光和深度洞見力。

這也讓外界不禁好奇,在這位「風投女王」的眼中,到底什麼樣的企業具備成長潛力?什麼樣的創業者善於抓住機遇?什麼樣的團隊能打勝仗?

以下是徐新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分享給你,希望你也能成為她眼中那匹閃亮的「黑馬」。

01

關於企業:

相信品牌的力量

爭做細分市場No.1

2005年9月,我們成立了今日資本,募集金額是23億。

我們的理念,是把今日資本做到基業常青,希望做成一個品牌,也能帶給LP持續的利益。

這些年,我們專注於零售、消費、網際網路等行業,投資了京東、網易、大眾點評、趕集網、Boss直聘、良品鋪子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頭部品牌,其中,京東帶給我們的回報率超過150倍,網易更多。

所以,我們非常喜歡挑選有潛質成為行業第一的企業,並長期持有,一般是8-10年。

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越老越值錢的,消費者也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

20世紀20年代,美國第一品牌有25個。

你跟蹤它60-80年發現:當時25個第一品牌,如今21個還是第一。剩下3-4個,變成了第二品牌。

也就是說,你一旦佔領消費者的心智,成為第一品牌,別人是很難取代你的。

他們會在想起某個品類時,一下就想起你。比如,想吃泡麵,就會想到康師傅。

所以,我經常告訴創業者,不要著急掙錢,要先把品牌塑造起來,把先行者優勢鞏固。

在我們的理念中,品牌賺的就是明天的錢。那什麼樣的品牌,它才有力量呢?

我們覺得你要能控制三件事:

一是你要控制你自己的產品;

二是你要控制自己的渠道、門店,不管是加盟還是直營;

三是你一定要能控制消費者的心智。

怎麼控制消費者的心智呢?

看了這麼多研究,我們的感受是你一定要密集開店。你要能讓這個城市裡20%人口天天看到你,你就開始變成品牌。當50%的人看到你,你就是很牛的品牌。

比如,當你喝咖啡的時候你會想到誰,瑞幸還是星巴克?他們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嗎?肯定不是,但是消費者為什麼會想到他們呢?因為門店開得到處都是。所以,密集開店,打的是品牌和規模效應,讓20%的人天天看到你。

但是,品牌的打造是系統工作,中小企業如何打造產品品牌呢?

我認為要掌握三大要義:

第一,取個好名字。偉大的公司從好名字開始。好名字要接地氣、簡單、容易記。

第二,要聚焦。創業者要專注於一兩件事情,不要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要知道,每個成功人士都是在他的行業專注的幹了很多年,積累了一萬個小時。

我一直跟企業家講,不管你多麼能幹、多麼聰明、多麼努力,你同時做三件事時還要做到第一名的概率是很小的。

在創業初期,你不能同時做兩件事,你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就行了。如果沒有這種專注精神,是做不到行業老大的。

周源(知乎創始人)帶領知乎團隊堅持做高品質問答社區,一做就是6年,不跟風、不動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勇於孤獨、勇於偉大的氣質,這是我們投資他的理由之一。

第三,要有執行力,創造品類。只要品類對路,不求盈利,砸錢做品牌,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

我們投資了很多企業,發現成功的企業,都是因為品類選對了,不要以為網際網路才有品類的機會,傳統行業也有品類機會。

當品類機會來臨的時候,創業公司要捨命狂奔。要奔到什麼時候安全呢?基本要721的模式,即要達到70%才能安全,不然存量很小、增量很大,隨時都可能有「程咬金」殺出來。

另外,不能等做到了再來擴充品類,得提前三五年甚至七八年做準備,品類才能擴得很好、很紮實。

同時要有自己的渠道,供應鏈要是你自己的,不一定要自己去生產,但要控制得住。

另外,我們投資時,會優先選賽道。因為,能把握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就有可能抓住新的商業機會。

所以,當你跟投資人溝通的時候,尤其在講你的創業方向和商業模式,你需要想一想,你的創業背後,是不是有一個時代的大趨勢在支撐著你,這點很重要。

那麼,對於投資企業,我們也有三不投原則:

第一是有市場風險的我們不投,如果這個行業根本沒有需求,我們不願意承擔;

第二是有需求,但是生意模式不行,做不大或者是有很多需求人家是不肯花錢買你的,我們也不投;

