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還有機會嗎?

恆大急了

恆大急了。

作者:張靜波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2022年3月22日,一張網上流傳的恆大內部會議照片,讓因為負債、很久沒露面的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

這一次,他要發起最後一戰。

01

救命稻草,要斷?

在這次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召開的動員大會上,許家印向恆大汽車下達了死命令:

「日夜奮戰,努力拼搏,大幹三個月,在6月22日實現恆馳5量產。」

看得出來,許家印很著急。深陷債務危機的恆大,急需一場勝利來提振士氣,走出危機,而汽車被許家印寄予了厚望,也被外界視為是恆大最後的救命稻草。

2019年1月,恆大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51%的股權,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

那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沒有爆發,恆大也還沒被爆出債務危機。站在時代風口上的許家印,意氣風發,喊出了壯麗的口號:

2035年實現年產銷超500萬量,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資本市場也給予恆大汽車極大的熱情。

2020年8月,負責出資收購NEVS的港股上市公司恆大健康,正式更名為恆大汽車。

短短一年後,在還沒有一輛車交付的情況下,恆大汽車的股價便從6港元飆升至最高72港元,並坐擁7000多億的市值。

然而,相比資本市場的狂熱,許家印的造車之路並沒有那麼平坦。

儘管早在2020年8月,恆大汽車就一口氣發佈了6款車型,覆蓋轎車、SUV、MPV等幾乎所有的乘用車領域。

但直到2021年底,也沒有一款量產車型正式下線。

這對於研發週期通常要2—3年的汽車產業來講,本身也沒什麼問題。

只是,許家印顯然已經等不及。眼看恆大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他急需汽車這張牌來脫身解困。

這才有了恆大汽車動員大會上,那番激昂之詞。

在恆大內部,許家印的命令,就是「聖旨」。為此,他甚至出臺規定:給所有員工打電話,如果響三聲還沒人接,就罰款2萬元。

嚴苛的規定,讓許家印的命令,總是可以得到準時的執行。

但這一次,「聖旨」也不管用了。眼看6月22日的大限將至,被許家印寄予厚望的恆馳5,也是恆大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依舊沒有下線。

事實上,直到9月16日,恆大汽車才正式宣佈:恆馳5在天津工廠正式量產。比預計時間整整晚了3個月。

雖然晚了點,但總算是下線了。在恆馳內部,這被視為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而在恆大看來,市場似乎也給予了這款車積極的回應。據恆大方面稱,在7月開始的全球預售上,恆馳5不到15天,訂單超3.7萬輛。

以至恆馳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劉永灼抑制不住的激動:市場反應非常好,比預期還要好,大賣已成定局。

不過,消費者對此似乎並不買賬。

隨著10月底,首批100輛恆馳5新車,陸續交付消費者,很多車主在網上吐槽:車機系統文字重疊、剎車踏板異響、續航打折……

緊接著,就傳出天津工廠計劃裁員60%。

再然後,被爆出大規模停工、欠薪……12月2日,更有訊息稱,恆大汽車集團總部將要被解散。

02

恆大,急了

許家印的造車夢,始於2018年。

那年夏天,一向喜歡以愛馬仕皮帶示人的許家印,興匆匆趕往美國洛杉磯,去見一位造車「前輩」——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

許家印本打算,與賈躍亭聯手創造奇蹟,怎奈雙方不歡而散。

與賈躍亭分道揚鑣後,許家印決定赤膊上陣,自己幹。但在房地產行業馳騁20年的他,對造車就是門外漢。

用許家印自己的話來講,恆大剛開始造車,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經驗。

面對與西方巨頭近百年的差距,如何追趕呢?許家印的思路是,從戰略上、策略上開闢一條和全世界所有車企都不同的道路,叫恆大造車路。

總結起來,就五個詞: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2019年1月,恆大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51%的股權,拿下造車牌照,由此開始瘋狂的造車路。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恆大發起了一系列收購行動,以獲得造車技術。

