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鴿」的中國恆大債務重組方案,能在下次清盤呈請聆訊前提出嗎?
來源:野馬財經(ID:YMCJ8686)
作者:蘇影
編輯:盧泳志
76集電視劇《甄嬛傳》劇情跌宕起伏,在地產圈中,中國恆大(3333.HK)的「真還傳」故事與之相比也毫不遜色。
自2021年下半年「暴雷」以來,股權凍結、債券展期、申請清盤……恆大與債權人之間的博弈從未停止。而如今被申請清盤2個月後,許家印終於可以暫緩一口氣。
9月5日,中國恆大發布內幕訊息稱,香港高等法院已經批准了公司的延期申請,清盤呈請聆訊將延至2022年11月7日。
中國恆大行政總裁、執行董事肖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對於此次清盤呈請,集團、中國恆大及顧問團隊盡全力進行了準備和抗辯,境內外債權人也通過各種方式給予信任與支持,結果符合預期。
「接下來,集團一方面將堅持紮實穩經營化風險,另一方面將加快推動中國恆大作為主體的境外債務重組等相關工作。」肖恩表示。
01聆訊延期獲喘息之機
此次清盤呈請的申請方為佳盛環球,為一家根據薩摩亞法律註冊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最終實際控制人為連浩民。
連浩民和許家印的故事還要追溯到一年前。2021年3月,許家印的中國恆大為旗下房產汽車交易平臺房車寶進行融資時,佳盛環球曾出資7.5億港元購買5985.29萬股股份,持股約0.46%。當時中國恆大曾作出對賭承諾,房車寶要在一年內完成上市,否則需以1.15倍本金贖回戰投方投資。
後因承諾期限已過,房車寶並未實現上市且中國恆大也未對股權進行按期回購。佳盛環球於2022年6月24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呈請人由連浩民代表,涉及債權金額約8.63億港元(約7.62億元)。
據「財新」援引知情人士訊息稱,連浩民是「公海賭王」連卓釗的兒子,其背後是潮汕連氏家族。
近年來的資本市場上,連氏家族愈發低調,但二代連浩民卻不時出現在公眾視野。據了解,連浩民今年29歲,既是大聖證券創始人,也是永卓御富國際的董事長。此外,他還擔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青年聯會執委會副主席、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等多個職位。
連浩民的出手,對於正處在債務危機中的中國恆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當時,中國恆大就在公告中表示將極力反對。
9月5日,香港高等法院就該呈請進行實質性聆訊。
中國恆大方表示,本次呈請所涉及的債務,不到集團全部境外債務的1%,但對於此次清盤呈請,集團、中國恆大及顧問團隊都高度重視,盡全力進行準備和抗辯。
值得注意的是,在抗辯準備過程中,中國恆大還收到了部分境內外債權人的支持。
「主要境外債權人紛紛出具支持函,反對立即採取清盤,相關債權人代表債權金額將近110億美元,遠遠超過此次清盤呈請人代表的1.1億美元債權。」肖恩介紹。

來源:恆大公告
最終,香港高等法院並未當場做出裁定,而是批准中國恆大的延期申請,將該呈請聆訊延至2022年11月7日,許家印又多出2個月的時間。
諸葛找房資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分析,首先,本次清盤呈請延期的結果對於中國恆大來說是一個正向訊息,讓企業暫時免於被清盤的命運,也向市場傳遞了積極的信號。其次,清盤呈請延期也在實質上給予中國恆大喘息之機,以時間換空間,讓企業有更多時間可以解決自身債務問題。
02境內外萬億負債
事實上,佳盛環球7.62億元的債權,在中國恆大當前債務規模中只佔冰山一角。
2022年3月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肖恩曾披露,中國恆大境外直接債務摺合約227億美元(約1445.49億元),包括中國恆大發行的142億美元境外債券,旗下公司發行的52億美元境外債券,以及33億美元項目融資和私募融資等。此外,中國恆大境外主體還為部分境內融資提供過擔保或回購承諾。
因中國恆大尚未披露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中期報告,其它債務情況我們根據2021年中期業績來回顧一下。據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恆大的總資產為2.38萬億元,總負債1.97萬億元(包括2157.9億元的合同負債),資產負債率82.71%。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務為2400.49億元,而恆大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867.72億元,不足以覆蓋短債。
而2022年上半年,中國恆大曾多次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申請境內債券展期。
2022年6月,中國恆大宣佈一隻發行於2015年7月的「15恆大03」債券已經成功展期,總發現規模82億元,票面利率6.98%,本息兌付時間調整至2023年1月8日。
不過進入7月,中國恆大一隻發行規模為45億元的「20恆大01」債券官宣展期失敗,併發生了境內債券的首次違約。
對此,中國恆大強調,公司仍將以「不逃廢債」為基本前提,積極與債券持有人協商,以期儘快達成持有人認可的解決方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化解債務。

來源:企業預警通
企業預警通顯示,截至2022年9月5日,恆大地產集團共有14只境記憶體續債券,總存量規模558.63億元,其中將於1年內到期的有342億元。
2021年10月,知名投行高盛曾推測,中國恆大可能還有1萬億元的表外債務,包括債務和抵押貸款擔保、財富管理計劃、股權回售期權和未兌現承諾等。儘管數額巨大,但高盛也表示,約90%是以抵押擔保和承諾形式存在的或有負債。
03重組方案能否如期而至?
面對境內外的大規模負債,中國恆大此前曾表示將在7月底前拿出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不過,如今時間已至9月,中國恆大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不僅尚未出爐,還將發佈時間延長到了2022年年底。
肖恩表示,目前境外債權人的盡職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集團正就制定重組方案積極與債權人溝通探討,充分聽取意見,保障資訊披露的透明度,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力爭在年底前公佈。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重組方案尚未完成,但2022年前8個月,中國恆大在保交樓、恆馳5量產等方面仍取得一定成績。
截至目前,恆大集團在全國範圍內已復工的保交樓項目佔比92%,已完成保交樓任務26.3萬套、2814萬平方米。其中今年1-8月完成保交樓任務17.7萬套、2009萬平方米。
同時,恆大集團在銷售層面也有所改善,截至2022年8月,恆大實現銷售總金額181.45億元、銷售面積194.82萬平方米,而僅7月-8月銷售額已達上半年一半。
肖恩提到,公司還加大與中鐵十二局、重慶建工、合肥建工等多家大型國企的合作,積極申請專項借款、爭取入選紓困基金支持範圍,為保交樓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和基礎。
此外,在汽車業務方面,今年7月,恆大集團旗下首款量產汽車恆馳5也正式開啟預售,並預計今年10月起正式向首批車主交付。
不過,從市場對中國恆大的信心來看,其化債進程仍是一場硬仗。而重組方案能否按期提出,也是影響債權人信心的關鍵。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中國恆大債務問題拖的時間比較長,投資者煩躁情緒增加,包括此次香港的清盤事件,所以公開資訊開誠佈公是最基本的態度。
陳霄表示,中國恆大需要加快債務重組等事項的推進,並在銷售端積極促進項目去化,加速銷售回款,最終才可能徹底化解清盤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業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