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關注北京的疫情。沒有想到,第二波會來得這麼快。
其實東京要比北京嚴峻得多,6月24日這一天,東京就確診了55人,其中有16人,是同一家人才中介公司的職員,屬於集團性感染。
銀座的人流已經恢復到了平時的80%,開始熙熙攘攘,我確實很擔心,東京會不會再來一輪疫情爆發。

跟一家日本公司的社長聚,他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恢復中國遊客來日本?我說,這話當然應該去問安倍。但是憑我的感覺,是要做好今年一年啥都幹不了的思想準備。因為,中國遊客能來日本,估計最快也要到今年10月,那時,如果日本疫情未能平息,估計大家也不敢來,國家也不會允許團體遊客出境,萬一把日本的病毒輸入回中國,那該怎麼辦?如果秋冬時節再來一波疫情,那就會讓一年全完蛋。所以,要撐的不是這幾個月,而是一年。
他聽我這麼一分析,說直冒冷汗。
雖然東京已經全面復工復產,但是,東京的感染人數並沒有減少,最近一週,已經連續7天超過20人。是否需要再一次拉響警報?日本政府的回答,是NO。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先生24日在記者會上說,即使東京一天出現了幾十人的感染者,日本政府也不會考慮在東京再次實施「緊急狀態」。
菅義偉長官的話,表示出了日本政府決定與病毒共存的戰略考量。也就是,我消滅不了你,甚至都找不到你,那就只好與你共處,我們該幹嘛就幹嘛,只要常戴口罩勤洗手,儘量避免與人的親密接觸,就可以躲過你。
話是這麼說,對於許多企業來說,不是躲的問題,而是自己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

那家日本公司的社長很慶幸地告訴我,他最近拿了幾筆錢,第一筆是日本政府補助的200萬日元(約13萬元人民幣);第二筆是東京都政府補助的100萬日元(約6.5萬元人民幣);第三筆是政府勞動服務中心補貼的70萬日元(約4.6萬元人民幣)防疫物資購買補助金。全部加起來,超過了20萬元人民幣,這筆錢,白拿,不用還。
友人的這家公司是一家小公司,員工只有10幾個人。除了這幾筆政府補助金之外,公司還向銀行申請了4000萬日元(約265萬元人民幣)的救濟貸款。這筆貸款已經批下,並匯入了公司的銀行賬號。
我很好奇這筆貸款如何還?利息怎麼算?
這位社長告訴我,4000萬日元的貸款,分成兩筆,第一筆2000萬日元,還款期為10年,規定第一年一分錢都不用還,從第二年開始還。最初三年免利息,從第四年開始,一年利息為1.3%。
另一筆2000萬日元,還款期為6年,前三年的年利息為0.46%,後三年的年利息為1.4%。

而銀行之所以會如此優待企業,是因為企業的救濟性貸款,均由政府作擔保。
我是一個信奉「無貸款經營」的人,聽完這位社長的介紹後,我也動了心,因為這實在太划算。不僅還款期的設計,是站在企業生存發展的角度來考慮,處處為企業著想。更為重要的是,利息很低!
疫情襲擊,日本政府採取的一個措施,就是要保企業,尤其是保住中小企業。只有保住企業,才能保住僱傭,才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失業潮。日本政府是這樣想的。
來源公眾號:靜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