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變器造血。
成功,什麼時候都不晚。出生農村家庭、只有高中學歷的張和君,是個典型案例。
1990年創立德業,拳頭產品是熱交換器,主要用於家用空調。直到2021年,69歲的他等來公司上市。
由於踩中光伏風口,德業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俗。
截止12月27日收盤,公司股價為330.9元,是其發行價的10倍有餘,市值達790.6億元。
張和君的身價水漲船高,一年內增長335億元,相當於每天漲近1個億。他也成了《2022胡潤百富榜》前100名中,排名躍升最快的企業家。
縱觀德業發展史,經過數次轉型,規模從小到大,業務從單一到多元,從低端到高附加值,張和君對待機遇,絕不鬆手。
01
光伏新貴
讓張和君實現一天一個「小目標」的是逆變器生意。
逆變器是將太陽能、風能等產生的直流電,轉化為可以上電網的交流電,儲能逆變器則用於太陽能、儲能電池和電網之間的雙向傳遞。
國產逆變器靠低價優勢打破國外壟斷,全球市佔率迅速提升。看準時機,張和君在2016年進入光伏逆變器領域。

2021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 54.88GW,同比增長13.9%,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光伏裝機量持續增長,拉動光伏逆變器產品市場需求激增。
光伏元件壽命一般在20-25年,而逆變器中的IGBT等部件壽命在10-15年左右。
在元件的壽命週期中,至少需要更換一次逆變器,使得逆變器更換需求市場隨之提升。
在新增和更換需求的雙重作用下,中國光伏逆變器需求量在2021年達到47.8GW。張和君憑藉儲能逆變器、組串式併網逆變器、微型併網逆變器三款產品,成為「光伏新貴」。

去年,德業營收41.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89%。其中,逆變器貢獻了近12億元,同比增長262.34%。
2022年,逆變器持續造血。
前三季度,德業逆變器營收為24.6億元,佔比從去年同期不足總營收的四分之一,提升至六成左右。
業績亮眼,德業成為A股市場的香餑餑。股價創下上市三個月漲超15倍的記錄,公司市值一度飆升至超千億元。
張和君在德業持股62.05%,按照12月27日收盤價計,70歲的他身家高達490億元。
02
擴大優勢
今年1-9月,德業逆變器業務的利潤達突破8億元,同比漲幅甚至超過285%;利潤佔比也從52.99%大幅提升至88.46%,拉動整體毛利率上升近7個百分點。
逆變器為何如此賺錢?
一是由於張和君對時間和成本的精細把控。
德業在一年中的上半年就對主要電子元器件提前備貨、控制成本,並在下半年對依賴進口的電子元器件進行自主可控測試並投入生產。

二是通過研發創新夯實技術壁壘,以拓展客戶和市場份額。
例如,德業掌握了三電平SVPWM驅動技術、單相三相鎖相環技術以及帶MPPT演算法的太陽能控制系統等逆變器產品的相關技術,通過提高太陽能利用率、逆變器電能轉換率,保證逆變器穩定性。
這背後是張和君動上億元的研發投入,2021年花了1.33億元,同比增長超三成。
產品端,德業儲能逆變器的並離網自動切換時間達毫秒級,可確保關鍵性負載不斷電;併網逆變器的直流側和交流側配比達1.5倍,在直流側實現系統最佳化,有效降低度電成本,給客戶帶來更高收益。
德業在光伏領域以黑馬之姿突出重圍。
前三季度業績對比看,德業逆變器營收增速250.13%,超越昱能科技、禾邁股份、陽光電源以及錦浪科技等一眾同賽道玩家。
光伏裝機需求維持高景氣,預計到2025年全球逆變器新增市場規模將達969億元,屆時國內逆變器市場份額有望提升至75%。
張和君加速佈局。
今年9-10月,德業公佈兩個逆變器擴產計劃,擬各投資15億元籌建新產線和研發中心。按照計劃,到2029年,兩個項目將實現100億元的產值。

10月28日,公司公告擬定增不超過35.5億元,用於產能擴充。
最新動作是,12月22日,張和君擬收購德業儲能剩餘48%股權,整合公司儲能業務資源。
03
審時度勢
從一家小型模具廠,蛻變為市值飆升的光伏新貴,關鍵人物張和君醞釀了20多年。
上世紀50年代,張出生在寧波北侖,家裡條件不算好,高中畢業後,他做過農民和木工。改革開放後,張和君下海經商,成立德業股份的前身——德業塑膠。
1997年,他帶領德業開始為美的電器做配套零部件。
彼時,不懂日語的張和君多次前往東京、大阪等地,親自選購松下、東芝等主流空調品牌的最新產品,帶領團隊研究和消化空調塑膠配件的製造工藝,苦心孤詣實現了空調塑膠配件研發生產的自主可控。
正是這個舉動,讓德業獲得美的長久信任和更多訂單。後來,張和君轉型做熱交換器,美的再次成為其客戶。
現在,德業是美的全球三家變頻控制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2021年,張和君的第一大客戶,仍是美的。
2002年,長城汽車創立自主品牌哈弗SUV。張和君積極聯絡,多次前往長城汽車總部所在地河北保定尋求合作機會。
要知道,車用配件的標準程度要高很多,許多同行望而卻步,張和君迎難而上,最終拿下哈弗SUV車型的國產塑膠件訂單。
張和君敢於求變,且不斷剝離低端業務。
2003年,他成立子公司德業電器,專門生產除溼機、空氣清淨機。大眾相對熟知德業牌除溼機,多年位居行業第一,張和君也因此被稱作「除溼機大王」。
2007年,他創立德業變頻,涉足直流變頻空調控制器,通過綁定美的、奧克斯等行業龍頭,市場聲量獲得提升。
2015年,他將不掙錢的低端注塑產品交給子公司生產,3年後又將其股權轉讓。
在他的佈局下,德業形成熱交換器、電路控制、環境電器三大產品系列。
其中,有美的撐腰的「熱交換器系列」,2021年貢獻收入23.3億元,佔總營收的56.2%。
張和君的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日積月累的踏實和審時度勢的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