第三是對人的風險,如果這個人的品德有問題,我們也是不投的。

02

關於創業者:

要有殺手直覺、

善於學習、願意分錢

任何行業,你看到的先行者,並不等於最後是他贏。所以,我們一定要把20個都看完,然後比較這些企業家。

比較的時候,我們就要去挑選這些企業家,看他們什麼東西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三點就是:看他有沒有殺手的直覺,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看他是不是擅於學習;看他是不是願意分享財富。

每一個企業家性格可能不一樣,都可以成功,這就是我們找到的共同點。比如,我經常聊到的例子就是京東。

我們投京東的時候京東還很小,只有5000萬銷售收入,當天見面我跟劉強東晚上10點一直聊到凌晨2點,我覺得遇到了一匹黑馬!

他為什麼會打動我呢?主要就兩點:一是它一分錢廣告不打,每個月增長10%,這說明品類機會的來臨;二是老劉給我的印象是特別值得信賴。

我當時問他要多少錢,他說200萬美金,我說200萬美金哪夠,就給了他1000萬美金。

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決策,其實你不需要做非常多的重要決策,一兩個重要決策,就可以改變命運。拿到1000萬美金後,他膽子就變大了,步伐也快了,馬上做了兩個重大決策。而這兩個決策是老劉的「殺手」直覺。

第一,先擴品類。當時噹噹做電商很久了,使用者200萬,但一直沒擴品類,京東比它小很多,只有20萬使用者,但拿了我們的錢擴品類成長就很快。

第二,建起了配送站。之前使用者投訴80%來自配送速度太慢,所以說老劉決定自己建配送站,這就是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的錢也給他撐了腰。

我們還提出拿18個點做期權激勵。我跟老劉說,一個小公司最大的瓶頸不是錢是人才,優秀的人才要麼自己創業,要麼幫大公司打工賺工資,為什麼要幫你小公司打工,唯一能吸引他們的就是分享財富。但這18個點要跟業績掛鉤,要捨命狂奔,5年計劃,前面四年虧損做增長,第5年才賺錢。

經過討論,老劉定了100%的年增長目標,結果沒想到,第三年就把第五年目標實現了。

我們的期權要發,但發給誰都不知道,每個員工都是新來的,但這18個點在當時非常重要。

另外,老劉也是一個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人,我們跟所有創始人都說,要做管培生計劃,學習寶潔,要做校園招聘,學習華為。但老劉執行力是最強的,他的管培生做得非常好,京東後來發展速度很快,跟用人、管培生計劃、校園招聘有很大關係。

我告訴你一個真理,打勝仗才是好的。不打勝仗,給再多的錢、再好都沒有用,他一定會拋棄你。所以,你的標準,一定是你的團隊能不能打勝仗。

目前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浪過去了,下一波浪又還沒來。現在火爆的直播,我覺得不是什麼大浪。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已經領先世界,沒有什麼經驗可借鑑了,很多東西需要去創新,但創新是有成本的,不妨小步快跑,在有限風險下試試新的機會。所以我們感覺老闆一定要與時俱進,善於學習。

典型的例子就是貝佐斯,貝佐斯所有的創新,都是他帶著人做的。比如說阿里巴巴之前來了一個神秘的客人,拿個小本死命的記,這個人就是貝佐斯,阿里的毛利這麼高,都是哪些好品類,學過去了。

為什麼那些偉大的品牌沒有成長?我覺得分析來分析去,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創始人老了。

什麼樣創始人會贏,在行業裡做很多年老把式懂供應鏈,還是說網際網路新兵?

條條大道通羅馬,最關鍵還是要看學習速度,我們現在特別強調創始人學習速度,這個是致勝的核心一點。

學習速度要快。

各位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你們每天花多少時間在閱讀,花了多少時間跟比你牛的人聊天,你學習進步的方法是什麼?

