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光35億,沒造出一輛車!史上最短命車企,60天原形畢露

史上最短命的新能源車企誕生了

史上最短命的新能源車企誕生了。

前段時間,自遊家宣佈首款車型無法如期交付,將全額退款。

從10月初摩拳擦掌發佈新車到無力迴天退款倒閉,僅用時60天。

在多如牛毛的新勢力中,後來者自遊家算不上是知名品牌,真正受萬眾矚目的是它背後的創始人——李一男。

李一男的起點之高,普通人難以望其項背

李一男的起點之高,普通人難以望其項背:

15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

23歲加入華為,兩年後就成為總工程師;

27歲直升副總裁,是公認的「任正非接班人」。

自遊家NV是李一男推出的首款車型,原計劃本月內開始交付,沒想到尚未出師身先死,「一命嗚呼」著實令人扼腕。

如今這個局面,留給李一男的是一堆爛攤子;留給兩萬多名準車主的,就只剩一個NV車模和一張200元咖啡卡。

在自遊家的這場敗仗中,最大的贏家竟然是星巴克,站著就把487萬給賺了。

李一男是如何將自己一步步推入造車深淵的?

一手好牌打稀爛

一手好牌打稀爛

華為「逆子」被掐命門

李一男天生就不缺話題和熱度,到哪兒都是鎂光燈追逐的對象。

30歲之前,他是華為的天之驕子,是任正非、孫亞芳之後的華為3號人物,不少老員工都捱過他的罵。

在這之後,他辭職創辦了有「小華為」之稱的港灣網路,被任正非狙擊招安,此後便在百度、中國移動、金沙江創投間輾轉。

李彥宏曾高度評價李一男,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三個,李一男是其中之一。

2015年,李一男創辦小牛電動,僅用三年時間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他在社交媒體意氣風發,「我願全身心投入,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尖端的技術,去打造一款中國最牛的電動車。」

在市場眼中,技術狂人李一男要能力有能力,各種稀缺資源唾手可得,他是頂級創業者之一,是天選造車人,不造車簡直天理難容。

在新能源造車領域,李一男雖是後來者,但氣勢上絲毫不慫。

別人質疑他入局時間太晚,他甩出一句「品牌的出場順序並不是最重要的。」

想在新能源車這個賽道里跑馬圈地,充足的資金彈藥是必不可少的,李一男對此大手一揮,「我造車沒有一天差過錢。」

技術傍身,資金不愁。他推出的第一款車型自遊家NV就直接公開叫板理想,而且定價十分唬人——27.88萬至31.88萬。

要知道這可是各大新勢力廝殺最激烈,能頭破血流的價格區間。

李一男的狂,讓一向敢怒敢言的李想很不爽。

在李想看來,自遊家NV和理想L7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於是火速親自下場開懟:

「這遠遠不如L6呀,憑什麼和L7比較?」

不過李一男不這麼認為

不過李一男不這麼認為。

他在10月初的發佈會上慷慨激昂,拿出了一堆對比路虎攬勝、BBS等豪華車的硬體參數來秀肌肉,狂攬兩萬餘筆訂單更是讓他信心十足。

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號稱「造車沒偷過一天懶」的李一男,怎麼就在最後關頭戛然而止了?

萬事都有因可循。

造車不是誰都可以

造車不是誰都可以

李一男「三步走」自斷前程

2013年,李一男在金沙江創投接觸到大量新能源項目機會,國內相關政策導向讓他蠢蠢欲動,但卻一念之差,因內幕交易獲刑兩年半。

等他重回江湖,終於下定決心造車,早已一步遲步步遲。

這個行業殘酷到一視同仁,並不會因為你是技術大佬就對你溫柔幾分。

一場沒有任何優勢的造車之旅,是註定要失敗的。

1.吃口「剩飯」都趕不上熱乎的

2018年底,李一男終於決定上牌桌,賽道里早已擠滿了不差錢不差經驗技術的前輩,自遊家這個時間入場能喝上口熱湯嗎?

