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健康的頭號殺手
高血壓的標準下調了?140/90mmHg還是130/80mmHg?
各個指南爭論未停,無論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多少,高血壓都是慢性疾病的頭號殺手,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從2007年起代謝因素中收縮壓升高已經是造成疾病調整健康年(DALY)下降的最主要因素,簡單的說,高血壓是代謝疾病的頭號殺手[1] 。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因高血壓造成的死亡已逾千萬,在2010年(那時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還是>140/90mmHg)全球範圍內的高血壓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3.9億。
01 高血壓,對全身血管都有損害
這一週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屢上頭條,是因為在最新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中把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從大家熟知的140/90mmHg下調到了130/80mmHg,這讓很多之前沒有高血壓的人突然變成了」病人「。
無論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多少,高血壓都是慢性疾病的頭號殺手。而且全球範圍內,高血壓的發病是不均勻的,高收入國家隨著知曉率的上升和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注重,高血壓患病在減少,而中低收入國家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發生反而在增加,現在,中低收入國家的高血壓人群是高收入國家的兩倍還多[2]。我國就是高血壓發病率還在上漲的國家之一。
高血壓最直接損傷的就是血管尤其是動脈,而血管遍佈全身,所以對每個高血壓的病人來時,全身很多重要器官都會出問題。

其中首當其衝的是心臟,高血壓會導致心血管疾病,最常見是心肌梗死,還會導致心衰、瓣膜疾病和主動脈疾病比如夾層,同時,高血壓是腦出血和缺血性腦卒中的明確危險因素,另外,高血壓和腎臟疾病也互為因果,高血壓會導致腎臟疾病而腎臟一旦出了問題又會加重高血壓造成惡性循環。
02 高血壓,到底是140/90還是130/80
高血壓下調到130/80mmHg的指南一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衛健委表示國家的診斷標準仍然維持140/90mmHg,但可以看出血壓切點下調可能是日後的趨勢。
其實,對於醫生來說,這個標準變化一點也不出奇,早在2017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HA/ACC)聯合制定的高血壓指南就已經把高血壓的定義從140/90 mmHg降至130/80 mmHg,雖然2018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歐洲高血壓學會(ESC/ ESH)的歐洲指南仍然維持140/90 mmHg的診斷標準,但是業推薦如果耐受良好,對大部分患者降壓的目標應該達到130/80mmHg或者更低。
其實在AHA/ ACC指南中,定義的正常血壓是<120/ 80mmHg,血壓在120-129/ 80之間的屬於高血壓前期,而>130/ 80mmHg就是一級高血壓(傳統意義上這個水平的血壓是高血壓前期),而在≥140/ 90 mmHg就已經是二級高血壓了。

AHA/ACC高血壓指南
這一改變的直接原因,是2017年SPRINT的研究結果出爐。
SPRINT研究全稱是收縮壓干預研究(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研究目的是評估對於50歲以上的非糖尿病人,強化降壓(收縮壓<120mmHg)是否比常規降壓(收縮壓<140mmHg)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9361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強化降壓組和常規降壓組,本來研究預計進行5年,結果在第3年就提前終止了,因為研究的主要終點(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在強化降壓組明顯更低。也就是說強化降壓讓收縮壓降至120mmHg以下和傳統的140mmHg相比可以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和總死亡率[3]。

SPRINT研究的結果
因此美國指南在2017年就將高血壓標準下調到130/80mmHg,並且提出120/80以下才是正常血壓。對於這一血壓目標的下調,當時在美國醫學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社評也指出,如果把血壓目標下調到130/ 80以下,會讓美國診斷為高血壓的人數從7千萬驟增到1億,上漲了近三分之一,會讓更多人被開具降壓藥的處方,而對於大部分人,這些用藥是否必要以及是否長期有益還不明確。
03 血壓大於120/80?第一步應該改變膳食
實際上,即便是美國「AHA/ACC指南」,對於血壓在130-139/80-89mmHg的人群,也不推薦立刻開始吃藥控制高血壓,而是推薦生活方式干預3-6個月,僅僅對於有過心臟病、腦血管病或者心腦血管病風險>10%的人進行藥物降壓治療。
所以,新的高血壓指南意義在於讓人們認識到高血壓是一個健康的炸彈,儘早開始發現並且想辦法控制血壓,控制血壓的第一步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飲食和增加運動。
控制高血壓最好的飲食方式莫過於為高血壓人群量身定製的DASH膳食。
04 DASH膳食,降壓是不是真的有用?
DASH膳食全稱是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終止高血壓膳食方式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研究者嘗試僅僅通過膳食來控制血壓,他們比較了三種膳食,
第一種種常規膳食,
第二種為蔬菜水果豐富的膳食,
第三種為蔬菜水果豐富+低脂乳製品同時減少脂肪的攝入
三種膳食的鈉含量都是3.0g(相當於每日吃鹽7.6g,比目前膳食推薦的5.8g還要寬鬆)
結果發現在三種膳食中,第二種和第三種都能在吃2周左右的時候降低血壓,而且第三種膳食的降壓效果更強。可以將收縮壓從130降到120mmHg。而第三種膳食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知的DASH膳食。

DASH膳食2周可以降低血壓
在之後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又嘗試了低鈉的DASH膳食,也就是將鈉限制在每日2.3g以下,發現其對血壓的控制效果更好。
DASH膳食的健康益處可能來自於增加了新鮮水果蔬菜中的有益健康的成分,比如高鉀、高鎂、高膳食纖維,同時減少了飽和脂肪和添加糖類的攝入。
05 DASH膳食應該怎麼吃?
DASH膳食不是一種很死板的膳食,對於每日不同的熱量目標,DASH膳食都給出了推薦:
比如每日2000kcal的膳食需要保證每日攝入
4-5份蔬菜
4-5份水果
6-8份穀物(最好是全穀物)
2-3份低脂乳製品
6份以下瘦肉或魚類
2-3份脂肪和油
避免甜品和添加糖類
轉化為食物是怎樣的呢?
1份蔬菜大概1小份沙拉(30g左右新鮮蔬菜)或者1個小土豆
1份水果大概1個蘋果或者1小根香蕉
1份穀物是1片面包或者半碗熟米飯
1杯或1盒低脂酸奶或牛奶為1份
1份肉類肉類大概30g
1個雞蛋為1份
1份油脂類是5ml食用油(1小勺)或者15ml沙拉醬(1大勺)

DASH膳食本身不是用來減重的,所以限制熱量不是DASH膳食的重點,重點是增加鉀的攝入同時控制鈉的攝入,使用的方法是增加新鮮果蔬、全穀物的攝入,同時限制不健康的食物包括甜點、含糖飲料和高鹽的食物。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DASH膳食要求蛋白質攝入不超過每日6份,並且提倡吃白肉和魚類,減少紅肉的攝入。我們現在的膳食,肉類的攝入明顯增加,果蔬和全穀物嚴重不足,正與DASH膳食相悖,所以向DASH膳食靠攏,是減少高血壓對身體損害的重要一步,關鍵是這一步不用吃藥。
參考文獻
[1] Lancet. 2018; 392:1923–1994.
[2] Circulation. 2016; 134:441–450.
[3] N Engl J Med 2015; 373:2103-2116
[4] N Engl J Med 2018; 378:497-499
[5] N Engl J Med 1997; 336:11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