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差點出任董事長。
作者 I 劉博
來源 I 天天IPO(ID:pedailyIPO)
兜兜轉轉。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嘀嗒出行已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上市申請,開始第三次衝刺港股IPO。早在2020年10月和2021年4月,嘀嗒出行曾分別提交港股上市申請,但卻都相繼失效。
這是一個始於團購時代的創業故事。2010年,從Google離職的宋中傑和他的好友們一起創辦了一家團購網站——嘀嗒團,不過在千團大戰總敗陣下來。2014年,公司搖身一變,從拼車切入了出行領域。充滿戲劇性的是,經歷2018年滴滴順風車事件後,嘀嗒出行迅速異軍突起,靠著順風車業務做到一年營收8個億。
一路走來,嘀嗒出行有些跌跌撞撞。而圈中印象深刻的是,宋中傑和出行教父李斌交情頗深,後者曾連續四輪加註嘀嗒出行。截至目前,李斌旗下蔚來資本和易車網,分別是嘀嗒出行最大和第四大的外部股東。一旦完成IPO,李斌有望收穫繼易車、易鑫、蔚來汽車之後第四家上市公司。
01離開Google,五位老友聯手創業
靠順風車撐起一個IPO
嘀嗒出行創始人宋中傑今年56歲,原本是程式設計師出身。
時間回到1989年,宋中傑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軟體專業,隨後在惠普開啟了職業生涯,前後任職長達12年時間。2006年,宋中傑加入Google中國,成為當時Google中國本地唯一的總監級商務高管,並一手打造了Google代理商渠道。
正是在此期間,宋中傑結識了日後三位重要的創業夥伴——時任Google中國高級渠道經理的李金龍、時任Google中國項目拓展經理的朱敏和時任Google中國渠道客戶經理的李躍軍。2010年,移動網際網路大潮開始興起,彼時O2O模式在國內愈發火熱,從Google離開的宋中傑決定「要抓住創業夢想的尾巴。」

於是,宋中傑聯手李金龍、朱敏、李躍軍,又拉來曾在百度任職的愛幫網老同事段劍波,共同創立了團購網站「嘀嗒團」。但當時整個團購行業已進入「千團大戰」時期,競爭愈演愈烈。最高峰時曾位列行業第三的嘀嗒團,算上過橋貸款也只拿到了共9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融資節奏太過緩慢,直接導致公司在主流團購網站的競爭中逐漸落敗。
2013年年底,宋中傑與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轉型自救,擺在他們面前的共有四條路:P2P金融、線上教育、到家O2O和出行。最後,團隊將方向鎖定在了出行領域。當時,滴滴與快的正打得火熱,如何避免正面遭遇這些出行巨頭,成了宋中傑眼前最緊迫的工作。
直到2014年1月,有一天宋中傑在北京國貿開完會出來打車,站了半個小時也沒打到一輛車,但在他眼前有很多空的私家車經過。「當時我想,有那麼多的空座位,我要打車反而打不到車,是不是應該把那些空座位利用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宋中傑曾回憶道。於是,他與團隊決定從拼車服務切入出行領域。
2014年5月1日,嘀嗒拼車APP正式上線,很快便在細分賽道崛起。緊接著,嗅覺敏銳的嘀嗒拼車又在2017年9月宣佈進入計程車領域,成為一個計程車、順風車兼具的移動出行平臺。
隨後,嘀嗒拼車正式更名為嘀嗒出行。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年滴滴順風車風波讓嘀嗒出行抓住時機,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了大量使用者。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交易總額及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為2021年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2021年的市佔率約38.1%。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54億、7.81億和4.28億元,同期的經調整利潤分別為3.43億、2.38億和0.65億元。其中,順風車服務費是嘀嗒出行最為依賴的收入來源,佔比高達九成。

但不容忽視的是,安全問題始終都是懸在嘀嗒出行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早在2020年12月,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涉及問題主要是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並存在部分安全風險隱患。
嘀嗒出行2022年4月公佈資料顯示,其每週封禁和警告的順風車車主,平均分別超過2000名和4000名,涉及違規多拼、誘導線下交易、人車不符、嚴重爽約、收取額外附加費等多種違規行為。
嘀嗒出行在招股書中也坦承,公司面臨順風車市場法規有關的不確定性因素,不遵守法規、發牌制度發生變動可能對其業務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招股書顯示,其順風車平臺累計接獲57宗行政罰款,其中36宗後續已撤銷。餘下21宗行政罰款由5000元至3萬元不等,合共約為55萬元。而安全問題攸關生死,也給嘀嗒出行的IPO蒙上了一層陰影。
02李斌連投四輪
一度差點出任董事長
回顧嘀嗒出行的歷程,還有一位常常被提起的人——身上集結了易車網、蔚來汽車創始人和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等多重身份的李斌。
李斌與宋中傑最早相識於2015年,彼時嘀嗒出行正在尋求B輪融資。宋中傑是通過一位朋友引薦,認識了當時還在做易車網的李斌,但在見李斌之前他沒有報太大期望。「他的易車網是做汽車資訊的,我做的是拼車出行,當時覺得不太靠譜。」宋中傑曾回憶道。
但事實卻出乎宋中傑的意料。雙方在北京東三環的崑崙飯店只談了一個小時,李斌就決定出手投資,告訴宋中傑「老宋,那就幹吧。」 過了一週後,頗有誠意的李斌又和宋中傑約了一頓飯,在飯桌上把估值、金額等投資細節全都敲定了。此時宋中傑才意識到,原來李斌是認真地想要投他們。於是在同年2月,易車網完成了對嘀嗒出行的B輪投資,投資金額為2000萬美元。
