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家臺上亂講話,時間把他摔垮。
俯下身子當牛馬,人民永遠記住他。
2022年12月30日,「馬鞍山神醫」秦才東走出看守所,贏得了眾人的掌聲。
「神醫」怎麼就進了看守所?
為什麼一個違法犯罪分子,能得到眾多病人的擁護,這個故事,可能會讓我們現在的不少專家汗顏。


據多家媒體報道,畢業於牛津大學的材料學博士秦才東,曾在新加坡和香港等高校任教。
後來,他立志回國悉心科研,可總感覺國內的科研生態和自己的理想並不匹配,於是在老家馬鞍山幹起了科研個體戶。
這一干,就是數十年。
「如果我在科研單位,不可能跨界研究癌症。」
2016年10月,秦才東一個朋友的家人患癌,花了一百多萬元,可還是去世了,這件事刺激到了他。
看到網上紅薯、大蒜能防癌症的說法,他產生了一個念頭:
研製出預防癌症且對無副作用的產品。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以及自身的科研基礎,他試圖以阻斷癌細胞生長營養為出發點,配製了一種無毒無害且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組合物」。
這個組合物,主要以甲酸鹽、醋酸、亞硒酸鹽等物質組成,可以阻止癌細胞獲得能量的途徑。
該「組合物」研製出來後,最先是在秦才東皮膚外塗,發現有一定效果後,就給喉部有纖維瘤傾向的老母親和親屬服用了。
結果發現,此藥具有明顯的療效,後經口口相傳,很多患者前來求藥,並自願嘗試服用,累計有近千人服用,很多人都說他是「神醫」。
我們都知道,一個藥品能拿出來賣,是要經過大量臨床試驗,以及藥監局批准的。
顯然,秦才東的「組合物」不具備這個條件。
但又確實有效,怎麼辦?
只能是「有求才賣」。
但是,病友裡面也有一些懂法律的人,2021年,一位病友看到秦才東的「組合物」裝在礦泉水瓶,且沒有規範的產品說明,因此向公安部門舉報。
到了2022年3月4日,秦才東被馬鞍山警方以生產銷售假藥拘留……
公安機關起初認為,他是個假博士,他的藥也都是騙人的。


眼看神醫「進去了」,很多病友感到愧疚和擔憂。
在秦才東被羈押後,就有二十多位病友按手印證實「組合物」有實效。

很多人表示服用過之後身體狀態變好,癌症指標趨於正常,精神狀態也得到了恢復。
其中有位江女士回憶,自己和丈夫遍訪各大城市的名院名醫,都沒什麼效果。
但喝了「組合物」後,丈夫明顯舒服了很多,且三個月後肺部腫塊也變小了。
通過大量的調查走訪,法院發現了「生產銷售假藥」這一條並不成立,於是認定秦才東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這是因為秦才東會讓病友繳納「互助金」。
所謂的「互助金」,是長期服用「組合物」的病友,借給秦才東5000元到3萬元不等的費用供他研發和製作藥物。
雙方簽訂協議,病友服用「組合物」3個月期間,如表示不再服用,秦才東將借款全款返還給對方;如病友長期服用,秦才東則在5年後全額返還借款。
一般只要患者提出停止服用,秦才東都會無條件退還借款。

意思很簡單,秦才東本人沒有財力製作藥物,而且也不怎麼賺錢,所以需要一筆「過橋資金」,維持基本運轉。
而且借款數額是視病友的經濟情況而定的,對於一些家庭有困難的病友,他並未向其借款。
「我並不是想通過這種模式賺病友的錢,我對自己的研究有信心,如果科學證實我的研究有效,能夠攻克癌症,金錢對我來說不重要。」
秦才東說。

研發出了確實有用的藥,又不賺病人的錢,還有那麼好的口碑。
法院也不是無情的法院,也知道在情理法之間做出平衡。
2022年12月30日,馬鞍山市花山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期4年,並處罰金15萬元。
有期3年,緩期4年,實際上就是不用坐牢了。
這是當地法院的一份「人情」。

「能救我的只有科學。如果我的方案真的能夠治療癌症,那我應該站在領獎臺;反之,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是出獄後的秦才東對記者說的話。
他希望,未來有一天,這個「組合物」能得到科學驗證,並通過官方渠道為患者服務。


一直以來,藥品的生產和批准都會受到嚴格管理,如果放縱民間神醫的自研,可能會導致很多人成為「失敗的實驗品」。
但秦才東的所作所為,又有誰忍心說,他是罪犯?
動輒數萬元一次的化療費用,又有多少癌症患者承擔得起?
從某種意義上說,秦才東是一位俠者。
比起浙江嘉興某些騙了十幾個億的癌症神藥公司,比起網上的一些反覆變臉,反覆被打臉,還喜歡帶貨的專家。
秦才東造福一方,卻被法律審判,反倒顯得非常遺憾。
「假專家」登堂入室,「真學士」隱匿人間。
這樣的落差和參差,足夠讓我們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