如果你還沒想好,就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我覺得你要有固定的時間閱讀,一定要反省學到什麼東西。還有要找牛人聊天,不要太多,3到5個,定期、長期、深入地聊一個話題。

最後就是團隊,也要細化到,每個星期團隊有什麼進步?我覺得只有這樣深挖,你才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03

關於團隊:

只有打勝仗,才能有凝聚力

管理團隊,是很多創業公司最大的痛點。

我們有一張GE採用過的圖表,按照價值觀和業績把員工分成了幾類:

業績又好、價值觀又好的是「明星」,老闆們都知道要給他們很多錢、很多愛、很多舞臺;業績又差、價值觀又差的叫「狗」,應該果斷放棄掉;但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對待「野狗」,就是業績很好(帶來銷售20%)但價值觀很差(吃回扣),這種人一定要高調地炒魷魚,殺雞給猴看,業績再牛不符合公司價值觀都得走。

很多老闆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小白兔」,就是跟你兢兢業業幹了很多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就是沒什麼業績。

「小白兔」慢慢就變成了「大白兔」,他們其實是公司最大的危害。

因為他們的短板,把創始人的時間都耗掉了;因為他們能力有限,他們招來的人能力更有限。

最糟糕的是,一個公司大部分員工是「牛」,是見風使舵的,如果公司的「明星」都升官發財,那「牛」就會變成「明星」;如果一個公司的「小白兔」過得很好,那「牛」就會變成「小白兔」。

所以我們看到,凡是老闆心軟的,他的周圍就都是「大白兔」「小白兔」,公司的發展就遇到了瓶頸。凡事老闆有魄力拿下「小白兔」,公司發展就沒有瓶頸。

其實創始人不必太擔心員工的流失,適當的流失率也是健康的。

只要打勝仗,就有凝聚力!

04

關於決策:

真理,越辯越明

我現在搞了個基金是28年的,我們的DNA就是我們很相信,不能只看見樹木,而要看見森林。

所以我一直在尋找真理,一直在找最好的決策。但好的決策,一定是吵得天翻地覆。

所以,我們非常鼓勵debate(爭論),因為真理是越辯越明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言,junior(初級)的人經常聲音最大。

我很相信Ray Dalio(達利歐)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盲點,我一定有我看不見的地方。所以為什麼達利歐的《原則》對我啟發很大,因為我一直在尋找真理,想什麼決策方法是最好的,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紀律。

再進一步,我希望我能實現「高度的真理和高度的透明度」,這個我已經開始在做了,但是我還沒有完全掌握真正怎麼用。

因為《原則》的啟發,我每天會做20 分鐘冥思,特別感謝Ray Dalio 教給我們的這個方法,我覺得,這其實是教給你一個獨立思考的習慣。

我想留給大家一個問題。對面的你,你是否思考過,你的原則是什麼?

05

關於成長:

想贏、專注和榜樣

1. 你要有Passion To Win

你要有激情、你要想贏。你要找到一份你喜歡的工作、你熱愛的工作。

人的一生很漫長,工作時間也很長,如果每天早晨爬起來,都不想去工作的話,那你一定過得不開心,那麼你就該去尋找一份能讓你喜歡的工作。

有的同學說我也不知道我喜歡的工作是什麼,那你就應該keeplooking,繼續尋找,你的靈感可以來自大量的閱讀,特別是人物傳記。

結交聰明的人,有閱歷的人,經常與他們聊天。你也可以大膽嘗試不同的東西,看你是否喜歡。

總之,只要你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在進步,相信有一天量變到質變,你就會心中一亮,找到感覺,那就是你熱愛的工作。

2. 你要focus,你要聚焦,要積累一萬個小時

人的智商差別不是很大的,超人的智慧和成就來自於專注。

每個成功人士都是在他的行業專注的幹了很多年,積累了一萬個小時。一萬個小時什麼概念呢?那就是,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每天4小時,一星期5天,堅持10年就是一萬個小時。

我每天大概工作14個小時,做了20年,已經積累了三萬個小時。

如果說我的投資有些小小成就的話,那是因為我積累了三萬個小時,我想我可以幹到80歲,還可以再來三萬個小時!

比爾·蓋茲和巴菲特是好朋友,有一次比爾·蓋茲的父親讓他們倆用一個關鍵詞來描述他們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打開他們倆的紙條,上面寫著是同一個詞:Focus——那就是專注!