先是斥資10.6億元,收購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58%的股權。

緊接著,3月收購輪轂電機行業三巨頭之一的荷蘭e-Traction公司,5月是輪轂電機又一巨頭英國Protean公司……

最高峰的時候,恆大幾乎每個月都會收購一家公司。

2019年9月,從德國本特勒和FEV集團買來新能源汽車3.0底盤技術後,許家印曾興奮地表示:「買很重要,能買就買。」

「買很重要,能買就買」

但總有些技術是買不來的。對此,許家印的辦法是合合合、圈圈圈,也就是找人合資,構建強大的朋友圈。

為此,許家印帶領恆大高管,滿世界飛奔,到20多個國家、40多座城市,拜訪了汽車行業各領域的龍頭公司,談合作。

在此基礎上,恆大打通了整車製造、動力電池、輪轂電機等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併為自己構建了一個囊括博世、大陸等世界頂級零部件供應商的豪華朋友圈。

再然後,就是大大大。

據LatePost統計,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間,恆大就以汽車基地為名義,在天津、上海、廣州等全國多地,拿下1100多萬平方米土地。超比亞迪17年總和。

這種拿地速度,恐怕也只有房地產公司可以匹敵。

按計劃,恆大未來將在全國打造9大生產基地。

然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複雜、最精密的產業之一,汽車產業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靠買買買獲得成功的產業。

福特從1896年四輪車開始,到1908年T型車的問世,歷經12年的磨難,期間多次遭遇失敗。

豐田從1937年開始造車,到1955年第一款轎車——豐田花冠問世,整整熬了18年。

就算特斯拉這個造車新勢力,從2003年誕生起,也經歷了十幾年風雨,期間一度遭遇產能危機,差點倒閉。

回看國內,李書福、王傳福在造車之前,通過惡補學習,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汽車知識。

而許家印,這個之前從未涉足汽車產業的地產人,卻試圖用十幾年時間,通過買買買,打造全球最大、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曾經,印度人也試圖通過全球買買買,打造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但事實證明 ,這支萬國牌海軍,只是徒有其表。

先是航母起火,然後戰機把自家機場炸了。

從恆大官網的資訊來看,恆大汽車的造車能力不可謂不強,但相對於其野心來講,還是力有不逮、有點太著急了。

03

最後一站,生死未卜

1996年,月薪2000元的許家印,因為漲薪要求被拒絕,從中達集團離職,轉身創辦了恆大集團。

次年,許家印買下原廣州農藥廠地塊,打造金碧花園項目,正式開始地產掘金之路。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許家印的人生似乎就註定了,要風高浪急、驚心動魄。

1997年6月8日,金碧花園項目正式破土動工。許家印本打算,以短、平、快的策略,迅速開發樓盤,搶佔房地產市場。

但開工不到一個月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房地產行業陷入低谷。

所幸,許家印採取低價戰術,比周邊區域均價低了近20%,金碧花園的銷售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首期323套住宅,銷售一空。

許家印驚險闖關。但恆大也因此,埋下瘋狂擴張的種子。

從2006年開始,為了謀劃上市,恆大開始瘋狂買地:短短一年多時間,土地儲備膨脹了7倍。

這個時候,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了。全球資本市場低迷,恆大IPO之路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眼看一年多來,因為快速擴張而導致的資金缺口越來越大,許家印急了。在楊受成的牽線搭橋下,他跑香港去請鄭裕彤吃飯。

此後三個月,每週雷打不動,去淺水灣12號,陪鄭裕彤鋤大D。

最後,在鄭裕彤、劉鑾雄等香港大佬的支持下,恆大於2009年10月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許家印不但解了燃眉之急,還首次問鼎中國內地首富。

