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一年還要處置500億-800億資產。
來源|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
作者|方斯嘉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我深信,我們將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期。」在11月10日的復星集體業績說明會上,郭廣昌如是說,並強調 「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深耕實體經濟」。
郭廣昌過得並不輕鬆。
今年以來,復星流言四起。同時,郭廣昌密集出售旗下資產,集中回籠百億體量資金。另一頭,郭廣昌密集走訪各地政府,又走訪海外20多國。同時,還與馬雲、世界鎳王項光達合作……
郭廣昌,究竟在下什麼棋?為了迎接「發展機遇期」,他又做了哪些準備?
01「中國巴菲特」撒手
在中國,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人很多,但這些人不是遭遇滑鐵盧,就是被徹底神化了。
郭廣昌也是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企業家之一。巔峰時期,他旗下間接控股100多家公司,把觸手伸向海內外金融、醫藥、地產、消費等領域,建造了一個龐大的資本王國。
在201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建院30週年系列論壇上,郭廣昌說,「我們的的確確老老實實的學習巴菲特」,並指出,「復星立足投資這一塊,我們覺得是長期投資,是產業投資。」
有投資者認為,復星的投資面太廣,顯得「不務正業」。曾有復星醫藥的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出:「不是你去投一個初創企業只佔一點點股權,等到它上市了去套現,這個不能持續。抗衝擊能力較弱,公司結構複雜,沒法給公司合理估值。」
復星投資面的確非常廣。據時代資料統計,復星的投資版圖伸到了製造、金融、文旅、房地產等多個領域。

▲復星系公司近十年來投資醫療健康、電商零售、企業服務居多,圖片來自時代資料。
這些分散的投資,如今用來換現金流。
以復星系核心運營主體復星國際為例,據2022年中報,總負債合計超過6500億元。具體來看,計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約為2611.18億元。
雖然有聲音認為,復星國際(00656.HK)的債務問題還談不上危機,並有充足的銀行授信額度。但復星已然開啟「套現」。
郭廣昌也時常強調「時機」的重要性。他曾說,「我們是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價格做了一個合適的投資。」
這位「巴菲特」如今的主旋律是「拋」。
包括出售出售南鋼股份60%股份,換160億元;轉讓豫園股份(600655.SH)1.95億萬股,換12.49億元;出售金徽酒股權,獲得19.37億元;賣招金礦業6.54億股,換40.63億元……同時,在資本市場對多家企業進行減持,包括青島啤酒、中山公用等企業。
郭廣昌不至於行至窮巷、折價出售,而是在存有盈利的基礎上,將零散的投資賣出。
具體來看,2022年10月,復星以意向價格不超過160億元,將南京南鋼60%股權賣給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
郭廣昌持有沙鋼19年之久, 2003年以16.5億元通過復星系三家公司控股南鋼。期間,還享受鉅額分紅。此番售出,也算賺夠本了。
出售金徽酒股權的案例則更為明顯。2020年5月,復星以18.37億元拿下金徽酒近30%股權,郭廣昌成為實控人。
僅過去2年之後,2022年9月,復星系公司將金徽酒13%的股份,以19.37億元賣出。一來一去,相當於復星空手拿了17%的股權。
又例如,復星減持中山公用(000685.SZ)的操作。2014年8月,復星以總價款為10.65億元,拿下中山公用1.01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3%。年初至今年10月,復星高科已減持6354.02萬股。從股價上看,仍存在浮盈。

▲復星從2014年持有中山公用至今,屬於浮盈狀態。圖片來自雪球。
可以看到,郭廣昌的每一步都打好了算盤。他出售資產的動作,並不急迫。目前的狀況,在浮盈獲利的狀況下,將「廣撒網」式的非核心投資逐漸拋掉。
復星已有處理資產的明確目標。2022年10月,復星國際管理層對外稱,將於未來12個月內處置500億至800億元的非核心資產。
02排兵布將,緊守「腹地」
一邊回籠資金,另一邊,復星開始整合產業。
有訊息稱,復星醫藥、豫園股份、復星旅文,以及忠誠保險,是復星對外點名要保留的核心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四個主體,涉及到復星四大板塊中的三個,分別是「健康」、「快樂」、「富足」。底層分類是醫藥、不動產、金融與消費。