他對待自己的這個「孩子」頭鐵又嘴硬。

承認比其他車企晚了幾年,但入場機會還有。

他用本田舉例,稱本田進入汽車行業比豐田和尼桑整整晚了30年,但本田照樣成功了。

言下之意就是不管入局早晚,我自遊家都有自己的優勢。

那自遊家到底有什麼優勢?李一男簡單扼要回了大家一句:我答不上來。

很顯然,李一男在倉促中給自己定了個造車KPI,至於產品怎麼打、優勢是什麼,他也不清楚。

2.梭哈入局,卻栽在一張證上

想在這個賽道混,沒個400億入場根本玩不轉,錢永遠都不夠。

自遊家顯然不能和華為、百度、小米這些自帶豪門屬性的主流玩家比,資金問題是過不去的坎兒。

李一男雖然一直聲稱一天都沒缺過錢,但自遊家從成立至今就只拿到過一輪5億美元的A輪融資。

這個家底和其他新勢力比起來簡直是出身寒門。

絆倒李一男的還有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本該早就解決的造車資質問題。

自遊家的主體公司火星石科技本身並不具備生產資質。據員工透露,李一男近幾個月很少露面,「聽說一直在接洽監管部門,解決資質的事情。」

為資質折腰的李一男權衡再三後,最終選擇與負債累累的大乘汽車合作。

大乘汽車的「老父親」是臭名遠揚的眾泰汽車,雖然擁有生產資質,但大乘汽車深陷債務泥潭,停產已超24個月的大乘工廠未能通過主管部門的資質審批。

這種情況下,自遊家不得不被迫叫停。

從出生就先天不足,沒錢就算了,話語權還不在自己手裡。

品牌歸屬於大乘,就連公開信落款也沒保住自遊家的署名權,這等於是把自己的半條命捏在別人手裡。

從始至終,自遊家都沒吃到過什麼行業紅利,在資金和資質上的勢能薄弱,結結實實的投射在其產品競爭力上。

3.外虛中乾的花架子

從品牌定位看,中高端SUV市場群狼環伺,是今年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特斯拉、比亞迪等在30萬元區間裡都有佈局。

自遊家選擇和拉胯的大乘汽車合作,無疑是加速自我滅亡。

從續航里程看,400多公里續航與同價位車型相比處於明顯劣勢,只能讓車主一上車就焦慮,去哪兒都「自由」不了。

從產品技術和性能看,李一男選擇了最大程度的外包模式。

增程器是外包的,動力電池也不是自研的,與嵐圖FREE增程版車型搭載同樣的動力系統,性能卻完全被吊打。

自遊家NV拆下來就是一堆「雜牌」組裝,沒錢沒資質沒研發能力,也缺乏爆款產品,要什麼沒什麼,只能立正捱打,被揍得鼻青臉腫後和市場說再見。

新車變200元星巴克,

新車變200元星巴克,造車人如何體面退場?

李一男很早前就給如今的結局埋下了定調。

「輸了會怎樣?我會自殺嗎?不會,我會結清供應商的欠款與員工工資。」

「走不下去就走不下去。肯定會難過,你只能回家哭,還能怎麼樣?我也不是第一次經歷公司倒閉了。」

對於自遊家這樣的玩家來說,出牌的機會只有一次,一局定生死。

刀哥認為,對於許多PPT造車玩家來說,造車如黃粱一夢,一地雞毛後以何種姿勢退場,創始人的口碑如何就顯得尤為重要。

畢竟在前赴後繼倒下去的車企中,落井下石、破產跑路的不在少數。

PPT造車「三劍客」之一的奇點大規模拖欠員工薪資,被供應商向法院申請強制破產重整;

負債81億的廣汽菲克悄悄跑路,債務未完全清償就破產……

面對自遊家新車變模型的局面,無可奈何的24376名意向車主除了惋惜,也對李一男沒有直接捲款跑路豎起了大拇指。

「起碼不坑人,比老賈強」「小牛當年眾籌時,遇到延期交車,也給了補償,老傳統沒丟。」

刀哥認為,新能源汽車確實火爆,但不代表誰都能分一杯羹。

能不能在造車市場站穩腳跟分一杯羹,往往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是像李一男這樣的頂級創業者,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進場早的還能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來晚了的,連口剩飯都趕不上。

李一男選擇體面「分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輿論對他造車失敗的負面評價,給這個項目增添了一絲悲情色彩的同時,李一男的業界口碑也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

不得不說,體面地離開牌桌,這是一個多贏的舉措。也能為他今後觸底反彈,第四次創業積攢下好評基礎,只要聲譽還在,就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結語:

曾幾何時,浙江馬太、領途、眾泰、大乘、綠馳、拜騰、雲度、前途要麼已經破產,要麼在破產邊緣瘋狂搖擺,連背靠李嘉誠的長江汽車也在今年8月破產。

新能源市場轟轟烈烈的同時又一地雞毛,車主們成了這個鏈條上最慘的一波人。

運氣好點的碰上自遊家這樣敢大大方方承認,直面結果的車企,還能把錢拿回來;

運氣差點的碰上法拉第未來這種「薛丁格」的量產,在交了錢的期盼中,一次次等來老賈的跳票。

新能源車市場,最終遭背刺的總是車主。

創始人的格局既能定發展,也能定生死。

相關文章

中年大佬,正在排隊上俞敏洪的直播間

中年大佬,正在排隊上俞敏洪的直播間

和俞敏洪一起直播,成了中年企業家的新潮流。 進過俞敏洪直播間都大佬,有搜狐的張朝陽,好未來的張邦鑫,還有蔡志忠、陳佩斯做了對談,中間還跑去哈...

淄博燒烤背後的三個危機

淄博燒烤背後的三個危機

這個五一人山人海,最為火熱的,還是淄博燒烤。 火到什麼程度呢? 已經不僅僅是遊客、網紅去蹭了,很多地方都派了考察團、代表團去淄博”...

這幾年,為什麼菸民越來越多了?

這幾年,為什麼菸民越來越多了?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問了無相君一個靈魂問題: 這兩年,除了核酸產業朝氣蓬勃外,還有什麼行業是向上的? 這時,恰好一個老大爺叼著一根菸從身邊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