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年的激進擴招,疊加利潤的大幅下滑,銀行也坐不住了,開始了大規模的裁員計劃。
撰文|張浩東
出品|支付百科
近日,CNBC報道,美國高盛正在準備進行一輪裁員,這輪裁員將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根據裁員計劃,在本月就預計會裁員數百人。
一旦裁員計劃正式施行,意味著高盛將成為華爾街上第一家裁員來控制開支的大型金融機構,其它銀行可能也會陸續跟進,以裁員的方式來控制成本。

01
最高裁5%
美國高盛成立於1869年,有著超過150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紐約,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成立了分支機構,為全球各地的公司、金融機構、高端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作為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美國高盛近年來一直在不斷擴大銀行業務的新領域,從而為高盛的增長提供動力,然而並未給高盛的業績帶來太多幫助。
不過從疫情爆發到2021年底,受益於美國金融市場的活躍,多家銀行都進行了擴招。在2021年,高盛集團的淨收入和淨利潤都曾創下歷史新高,分別達到了593億美元、216億美元,同時高盛2021年薪酬和福利支出同比上升了33%,上百個高管領到了千萬獎金。
同時,在2020年、2021年兩年,高盛在內的多家銀行暫停了末位淘汰制度,而且還給員工增加了免費咖啡、免費午餐等多種福利。
今年二季度,高盛集團總收入為 118.6 億美元,好於分析師的預期108.6 億美元,但在利潤方面,美國高盛同比下降了 48% 至 27.9 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整個金融部門的投資銀行業務全面下滑。
與去年相比,2022年高盛的情況卻不盡人意,利潤的減少,使高盛面臨著不小的經營壓力,尤其是過多的員工數量,似乎成為了高盛目前的負擔。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高盛的股價還下跌了超過13%。
出於對經濟衰退等因素的考量,高盛集團的裁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截止6 月底,高盛員工數為4.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5%,如果按照1%的比例裁員,也將有470人失業。
實際上,華爾街的很多大型銀行都保留著末尾淘汰機制,每年會裁掉一部分表現不佳的員工,比例大概為1%—5%,重啟末尾淘汰制,意味著最多可能會有超2000人丟掉飯碗。
02
多家銀行裁員
美國金融業陷入寒冬之前,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銀行都進行了一輪較大規模的擴招,招聘比例超過了10%,有的甚至超過了20%。
在疫情爆發初期,高盛等幾家銀行曾做出了暫停裁員的決定,由於前兩年的激進擴招,終究金融巨頭還是撐不住了。今年7月份,高盛宣佈將放緩招聘,並恢復了「年度績效評估」。
合夥人是高盛公司內部薪酬最高的一部分人,2019年,有約15%的高盛合夥人離開公司,高盛合夥人總數大大減少。目前的裁員,可以預見將會是以普通員工為主。
除了高盛以外,瑞士信貸銀行也在考慮裁員大約5000人以降低成本,相當於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相關裁員事宜還在討論中,具體的裁員人數仍有變數。
作為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目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今年二季度,瑞士信貸銀行虧損近112億元,股價也大幅縮水,僅投資銀行部稅前虧損就達到79億元。
據Q2財報顯示,華爾街多家銀行總營收遠不及預期,二季度,摩根大通投行業務營收為14億美元,同比下滑61%,美國銀行投行業務營收下降了47%,至11億美元。
銀行業的裁員潮席捲全球,歐洲、北美、亞洲相繼有銀行宣佈裁員計劃。金融巨頭一方面在縮減員工數量,另一方面有的銀行還在降低員工的福利和待遇。
隨著銀行各項業務的增速放緩和銀行利潤的下滑,如果無法保持穩定的業績,銀行裁員也是必然。再加上銀行都在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對人工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