3. 你最好能找到人生的榜樣

我的榜樣就是巴菲特,我讀巴菲特的書和他寫給股東的信就像讀聖經一樣,是每天必看的。讀他的書,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樣,英雄所見略同。

巴菲特每天閱讀5小時,跟聰明人談話2小時,巴菲特每天都在工作,他和他投資的創業者變成終身的朋友,他很享受他的工作,每天過得很開心,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讓你看清前方的路,讓你不再害怕孤獨,讓你心無旁騖,讓你每天都在進步。

我喜歡和創始人一起去想未來,去找一些前無古人的真理,就像同學一樣,共同學習,尋求真理,這個快樂是很大的。

06

關於學習:

知識積累,會有時間複利

首先,你要well-read,你要大量的閱讀。

這個讀書,是你要讀那種很牛的創始人。

當你要研究一個行業的時候,你一定要把這個行業最優秀的20名全部聊完。

然後你要精選到前幾名,3到5個,你要反覆、多次、深度的訪談他們。

比如說電動車領域,誰最牛?肯定是我們造車新勢力那幾個創始人。當然,比亞迪、華為是不是很牛,那個王興、馬斯克是不是很牛,但你不見得每個人都見的著啊。

但這也沒有關係,你把他演講的書全部讀了,馬斯克在Twitter上說了多少東西,你就深度的把他所有東西都研究了。

第二個,知識積累,是有時間複利的。

我一直覺得知識這個東西特別好,你的靈感從哪裡來,來自於好奇心。就是你一直保持強大的好奇心,你就會一直捕捉真理。

你不是功利驅動,你是好奇心驅動,你為了尋找真理去學習、去找人深聊。

有時候你會有這種心流的感覺,感覺很幸福。因為你跟人聊完,你找到了答案,找到了真理。

但有時候,你很長時間找不到真理。也沒有關係,你可以不斷地接近真理。

所以,我感覺知識的迭代,一要跟優秀的人聊天,聽優秀的人說話,看那些經典的書籍。

你看馬斯克,什麼東西都敢為人先,想到這麼多good idea。最近我特別被打動的,是他們做的那個CyberTruck。

伊隆·馬斯克站在CyberTruck破碎的窗戶前

CyberTruck成本會降到25000美金這麼便宜,憑什麼?就是第一性原理。他見了廠長就說,要把成本降低70%,但怎麼可能降這麼多呢?這要從頭到尾的顛覆整個行業,才能降70%。

所以他是怎麼做的呢?首先,造汽車最大的成本,是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裡面最大的支出,是油漆車間,佔65%。

那怎麼樣才能降成本呢?幹掉油漆車間!我不油漆了,就材料原來的顏色就好了。

第二是弧線,也不要搞弧線了,全是平板。

第三,汽車存貨週期很長,因為中間要焊接,後來人家就不焊接了,直接用高壓機壓出來就行。

那為什麼傳統行業人想不到?這個跟計算機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完全是個造車工藝。

但他就敢這麼想,這就是第一性原理。就是他要把成本降下來70%,讓消費者受益,所以他敢想敢幹,這個目標定了,就只能disrupt(顛覆)整個行業。

所以,你跟優秀的人學習,你聽他演講,肯定會有收穫,因為馬斯克的方法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聽完特別受啟發,我就跟我們投的那個跨境服裝電商的創始人說,服裝也是個傳統行業,這麼多年不改革,你能不能用同樣的思維邏輯把這個行業顛覆了,用演算法去顛覆非常多的東西。

所以回到這個話題,你要有洞察,第一你要有好奇心,第二要第一性原理。

但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

知識其實是一個複利,一開始是比較緩慢的往上漲,到最後你會發現tipping point(臨界點)非常高,就跟時間的複利有點像。時間積累到一定程度,它就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07

關於數字經濟:

新媒體會創造新品牌

數字經濟一定會影響到傳統制造業。

我們最近投了不少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為什麼會漲這麼快,其實它的核心就是數字經濟。

以前我們投跨境電商,出口是賣給沃爾瑪或者亞馬遜第三方平臺,賣的就是便宜。

但現在不一樣了,時代賦予了大家新機會。

1. 電商的滲透率會持續地增長

中國實物電商滲透率已經做到40%,美國才20%,歐洲更低。美國也會像中國一樣慢慢漲起來,特別是疫情以後,大家的生活方式都改變了,完全是數字化。

2. 新媒體會創造新品牌

什麼是新媒體?以前的媒體是電視,所以猛打電視廣告,央視創造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康師傅、蒙牛、伊利。

但那個時代過去了,大家不怎麼看電視了,現在的新媒體是什麼呢?是短視訊。

中國是抖音,國際是TikTok。企業要把抖音搞定,要懂內容營銷和演算法。

所以我們最近投的企業家都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都不是內行,他們都是工程師出身。