▲復星截至去年底的業務版圖。
為調整核心產業,郭廣昌正重新排兵布將。
2022年11月7日起,現年60歲的錢建農請辭復星旅文董事會董事長等職位。接任者為49歲的徐曉亮,任復星旅文董事會董事長及ClubMedHolding之董事長,接任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及戰略委員會主席,並調任為執行董事,將負責制定該集團業務戰略。
從卸任的錢建農,到繼任者徐曉亮的背景,可以窺見郭廣昌「調兵」的目的。
在進入復星前,錢建農的履歷背景以消費業為主。他曾任中國海王星辰連鎖藥店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2009年進入復星系後,又主攻商業事業。直到2012年,才著手商業地產項目,並一手跟進海南文旅項目亞特蘭蒂斯。可以說,錢建農是商業地產導向性人才。
徐曉亮的方向明顯不一樣。他比錢建農更早加入復星,與郭廣昌同屬復旦圈。郭廣昌對其十分信任。他是復星地產板塊出身,並擔任復星醫藥、復星娛樂文化、招金礦業等復星系公司的董事。
在2020年初,郭廣昌就曾評價徐曉亮:「希望他們(指徐曉亮及陳啟宇)繼續在以產業運營為核心的基礎上,往上進一步地拓寬自我邊界,全面接手整個公司日常的業務經營和管理。」
「復星旅文此次任命,意在對外部明確復星旅文是復星國際核心資產,並傳遞出對於長期持有復星旅文的信心。」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提到。
復星醫藥在2020年一年間,便有超8位高管辭職,其中不乏董事長、聯席董事長、副總裁等職務。
究其原因,2020年以前,復星醫藥是以投資為導向,大部分收入主要來自於投資收益,被稱為「拼起來的醫藥巨頭」。
復星採取的人事策略是,收購公司對外擴張後,將併購公司納入事業部,並升任副總,負責相應公司的運營工作。因此,在2019年,復星醫藥的副總裁人數有15位。
風向調轉後,陳啟宇辭任復星醫藥董事長,由吳以芳接任,後者是以技術為導向的人才。吳以芳起初在化學制藥廠、醫藥公司任職。其任職的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被複星收併購之後,吳以芳成為復星醫藥「副總裁」班子的成員。
復星系的另一個核心上市主體豫園股份,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
上述提及接任復星旅文董事長一職的徐曉亮,原先是豫園股份董事長。2020年12月,豫園股份任命黃震接任公司董事長職務,另任命王基平、石琨為公司董事會聯席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御園還提拔了一批地產背景的管理層,包括新任聯席董事長王基平、石琨,均有復星地產的任職經歷。繼任董事長黃震,也提名了一位復星地產背景的高管唐冀寧,任豫園股份副總裁。此後,2021年末,又調整了一批執行總裁、副總裁。
郭廣昌調整的意圖不言而喻,通過調整豫園股份的人事架構,發揮豫園的商業地產優勢。
最新財報顯示,賣黃金,依然是豫園股份營收的大頭,佔53.75%。但物業開發與銷售,潛力依然很大,佔32.95%。
於是,2022年,郭廣昌與馬雲聯手在上海外灘拿了一塊地的動作,也就不足為奇。
2020年以來,復星密集換帥,調整管理層。調整的背後,意在守住核心業務,將符合未來發展方向,或全能型的高管捧上前臺,緊密聯接內部的產業。
03借力朋友圈
經過籌錢、調整戰略人員後,郭廣昌自救的第三步,是整合朋友圈的資源。
郭廣昌是寒門學子出身,進入復旦後,又善於維護圈層關係。創辦的企業以「復」字為頭。
2005年起,郭廣昌擔任上海浙江商會會長,直到2019年,才卸任讓位給均瑤集團的王均金。上海浙江商會包括有郭廣昌、馬雲、鄭永剛等人。
郭廣昌一直勤於經營圈層關係,與王健林、馬雲等人都是好友。在2017年之前王健林風頭正盛,只要是郭廣昌主辦的場合,他必然將座位安排在王健林旁邊。
2016年,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董明珠說,她當之無愧是郭廣昌的老大姐。
如今,郭廣昌動用了商界朋友圈資源。
10月初,「世界鎳王」項光達露了個臉,他與郭廣昌同是上海市浙江商會成員,花了12.49億買下豫園股份5%股權,向復星「輸血」。
浙商圈的馬雲也出手了,除了與豫園股份聯合在上海外灘拿地外。市場訊息稱,復星國際正尋求出售所持菜鳥不到5%的股份,預計套現達10億美元,談判的買家名單中,便有阿里巴巴。
今年有媒體傳出,監管部門要求摸底復星。但復星對此予以否認,並表示會追究該媒體的責任。當時,郭廣昌身處海外。
直到9月13日,郭廣昌在社群網路稱剛剛結束了海外幾個月的差旅行程。提到「跑了20多個國家,接近40個城市,和許久未見的海外復星同學們做了細緻的溝通。」並強調,「拜訪了許多海外的朋友們,請大家喝了我們的捨得酒。」
郭廣昌善於經營關係,並留心於每一個細節。在央視的一則專訪中,復星收購法國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後,董事長兼CEO、法國前總統德斯坦之子亨利·吉斯卡爾·德斯坦向郭廣昌彙報工作,郭廣昌隨口問他 「誰會是下一屆總統」。
海外市場一直是郭廣昌的重要佈局,業務面涉及娛樂、銀行、保險、地產等。
2017年,銀監會要求銀行排查安邦、復星、浙江羅森等企業,已在排查海外併購風險。一番排查之後,萬達甩賣資產、海航步入重整,而復星還是那個復星。郭廣昌說話很圓融,「走出去是更好的引進來」。
出國前後,郭廣昌又馬不停蹄走訪了國內各個城市,拜訪了多個省市區級官員。這與萬科鬱亮的動作有些相似,2021年,鬱亮也是先後拜會了多個地方高層,試圖醞釀新商機。

▲郭廣昌接受採訪,圖片截自央視財經。
承襲浙江商人大膽敏銳特質的郭廣昌,又保有危機意識,他曾在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說:「隨時要調整自己,這就是我們的命,因為變化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