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無相君。
前兩天,網上一個叫「王澄澄」的人火了。
原因就是炫富,從400平方的大別墅,到每日數萬的消費,再到上百萬的保時捷,公家的直升飛機……


最關鍵的是,她聲稱這些錢都是自己掙的。
「車、房,是我自己的,我自己有公司,有企業,22歲以後沒有管家裡要過一分錢。」

錢真的是自己掙的嗎?
當地數家媒體都曾記載了她一路創業的經過:
「王澄澄」真名叫王宣澄,遼寧瀋陽人,從小就被父母送到新加坡讀了10年的書,22歲大學畢業後,她毅然放棄了留在新加坡的機會。
決心響應瀋陽「三引三回」號召,果斷拿出500萬元回鄉創業開了一家奶茶店,為家鄉人民做上一杯好奶茶。

「能靠顏值吃飯的她,偏偏靠才華」。
很多人都在吐槽東北的營商環境差,但王澄澄打破了這個「謠言」。
四年裡,她憑能力賺到了400平方的豪宅、一輛保時捷和數億身家。
此外,她還曾踴躍向災區捐款,積極回報社會。
那麼優秀的創業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一則不經意的炫耀,將她的致富秘訣給洩露了出來:
「你的肩膀是我豁達的天堂,我愛你爸爸。」
因為王爸爸身上耀眼的制服,大量網友瞬間接力,直接把「王澄澄」送上了微博熱搜。

一個普通的公職人員家庭,如何能拿出500萬元資助女兒創業?
如何能讓她把玩公家的直升機?
子女經商有沒有向上級報備?

面對這些問題,「王澄澄」和當地迅速展開了一系列的組合拳。
第一時間刪除抖音賬號。
第一時間說明情況。
第一時間開除讓「王澄澄」使用直升機的管理經理。

她的團隊也解釋說,抖音上的那些豪車豪宅,2億身家,一天消費數萬的視訊,都是為了炫富的,是在包裝人設。
看起來,是「正本清源」了。
但即便如此,通告也沒詳細解釋,「王澄澄」是怎麼能讓經理獻出飛機的,又是怎麼拿出500萬元創業的。

和劉強東帶著一籃雞蛋去北京不一樣,「王澄澄」一開始就擁有500萬的創業啟動資金。
這是經過瀋陽官方媒體證實的,這總不該有假吧?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怕是拿不出這500萬的,也不可能會有朋友贊助一個大學生那麼多錢。
那麼這500萬要麼來自於家庭,要麼來自於男友。
王父是一名警察,工作二十多年,能拿出500萬,恐怕沒那麼容易,而且一直供養女兒在海外讀了10年的書,中間就要消耗不少。
能省下500萬作為創業啟動資金,無相君是不敢想象的。
當然,如果是拿男友/丈夫的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她的丈夫是什麼人呢?
有人查了下王澄澄的奶茶店,發現其大股東是一家名叫瀋陽邇灣的公司。
控股這家公司的人,名叫趙某。
他的名下不僅有多家公司,而且還是瀋陽市的重要代表。
據當地媒體報道,王澄澄的奶茶店開業時,趙某還帶著人前來調研考察,說要展開合作。
而瀋陽警方的通報中則提到,王某澄的丈夫是趙某,為瀋陽一企業法人。
這就對上了。
稍微有點經濟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某某地方的代表,往往就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人。
王澄澄500萬的啟動資金,有很大概率,是來自於自己的公婆家。
此外,王澄澄的創業路上,也是得道多助。
當地媒體多次為其站臺,就連捐贈100杯奶茶,抖音粉絲漲粉5000的事,都要大肆報道。

直升機公司還為其大開方便之門,允許其使用帶有警用標誌的直升機……
到這裡,我們就弄明白了「王澄澄」成功的三大要素:
1、雄厚的背景。
2、龐大的人脈。
3、過硬的家底。
事實上,不管你叫王澄澄還是叫李澄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新加坡大學,擁有這三點,確實很難不成功。


「王澄澄」事件,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職場上有兩種痛苦。
一種痛苦來自於一些吃瓜群眾,他們痛苦為什麼自己那麼努力,那麼勵志,卻在面對「王澄澄」們時,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一種痛苦則來自於「王澄澄」們,他們總是想證明自己,炫這個,晒那個,可總是得不到別人發自內心的認可。
明明是嫁/投胎得好,偏偏又不肯承認是先天因素,總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後天努力。

「車、房都是我自己的,我有公司有企業,22歲以後就沒有管家裡要過一分錢。」
但除了炫富、炫特權、炫美/帥之外,似乎一直找不到證明自己的方式。
而且最後的翻車,往往還都來自這些低級的炫耀。
比如開奔馳進故宮,晒編制的錄取通知,晒自己父親的制服。
運氣好,還能在頭破血流後全身而退,運氣不好,就直接進去了……

曾經網上有個說法,說你不能拿自己的十年寒窗,和別人的三代努力去比,人家努力了三代,比你過得好是應該的。
這句話,是說給吃瓜群眾聽的。
但很少有人對「王澄澄」們說,你不要把三代人的努力,都算在自己頭上。
德不配位,必受其害。
拼命晒自己不具備的能力,久而久之,心理就會有問題,越晒癮越大,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把三代人都不願公開的秘密給公開了。

炫耀自己容易,證明自己很難。
炫耀則是個及時行樂的事,吃一頓澳龍,甚至鍾薛糕,都可以快速羨慕到別人。
但證明是個長期的事,可能需要你花十幾年,二十幾年,而且中途不能有炫耀。
比如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錢學森和他的東風一號。

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和我的警監父親,靠白手起家,身家過億。
還有一種是2022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月均3000元。
如果你是前者,就不要總是在後者面前炫耀自己,因為往往掀翻你的,就是後者。
如果你是後者,就多花些時間證明自己,澳龍、豪宅固然稀缺,但用自己辛勞換來的大米飯,也是一樣的飽滿甜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