此後,李斌又通過易車網、蔚來資本對嘀嗒出行連續三輪加註,蔚來資本也位列後者第一大機構股東。天眼查顯示,2015年5月,嘀嗒出行獲得1億美元C輪融資,由IDG資本、崇德投資、摯信資本、易車網共同投資。
另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8月,蔚來資本管理的上海蔚鬱對嘀嗒出行進行了D輪獨家投資,總額2億元。2018年,嘀嗒出行迎來E輪融資,總融資大約9億元。本輪投資中,蔚來資本基金I期認購約3.18億元,蔚來資金基金II期認購約1.28億元;高瓴大約投資1.28億;京東集團投資大約1.28億;此外還出現了李斌家族信託NBNW的身影。
雖然李斌僅在嘀嗒出行擔任非執行董事,但實際上,宋中傑曾在2018年邀請他加盟嘀嗒出任董事長一職。由此可見,李斌對於嘀嗒出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嘀嗒出行的IPO之路一波三折。早在2020年10月,嘀嗒出行第一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彼時估值約百億元。但在此之後,雖然時常傳出IPO新進展,嘀嗒出行卻一直未有官宣,直至該申請失效。2021年4月,嘀嗒出行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並對業務情況及相關資料進行了更新,但後續同樣失效。
沉寂了一年時間後,第三次提交招股書,意味著嘀嗒出行距離IPO敲鐘終於又近一步。回顧創業路,宋中傑曾感慨,「我們走的是一條很難的路,這條路不會輕易讓你成功,你需要的是耐心和堅持。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先人一步看到未來和終局。」
嘀嗒出行最終是否能如願成功IPO,目前尚未有明確答案。但能夠明確的是,作為網際網路平臺,嘀嗒出行顯然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0349歲出行教父
即將坐擁四個IPO
嘀嗒的IPO野望,是李斌出行版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974年出生於安徽的李斌,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當時他大學還未畢業,就在1996年創辦了南極科技,幫別人租伺服器、賣域名,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網際網路公司。1997年,他又參與創辦了北京科文書業,後者便是日後的當當網。
200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里程碑年份,而李斌也開啟了自己的第三次創業。這一年,他創辦了易車網,趕上中國汽車行業起步的火熱局面。但好景不長,易車網成立兩年後遭遇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投資人也選擇了撤資,公司上下僅剩7個員工,並且半年沒有發工資。
這給李斌上了重要的一課,就是要學會堅持。他曾回憶道,「當時有兩個信心,一是越來越多的人會買車,二是網際網路會是未來。」就這樣,李斌帶領團隊蝸居在北京郊區的民房裡,從投廣告、做網站開始,一步步挺了過來。
上天眷顧,最終易車網挺過了危機。2003年非典之後,網際網路迎來爆發式增長,易車網也得以正式翻身。2010年11月,易車網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國汽車垂直網站,李斌由此收穫了自己的第一個IPO。
這是李斌收穫出行上市公司的開端。2017年,脫胎於易車網的易鑫集團也成功IPO;而讓李斌再度聲名大噪的,毋庸置疑是蔚來汽車。在易車網IPO後,正值壯年的李斌並不安分,又萌生了在汽車技術領域創業的想法,他當時判斷:「商業到最終可能是以某一個產品和服務為連接的一個社群,一個社區。」
於是在2014年11月,蔚來汽車宣告正式成立,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憑藉強大的朋友圈,李斌為蔚來拉來了五位創始股東:車和家創始人李想、高瓴創始人張磊、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小米創始人雷軍。
同一年,李斌的第一個孩子出生,發自內心想要做一些事情。「2010年易車上市,我想從更大的角度挑戰自己,所以這些因素結合到一起,讓我下定決心要開創一家像蔚來這樣面向未來的公司。」他曾回憶道。
2018年9月,蔚來汽車成功掛牌紐交所,成為美股第一家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又在去年3月在港交所二次上市。而這一次,嘀嗒出行赴港上市,意味著李斌有機會收穫自己的第四個IPO。
事實上,嘀嗒出行並不是李斌投出的唯一獨角獸。在圈子裡,李斌常常被稱為「摩拜單車背後的男人」,當年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帶著她的團隊去見了李斌,關於共享單車的想法,兩個人不謀而合,當晚,李斌還想出了品牌的名字:Mobike(mobile和bike的合成詞),中文名為摩拜。接過李斌146萬的天使投資後,胡瑋煒便開始創業。
後來共享單車大戰行至中局,美團3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李斌當初投資的146萬換回了13.4億——兩年多近百倍的鉅額回報。但他也不免感慨,「共享單車現在有點亂,我沒時間管了,如果我不離開,現在不應該是這樣子。」
在李斌多年來重度參與的出行圈裡,這位出行教父的投資十分深入和廣泛,甚至還做起了專業VC。2016年蔚來資本正式成立,由李斌擔任管理合夥人。這家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和硬科技領域進行ESG可持續投資的機構,已在六年時間裡投出了寧德時代、容百科技、嬴徹科技、Momenta、小馬智行、前晨汽車等一眾明星企業。
正如李斌此前所言,在汽車行業再一次成為科技創新的制高點的大變革時期,中國市場將擁有更多的機會。「感謝時代給了創業者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大產業、大賽道上的創業機會。我們將堅定地選擇謹慎樂觀的進取態度,把握時代發展機遇,與其焦慮,不如行動。」
毫無疑問,屬於李斌的又一個收穫期,正漸漸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