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訴訟、警告都治不了,智慧電視裡的廣告為何如此猖狂?

不好意思,今天又是得罪很多利益集團的一天。

前段時間,演員李嘉明公開質疑:

「以前打開電視就是電視,現在打開電視全是收費的,什麼包月VIP,我買一個電視花大幾千,完了我還看不了,每一個項目得單獨收費,覺得特別噁心。」

隨後,人民日報發文批評,

隨後,人民日報發文批評,說現在的電視會員一充再充,但廣告還是無法關閉。

很多使用者也吐槽,開機是廣告,點開節目是廣告,節目看到一半還跳出廣告。

而且一看就是100多秒,大部分的電影、電視劇都只能試看五分鐘。

不僅講究快節奏的年輕人受不了,家裡的老人更是頭大。

明明是智慧電視,為什麼功能那麼複雜,甚至把大家搞得都不想看電視了?

網路時代,大家不再看過去要花錢的數字電視和有線電視了。

現在號稱智慧電視的電視機,都說可以免費觀看網路節目,電影、音樂一應俱全。

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其實,智慧電視的本質,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安卓手機,通過安裝各種各樣的app,實現像手機一樣方便的觀影體驗。

但為什麼電視不如手機那麼方便呢?

這是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電視機廠商,都在為了自己利益,搞起了騷操作。

比如,預裝自己和app商定製的超多廣告版、收費版。

你還不能刪除,不能安裝其他非官方許可的應用,必須得充會員才行。

比如,開機、播放中插播廣告,你不能手動關閉。

這種打廣告的行為自然是會收費的,使用者使用時間越長,他們賺得越多。

據行業調查,一臺電視一年通過廣告分成可盈利上百元到數百元,整個換機週期內可獲利上千元。

一年的廣告費就能超過賣電視的利潤!

這種騷操作甚至延伸到了現在帶螢幕的智慧冰箱、智慧健身機上,讓使用者不勝其煩。

你可能會疑惑,這不是搞人心態,降低口碑嗎?

沒錯。

在黑貓投訴上,有7000餘條關於電視會員的投訴。

有人稱購買了會員之後,並不是所有的app都可以觀看,因此希望退款,但卻無法聯繫到客服,也沒有退款選項。

而這個噁心的賺錢模式,是誰帶起來的呢——賈躍亭創造的「樂視」。

2013年,樂視推出了所謂的「超級電視」,價格比市場上同配置的電視便宜近乎一半,甚至有的活動免費送。

消費者大呼良心!

消費者大呼良心!

而陷阱的背後,就是這些廣告套路,美其名曰「硬體免費,內容補貼」。

實質上就是把電視降下去的錢,轉移到了廣告收費上。

可消費者選購電視,往往首先看到的是硬體,是價效比,所以對於後續的廣告,也不是十分在意。

一時間,樂視的電視脫銷了,樂視的口碑也有了。

其餘電視生產商在樂視的硬體低價傾銷戰術下,頭皮發麻。

打倒不了惡龍,只能選擇加入惡龍。

所以後來幾乎所有的國產電視大廠,都玩起了這個套路。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大兵和李金斗老師曾經的一個春晚小品。

說大兵收到一個免費手機,但免費的前提是打電話的過程中必須要聽完廣告。

不聽不用,就會面臨鉅額賠償

不聽不用,就會面臨鉅額賠償。

可以說現在的電視廠商,玩的就是這個遊戲!

時間已經過去了近10年,消費者不堪電視廣告之擾,很多人都向消費者協會反饋過。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電視廠家太聰明瞭。

之前,江蘇省消保委曾依法約談海信、創維、長虹、樂視等7家電視企業,並提出售前告知開機廣告、提供廣告一鍵關閉功能等整改要求。

有的電視廠家確實改了,但是他們把重心轉移到了會員收費上,讓你不充值就不能好好看節目,讓人防不勝防。

當然了,有些廠商是沒有什麼廣告的,比如索尼、三星、LG、東芝、雷鳥等等。

可他們電視要比類似硬體的電視貴出不少錢,而且也僅僅是沒有開機廣告,看節目還是要會員的。

短短几年時間,廣告商、app商、電視商已經形成了深厚的利益同盟,把「免費電話」的套路發揮到了極致。

懷念原來的電視,現在都變味了。

而且一年看下來,充會員的費用遠遠高出以前的有線電視費用。

比如某app的無廣告暢享會員包年價格是298元/年,但在手機端,同樣的包年價格僅為158元/年。

這就導致現在不少人家裡的電視機都成了擺設。

同時,電視亂收費問題,也導致了現在過去用心製作的長視訊式微,質量參差不齊的短視訊大行其道。

目前來看,我們只能呼籲國家需要出重拳,整治這個行業亂象。

而如果你也在為電視廣告苦惱,這裡無相君也教你個套路——搞個電視盒子,摒棄電視自帶的系統,另起爐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