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最強跨界大佬。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
記者|李豔豔 編輯|周春林
2月11日晚,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發佈訃告: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因突發心臟疾病救治無效,於2月10日去世,享年65歲。
訃告稱,鄭永剛創立杉杉34年來,以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果敢的膽略,引領杉杉成為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部署企業戰略轉型和多元化佈局,先後在時尚產業、鋰電新能源材料、光學顯示材料等領域成就斐然,「是改革開放後湧現出的民營企業家中的傑出代表」。
噩耗傳開,商界一片痛惜震驚。2月11日晚,上海市浙江商會發文哀悼鄭永剛離世,稱「傾其畢生心血踐行實業報國的堅定信念」。
悼文稱:他創業早、成名早,又從來不吝於提攜後進、幫助晚輩;他是個英明的決策者,帶領杉杉華麗轉身,又毫不保留地將所有智慧分享給他人;在浙商企業家眼裡,他是領頭羊、是風向標,而在青年一代的企業家眼裡,他是個有趣的、充滿智慧的、性格鮮明的長輩。
有訊息稱,鄭永剛是在日本期間突發疾病去世。官網顯示,今年1月12日他還出席了杉杉企業2023年度經濟工作會議,主持會議並作了主題報告。對於鋰電產業,他在會上稱,「規模是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關鍵。」面對新能源產業競爭加劇、負極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他表示,要舉全杉杉之力,支持推動負極材料的發展。
鄭永剛1958年出生,祖籍浙江寧波。他是一位「老浙商」。除了擔任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等與公司相關的內部職務,他還擔任上海新滬商聯合會會長、上海市寧波商會會長、甬商總會聯席會長、上海市浙江商會名譽會長等職務。
鄭永剛曾說,自己的成功是因為在時代背景下,能「一摸石子就過河」。他的經歷堪稱傳奇;從「服裝大王」變身鋰電材料大佬,再到跨界進軍偏光片產業,創新和果敢的氣質與他相伴一生。
1989年,鄭永剛創立杉杉品牌;1996年,他帶領杉杉股份成功上市,成為國內「服裝第一股」,他本人亦被稱作「服裝大王」;1999年,正值杉杉服裝業務如日中天,他卻決定進軍新能源鋰電池產業,近年來又先後佈局偏光片、涉足大健康和貿易物流等產業。如今的杉杉股份已成為全球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雙龍頭」,產能持續擴張。
自2002年起,杉杉企業已連續20年入榜中國企業500強,2021年以531億元銷售額位居第373位。鄭永剛身後,百億規模的杉杉帝國仍在疾行。其子鄭駒現年32歲,近年來已逐步走至臺前,目前擔任杉杉集團總裁。
斯人溘然長逝,留下未竟的事業。杉杉的未來會怎樣?
01從「服裝大王」到「鋰電材料大佬」
回顧鄭永剛的一生,有兩個重要標籤:服裝大王、鋰電材料大佬。
1958年,鄭永剛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農民家庭。家中有兄妹5人,他排行老二。
1976年高中畢業後,鄭永剛入伍當兵。結束軍旅生涯後,他轉業回到寧波,成為一家外貿公司的貨車司機。由於表現突出,1985年,27歲的鄭永剛被派到鄞縣棉紡廠當廠長,由此正式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逆襲人生。
鄭永剛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在去年12月《中國企業家》雜誌社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暨第二十二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現場,鄭永剛曾發表「新時代企業轉型之路」的主題演講,系統回顧了企業過往30餘年的發展和轉型歷程。
「我們當時就意識到,杉杉西服想一直獨領風騷,長期成為國人的‘國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1999年,我們開始研究企業轉型。」回顧企業轉型動因,鄭永剛說,「從1999年到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將近24年的轉型之路。」
那時,杉杉的服裝板塊還很賺錢,但對於未來的憂患意識,讓他走出寧波。
「我們來到上海,尋求到底轉型做什麼。我們專門找了很多專家學者,連續不斷地開一些諸葛亮會、務虛研討會。」鄭永剛回憶說,最後,公司設定了兩個大的戰略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有未來;另外一個,就是大健康有未來。」
他首先選擇了前者,並開始尋找合作方和技術團隊。當時,中國的負極材料還只是鞍山熱能研究所承擔的一項863課題,由於科研經費不夠,課題無法完成。鄭永剛認為,該項技術代表未來趨勢,隨後買下該技術並在上海投資3億元,進行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實驗和產業化。