我現在覺得是工程師改變世界,因為他們懂演算法,他們給行業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和改變。

第一,他們改變了產銷預測不精準,帶來的庫存問題。

服裝行業目前最大的風險是幹了一年,利潤都在存貨裡沒賺到錢,那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你不知道消費者真正想要什麼,以什麼樣的價格,要多少量,所以每年有20%-30%是存貨,要清倉甩賣。

工程師用資料解決了預測不精準的問題。他們扒資料,用資料說話,哪個賣得最好就做哪個。

可能一個設計師三個月設計出來的東西,他30分鐘就爬出來了。然後在基礎上面做調整。

第二,新產品出來你怎麼定價,什麼是對的價格。

像ZARA是這麼定的,一個新產品出來掛五個吊牌價,在五個不同的店裡去賣,哪個店賣得最好就是哪個價,它也是測出來的。

但線上也可以做A/B測試,把這個測精準,價格也是演算法計算出來的。

第三,最大的成本實際是獲客成本。

而內容營銷獲客全是演算法推薦的,抖音有廣告費不見得能花出去,廣告要好看才行,先給你推20個人,趕快讓20個人打標籤,看完播率夠大就給你推200個人,2000個人、20000個人、200000個人,這樣不斷地加碼上去。

所以核心是把內容做得好看,怎麼才能好看呢?你要懂演算法,不斷地讓資料來測,測使用者群,KOL、KOC,話術。

以前是請一個偉大的創意團隊,拍一個非常牛的電視廣告15秒,剪成5秒,但現在不是這樣,你可能要搞30條廣告來測資料,你要有內容營銷的能力,你要有資料測試的能力,所以我覺得資料在前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懂資料體就out了。

08

關於AI智慧:

中國有機會彎道超車

早前,我們給南大捐贈了2000萬美金,其中1000萬美金,用於發起「徐新人工智慧教育基金」。

為什麼選擇人工智慧領域?

首先,南大在周志華教授的帶領下做得非常好,優秀的老師優秀的人才,那我們就想把我們的一流學科辦得更好,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過來,所以我們就想到了做這個項目。

如果你問我未來20年改變世界的是什麼,就是人工智慧。

因為我們投早期高科技的項目比較多,投的幾個主題都是圍繞人工智慧,能夠深深感受到它對我們生活、對我們未來的改變。

比如,我們投的跨境電商、機器人、電動車和無人駕駛,實際上核心邏輯就是一個,就是人工智慧。

特別想說的是,中國其實是一個資料的大國。

如果你把人工智慧細分一下,怎麼能夠在這個時代彎道超車,要看三個能力,一個是你的算力,還有一個是演算法,還有一個就是你的資料量。

首先,我們資料量是不缺的,因為我們人口多、場景多,所以資料量data在我們手上。

還有一個是算力,算力其實就是晶片,晶片我們也看到了曙光,其實我也投了一個我們校友,地平線,就是餘教授那邊的,我投了他。

我們可以感覺到,再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的算力會越來越強。

現在我們的晶片設計能力已經到了5nm,而我們的foundry,以前是卡脖子,foundry不太行,現在是28nm能夠做出來,可能再過三年,14nm的foundry也能做出來。

所以,這兩個能做出來,我們在算力上就沒有什麼問題。

接下來就是演算法,究竟是什麼演算法,你把它拆一拆,演算法其實20%是真正的科學發明,真正核心技術上找到突破那種,科學家寫paper那種,還有80%其實是你不斷的機器學習、不斷的拿資料來訓練演算法;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國家是有優勢的。

我一直覺得在AI時代來臨,中國是有機會彎道超車的。

就是因為我們有資料,有機器學習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有大量的資料可以不斷訓練演算法。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在臉部辨識、無人駕駛都已經走得還不錯了。

相關文章

字節跳動,剛剛投了李子柒

字節跳動,剛剛投了李子柒

李子柒究竟有何魅力? 作者 I 周佳麗 楊繼雲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原來,李子柒已經悄悄成為了「位元組系」。 7月2日,字節跳動...

劉強東,卸任京東集團CEO,畢業快樂!

劉強東,卸任京東集團CEO,畢業快樂!

‍他不完美,會犯錯,但卻又給平凡的普通人以希望。 昨天(4月7日),劉強東卸任京東集團CEO。 訊息很快衝上熱搜。 網際網路公司,都有一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