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北京大學某個教授去世,火化後,他的兒子發現,殯儀館裡的骨灰盒最便宜的一款也要7000元!
他一邊嘴上抱怨著太貴,一邊問工作人員有沒有更便宜的。
沒想到工作人員使出了道德激將法:
「這已經是最便宜的了,都沒跟你說幾萬塊錢的,你不會連個好一點的骨灰盒都捨不得給父親買吧?」
宰人誅心啊!
買就給錢,不買就是「不孝」。
面對這種心理壓迫,教授之子也是有境界的:給我個塑膠袋,不買了!

對於教授兒子這一舉動,工作人員非常震驚,沒想到屢試不爽的計謀沒能奏效。
眼看到口的肥肉走了,他將現場畫面分享到網上,還發文加以諷刺。
沒想到,群眾並沒有表示看不起這個教授之子,而是對工作人員大加指責!
「孝順不是花大錢厚葬,而是在世時盡孝道。」
「孝順不是買一個貴的骨灰盒,而是活著的時候好好孝順。」
「我死後幫我燒完揚了就行,只要生前對我好就行。」
痛批殯葬業者大發國難財。
很多人不知道,這一個月來,什麼行業的股價漲得最凶——殯葬業。
從去年11月到現在,相關公司的股價已累計上漲約80%。

殯葬行業真的暴利,不僅是一個木盒子要7000。
一個老人走了,往往還要伴隨一場數萬的法事,價格並不透明的火化費用,以及各種沒有由頭的服務。
普通人怎堪其擾?

去年4月,北醫三院就曝光了「天價殯葬費」一事。
三天花了3.8萬元,收費項目竟然有給逝者的吃飯錢600元。

沐浴SPA5990元,「起靈金光大道」1500元,還有壽衣6800元……
殯儀館和醫院無縫對接,讓病患家屬剛交完醫院的錢,就要忙活料理後事的錢。
早在2016年,《法制晚報》就曾披露,全國至少有14個城市的墓地平均價格在2萬元及以上,北京市居民殯儀、安葬消費高達8萬元,一些豪華墓地價格能達到幾十萬元!

「入土為安」是國人的傳統觀念。
老人走了,子女出於往日恩情,多多少少都無所謂金錢,只想善始善終。
在花錢上,也是非常捨得,且不計較的。
正是這樣的環境,誕生了越來越多的喪葬奸商——法事、棺木、火化費用往往都利潤能高達1000%!
有些地方的墓地價格,甚至比房子價格還貴!
死亡本是沉重之事,可如此高昂的安葬費用,卻給生人帶來了更多的悲傷和壓力。

「殯葬費68200元?我負擔不起,骨灰也不要。」
中國裁判文書網記錄了一個糾紛案:
在吉林延邊,老餘因病死亡,但4年過去了,他們的兒子都沒有去辦理火化手續。
原因就是:沒那麼多錢。

68200元是一個老人的安葬費。
這個費用,終究是壓在老人的後人身上。
不知不覺,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根據今年的最新資料,中國的新生人口只有965萬,人口比去年少了85萬。
未來,年輕人的養老壓力會更大。
都說要給年輕人減負,要創造好的生育環境。
不僅要補貼年輕人生娃,也要打擊暴利行業。
據《殯葬綠皮書: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 (2014~2015)》顯示,2020年後每年死亡人口預計將達1555萬,殯葬市場的規模將達到約1000億元。

就拿某殯葬業上市公司來說,其經營利潤率很高,長期穩定在50%左右。
房地產商的利潤率平均不過20%上下。
而殯葬行業「零售商」的毛利率更是達到600%左右!
一套房子已經需要國人使用「六個錢包」來承擔了,殯葬還要再砍一刀嗎?
死亡是生命的延續,減輕年輕人的壓力,要做的不僅僅是補貼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