彼時鋰電材料還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如今風頭無兩的寧德時代,當時也和杉杉一樣,都在摸索中前行。「那時候,杉杉做材料,寧德時代做電池,我們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最早一批新能源企業。」鄭永剛說,「雖然那時候企業不賺錢,但是我們要轉型,就要堅持。」
負極材料剛剛推向市場的時候,價格高達37萬元一噸,這樣的價格,應用市場很難打開。鄭永剛說,自1999年杉杉股份開始進軍鋰電池產業起,此後八年,經營持續虧損。好在後來,鄭永剛終於等來了風口:智慧手機時代到來了。
「蘋果手機開始向全球招聘供應商的時候,我們作為中國的材料企業,被認定為它的供應商。」鄭永剛說。智慧手機的出現推動了整個3C行業的變革,鋰電池也因此得到大面積使用。鄭永剛的團隊也成為中國首個將鋰電池從生產到銷售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企業。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勢下,杉杉股份的鋰電業務快速擴張。到2013年,杉杉的鋰電收入全面超過服裝業務。後來,杉杉持續大量地投入研發經費,通過不斷研發,實現技術迭代,同時不斷降低成本。隨著新能源時代全面到來,終於迎來產業大爆發。
如今的杉杉股份,已變成全球最大的鋰電材料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鋰電池材料業務成功進入蘋果、三星、寶馬等知名企業的供應鏈。在技術先進性和規模化方面,杉杉股份迅速與三星、索尼等並駕齊驅。
「現在,我們整個出貨規劃是100萬噸,去年(2021年)實際出貨量只有10萬噸,算是全球最大。今年(2022年)我們能夠有20萬噸,預計明年(2023年)能夠達到40萬噸的出貨量。」在這次演講中,鄭永剛闡明瞭公司當前階段的發展戰略,「我們要牢牢抓住行業高速發展機會,成為全球新能源負極材料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
02復出跨界進軍偏光片產業
2022年3月,胡潤研究院發佈《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鄭永剛以125億的身家位列第1864位。
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鄭永剛實際控制企業超過420家,其中包括杉杉股份(600884.SH)和吉翔股份(603399.SH)兩大A股上市公司,市值總和超過520億元。截至2月10日,杉杉股份市值435.59億元,吉翔股份則為86.67億元。
鄭永剛曾希望退居幕後,將精力更多聚焦於杉杉控股公司的業務佈局上。2007年,他宣佈辭去杉杉股份董事長職務。但在2020年底,時年62歲的鄭永剛再度出山,執掌杉杉股份。
這一背景是,當年,杉杉股份業績出現下降,淨利潤約1.38億元,同比下降48.85%,這主要因非核心業務充電樁、儲能、服裝等虧損同比大幅增加。在鄭永剛的強力作用下,杉杉股份明確、專注主營業務,開始剝離正極材料、電解液以及其他非核心業務。
在資本市場,鄭永剛也一直以「長袖善舞」著稱。此前,「杉杉系」曾一度活躍於資本市場,參與過申通快遞(002468.SZ)借殼艾迪西,實控過綠能慧充(600212.SH)前身江泉實業等。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兩年,鄭永剛還主導了一項重要收購,讓杉杉股份又一次成功「跨界」。
2021年,杉杉股份以53億元代價,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七成股權,並藉此成立杉金光電,一躍成為全球偏光片龍頭企業。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關鍵材料之一,被譽為光學行業的晶片,是新型顯示產品的核心技術之一,長期以來為日韓少數幾家企業把控。
「偏光片這個產業不是我主動要轉型的,不是我主動要去幹的,是被動讓我幹成的事。我幹過實業,搞過金融,也看到和我同一時代的部分企業家被淘汰了。」鄭永剛曾說,選擇跨界進軍偏光片產業,更多是遵循產業週期發展規律,希望讓杉杉股份煥發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收購成功的那一天,我就去到南京杉金偏光片公司,當眾宣佈,從今天起,杉杉作為杉金偏光片的大股東,決定實施一企兩制。」鄭永剛所說的「一企兩制」,就是充分的授權經營。原則上,杉杉不派人到杉金。公司所有制度,包括分配製度、企業文化、各項管理模式不變。
在這一思路主導下,這場跨國收購沒有出現水土不服問題,偏光片業務也快速成長為杉杉股份的新支柱。受益於鋰電池材料價格大幅提升以及偏光片業務併購,杉杉股份業績暴增。
2021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收206.99億元,歸母淨利潤33.4億元。其中,兩大主業鋰電材料和偏光片業務分別實現營收91.25億元和99.44億元,偏光片的歸母淨利貢獻高達11.97億元。2022年上半年,偏光片業務收入57.27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升高至53.17%。
