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那種感覺:一碗半熱不涼的白米粥,稠薄得當,挑了出了油的鹹蛋進去,微微攪拌,鹹香配清淡,互相成就、相襯相成。

時令的風物,是一環扣一環、一物扣一物的。
你若是想在立夏時節吃上鹹鴨蛋,清明時分,就該醃製鹹鴨蛋了。
為什麼要在清明時節醃製鹹鴨蛋?
不好說,老話是說,清明時節醃製鹹鴨蛋,容易入味、不易腐壞,而且不會變空。
變空的說法,是針對醃製而成的鹹鴨蛋的,一敲,殼中好大一塊都是空的,感覺一個鹹鴨蛋醃製後,縮水了很多。這就叫蛋空了。
上面這些理由成立麼?不好說。
想來,大約清明時節醃製鹹鴨蛋,一方面是接下來的溫度等等,適合醃製鴨蛋,若是三伏天,氣溫高,鹽滷的調和怕是沒有三四月間氣溫逐步升高來的那麼合適;二來清明時節,不到播種插秧之際,農事較閒,且已出正月,春節期間的吃食已經耗散,得為著接下來的飲食操心了。
所以,醃鹹鴨蛋吧。
這時節,因為草木開始盛茂,河裡魚蝦開始活躍,鴨子的食口較足,產蛋較為勤快,且這時候的鴨蛋,個頭大。
醃鹹鴨蛋,用什麼樣的鴨蛋?
青殼的麻鴨蛋,是主流的品種;白殼的白鴨蛋,用的也比較多。甚至你還可以選擇用雞蛋,用鵝蛋。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青殼鴨蛋好,蛋殼厚薄適中,個頭大小合適。要是用雞蛋,雞蛋殼一般不厚,且個頭不大,容易醃製過頭;用鵝蛋的話,看似蛋大喜人,但是容易醃製不透,而且鵝蛋總是有口感粗糙的問題,哪怕是醃製之後,還是沒能脫胎換骨。
鴨蛋怎麼醃製?
一般先是把鴨蛋放在清水裡清洗,然後拿一個乾淨的盆,半盆的草木灰,衝入滾燙的白開水,加入食用鹽攪拌均勻成糊狀,晾涼備用。這其中,施鹽量是考驗功夫的,老把式和新手,高下立判。
繼而是將洗乾淨的鴨蛋放進盛有草木灰的盆裡,滾粘草木灰糊,然後把沾滿草木灰的鴨蛋個次放進洗乾淨的罈子裡。
放完之後,再把多餘的草木灰倒進罈子裡,封存,靜置,等到時間成就的風味。
剛醃製上的鹹鴨蛋,其貌不揚,甚至有點相貌醜陋。但你不會想到,在二十多天時間的催化中,能有這樣的造物技藝,收穫那樣的豐美吃食。
另外,還見過直接用鹽水醃製鴨蛋的,省去了草木灰一步。還有直接用泥漿水的,拌入食鹽的泥漿,長期附著在蛋殼上,鍛造風味。哪種方法好?難說。

你若是著急著吃鹹鴨蛋,等不了那麼個把月,那麼,還有一種簡便的技巧,用筷子小心翼翼抽打蛋殼,打出裂紋卻不破碎,鹹味很容易就醃製進去了。但這樣做,也有很大風險是:鴨蛋太鹹。
鴨蛋靜置超過半個月,就可以慢慢嘗試吃起來了,剛開始的鹹鴨蛋,鹹味不夠足,蒸熟後,蛋黃也就是淡幹略有鹹味;要是到了恰當的時間,一般在25天左右,那就是可以「收穫」豐盈飽滿的鹹鴨蛋的時候了。
你想,從罈子中,取出鹹鴨蛋,蒸熟。
鹹鴨蛋空的那一頭,在飯桌上輕輕一磕,剝去這一頭的蛋殼,筷子尖挑進去,刺破蛋白,觸達蛋黃,一股橙黃的油流出來。多麼驚奇、多麼誘人,讓人食慾大開!
鹹味在時間中作用,竟造就這樣的風物,誰能想到!
這味風物,還有很多的做法,比如鹹蛋黃挑出來,可以炒豆瓣、炒南瓜、炒苦瓜,可以焗蝦、焗茄子等等。

不過,還是喜歡那種感覺:一碗半熱不涼的白米粥,稠薄得當,挑了出了油的鹹蛋進去,微微攪拌,鹹香配清淡,互相成就、相襯相成。
舉起碗來,呼啦呼啦,一口氣落肚!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