兩次遭遇金融危機,又安然無恙、全身而退,無疑助長了恆大和許家印的冒險精神。

於是,當2016年國家明確「房住不炒」,三令五申去槓桿,很多房地產公司都在收縮時,許家印卻迷之自信地選擇了瘋狂加槓桿、拿地。

最終,在房地產越收越緊的政策高壓下,恆大走上了負債的不歸路。截至2021年,總負債高達1.97萬億元。

2021年,也正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爆發的一年。磨刀霍霍兩年的恆大汽車,原本可以大施拳腳、一展宏圖。

但此前已為汽車業務輸血474億元的集團公司,此刻已無力補給。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追債人,以及保交樓的壓力,許家印可能立下了他這輩子最多的軍令狀。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最近一年多,他從之前的買買買,變成了賣賣賣。就連恆大深圳灣超級總部,也不得不以75億元的「骨折價」出售。

集團公司尚且如此,作為下屬公司的恆大汽車,更是雪上加霜。

儘管有許家印年初「大幹三個月,實現量產」的激昂之詞,儘管恆馳董事長劉永灼放言,大賣已成定局,恆大汽車還是陷入了欠薪、裁員的風波。

甚至在12月2日,被傳出恆大汽車集團總部將要被解散。

流言四起下,許家印本人於2日晚間,現身恆大集團保交樓工作專題會議,一舉打消了坊間關於恆大以及他本人的各種猜測。

此時,距離恆大汽車誕生,已過去4年。

4年前,許家印曾對新能源汽車寄予厚望,在恆大陷入債務危機後,汽車業務甚至成為恆大的救命稻草。

從這個意義上講,恆大汽車就是許家印的最後一戰。

但這顆稻草現在也風雨飄搖,讓許家印的最後一戰,生死未卜。

參考資料:

[1]《恆大未解之謎》搜狐焦點

[2]《許家印造車,又給賈躍亭打了個樣》螺旋實驗室

相關文章

99歲的他,永不破產的巨人

99歲的他,永不破產的巨人

大算盤我會打,小算盤我不打。 來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 | 華商韜略 「他毫不客氣地回了一句,idiot(笨蛋)。...

潘石屹,這回真跑了?

潘石屹,這回真跑了?

輕描淡寫,但卻蓄謀已久。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2007年SOHO上市時,潘石屹夫婦的身家達到500億元,今年3月的20...

中國最被低估的商業教父,是他

中國最被低估的商業教父,是他

成大事者,破心賊。 作者丨張靜波 來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在全球最難賺錢的電解鋁行業,在中國最跌宕起伏的光伏產業,當世...

山東首富,年收3000億,手機200塊

山東首富,年收3000億,手機200塊

「我從來就沒賠過錢」。 作者丨耿康祁 來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2002年1月,剛剛被評為中國首富的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

可怕!日本飲料悄悄滲透中國40年

可怕!日本飲料悄悄滲透中國40年

數十年的悄悄潛入,最終等來瓜熟蒂落。 不同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那樣的大肆宣傳,日本飲料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極為低調,成果卻同樣不容小覷:伊藤園稱...

大學教師創業,成華為最強對手

大學教師創業,成華為最強對手

一生做好一件事。 作者丨耿康祁 來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思科、中興、蘋果、小米……在華為各領域的眾多對手中,有一家公司...

這對父女,一家公司,兩個世界第一

這對父女,一家公司,兩個世界第一

這個公司,製造了兩個世界第一。 作者:張香雪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鄂爾多斯是一個能夠頻繁驗證「貧窮限制想象力」的城市。...

他,狠起來連董明珠都砍!

他,狠起來連董明珠都砍!

在空調行業,奧克斯扮演者純粹的「野蠻人」角色,一度被董明珠點名針對。 奧克斯以低價橫殺四方,並言之鑿鑿地表示其他賣高家空調的廠商,並沒有撐得...

馬斯克血洗矽谷

馬斯克血洗矽谷

矽谷人人自危。 作者丨金玉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55位來自特斯拉的工程師,在馬斯克的授意下進駐Twitter,成了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