伴隨杉杉股份偏光片業務營收佔比升高的,還有杉金光電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據杉金光電估算,公司在85吋以上市場份額已經在80%以上,65吋以上全球市場份額達到40%以上。
2021年4月,完成對LG化學偏光片業務併購的鄭永剛,曾對媒體表示:「(偏光片)這是我最後一戰,我一定要做到很自豪,要有話語權和行業標準制定權。」按照約定,2021-2023年,杉杉股份將分批次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剩餘股份。
杉杉企業2022年上半年經濟工作會議上,鄭永剛稱:「鋰電池是21世紀的石油,新能源成為全球最有潛力的產業。」當年10月,杉杉股份公告,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引入戰略投資,投資方包括問鼎投資、比亞迪、寧德新能源、崑崙資本,增資金額合計30.5億元。
今年1月12日,鄭永剛公開出席杉杉企業2023年度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3年企業發展戰略:一方面,堅定加大對負極材料、偏光片和鋰鹽產業的投入;另一方面繼續做減法,堅決剝離競爭力較弱的產業。同時,堅持培育醫療產業,大健康板塊將成為未來重要產業。
03留下精神遺產
「二代」已走向臺前
「他一直告訴我們,企業家的天職只有一個: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中國做到行業前三,在全球擁有技術、市場、產品、管理等任何一方面的特色,贏得同行尊重。企業家的責任就是把企業做好,依法納稅,提供就業……」2月11日晚,上海市浙江商會在悼文中回憶道。
浙商的「老大哥」走了。據《浙江日報》,鄭永剛去世的訊息傳出後,浙江省內不少企業家、研究者紛紛表示震驚,為省內經濟界失去一位優秀企業家而感到遺憾。他們認為,鄭永剛身上體現著典型的浙商精神,創新是他最大的標籤。
作為浙商群體的研究者,浙江省重點智庫浙商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浙商博物館館長楊軼清和鄭永剛交往二十多年。他說,「鄭永剛是浙江民營企業家群體中的獨特存在,個性鮮明、氣場強大、非常自信,他的突然去世,我感到十分震驚、遺憾。」
在楊軼清看來,至少在三個方面,鄭永剛走在了時代前沿。
首先,他重視品牌戰略,在品牌建設上開創性大手筆投入,杉杉依然是服裝行業的領導品牌。其次,他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探路者」,在主業發展較好的時期,果斷轉型成為高科技產業。最後,他的目光開闊,上世紀末果斷將總部搬到上海,更加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
作為「二代」,出生於1991年的鄭駒(鄭永剛之子)已逐步走向臺前。
早在2015年,鄭駒就活躍於杉杉系的各大重要活動現場。2015年12月,上海君康金融廣場奠基儀式、湖南杉杉新辦公大樓羅成慶典上,鄭駒均以杉杉控股總裁的身份出席。2016年1月的杉杉新春晚會上,鄭駒挑戰《新貴妃醉酒》一人雙聲,引起現場尖叫不斷。2017年又精彩演唱《超越夢想》。此後多年在鄭永剛出席的重要活動中,鄭駒也常伴左右。
2016年5月,鄭駒作為浙江新生代企業家曾表示,將從三個方面做好傳承和發展:把誠信、創新、敢想敢做的浙商精神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傳承下去;不斷學習,把個人視野和能力的提升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探索新興業務,企業持續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自2018年起,鄭駒擔任杉杉控股法人及董事長;2019年9月,鄭駒出任杉杉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後於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團總經理。企查查資訊顯示,自去年12月以來,鄭駒密集上任多家杉杉系企業高管。目前,鄭駒尚未進入杉杉股份與吉翔股份董事會。
2022年8月,作為新滬商青峰會會長的鄭駒在該峰會活動上表示,2022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我們經歷著危機的考驗,尋找著破局的未來。他強調不要盲目擴大版圖,要審慎前行。
鄭永剛溘然離世,但他也為杉杉的未來發展留下了指導與要求:「杉杉企業要向實而行,做強產業,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要繼續做減法、去槓桿,加快處置非主業資產;要弘揚正直、擔當、創新、奉獻的杉杉文化。」
他曾說過:企業家絕大多數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眼睜睜看著年輕的企業消失,如果我鄭永剛的生命週期結束了,但杉杉企業還在,就是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並未離去。
參考資料:
逝者鄭永剛丨轉型戰略家和未盡的事業(浙江日報)
浙商鄭永剛逝世,去年身家125億,旗下杉杉繫有多少資產?(界面新聞)
著名浙商鄭永剛病逝,百億杉杉怎麼辦?(貝殼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