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棗扣棚正當時!大棚冬棗優質栽培

大棚冬棗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大荔縣進行了冬棗大棚栽培試驗,實現了大棚栽培冬棗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了15~30d,比原產地山東沾化縣提前了40d,產地供應時間由原來的25天延長到55天。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供參考。

1、扣棚時間

在大荔適宜的扣棚時間為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當最低氣溫不低於-3℃時扣棚最合適,扣棚前要通過氣象部門了解中長期天氣預報,若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出現早春寒天氣,扣棚時間可推後10~15天。

通過幾年的實踐證明,元月底至2月上旬扣棚,一般棗果成熟期可提前到8月15日至9月上旬,提前上市30天左右,售價是露地冬棗的5~10倍,最高售價達每公斤76元效果十分顯著。

2、樹形

由於棚內空間有限,選擇培養良好的樹形不僅能充分利用有限光能和空間,而且直接影響到單位面積產量和果實品質,大棚栽培冬棗宜採用樹冠緊湊的小冠開心形和自由紡錘形,既能夠充分利用棚內空間,又便於摘心、抹芽、打藥等棚內作務。

要求樹高要低於棚膜30~40cm,樹體太高時,在扣膜前採用拉枝、撐枝、墜枝、回縮等方法降低樹體高度。

3、棚內溫度控制和通風要領

3.1合理控制溫度。大棚冬棗溫度控制大體分為6個階段:扣棚後1周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晚上控制在5~7℃,催芽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20天左右),晚上10~18℃。

萌芽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26℃,晚上12~18℃,若溫度過高易造成蕾小,甚至脫蕾(20天左右)。

花蕾形成期至初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晚上12~20℃。盛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7~32℃之間,晚上15~20℃。果實發育期溫度在25~35℃之間,果實成熟期溫度控制隨外界自然溫度即可。

3.2正確通風。生產中採用棚體通風調節棚內溫度、氣體成分和相對溼度,具體要根據季節天氣情況和棗樹不同物候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靈活掌握通風時間、通風口大小、通風部位。其要領為:前期通風以頂部通風為主。

一般不通邊風,邊風通後,影響邊行溫度,導致邊行地溫回升太慢,從而使邊行棗樹生長發育滯後,整棚的開花結果物候期不同步,管理不方便。當外界氣溫上升到4~5℃時,可通邊風。花期通風要早、及時,切忌通風過猛。

隨時注意外界氣溫的變化,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要提早通風,不要等到棚內溫度上升到所需溫度才開始通風,由於外界氣溫僅3~5℃,棚內溫度已達30℃以上,通風過猛,溫差太大,易造成落花,特別對於邊行來說落花更嚴重。

棚內溫度過高時,應先通小風,逐漸拉大通風口,切不可操之過急。

4、保花保果技術

棚內保花保果技術和露地的基本相同,春季萌芽後及時抹除枝條上萌發的無用芽,對不做主枝延長枝的棗頭及時摘心,對側枝和主枝棗頭可留2~4個二次枝適當輕摘心。盛花初期對長勢較旺的主枝進行開甲,甲口寬度為主枝直徑的1/10,深度不傷木質部,甲口要求寬度一致,表面平滑。

開甲7~10天后塗噴殺蟲劑,防治甲口蟲危害。30~35天時檢查開甲部位,沒有癒合的要進行包紮,促使傷口癒合,對不太旺的樹體可以採取環割技術。

盛花期噴肥、噴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微肥,促進花粉萌發,提高坐果率。噴施時間在早上9:00以前或下午4:00以後進行,可選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以及0.3%的硼砂等。為了提高坐果率,在盛花初期可噴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黴素(10~15mg/L)、愛增美等。

另外,丙醯蕓薹素內脂具有顯著的雙向調節作用,可在盛花期使用。在冬棗生育中後期,部分棗園葉片濃綠,果實青小,發育緩慢,噴後有明顯的膨果作用。再就是花期放蜂,一般一棚一箱蜂即可。

5、肥水管理

5、肥水管理

在項目區進行採土取樣,經化驗分析,根據園地肥力,實行配方施肥。

總體原則是:重施有機肥(雞糞、羊糞、油渣等),適量施化肥(少氮、補磷、增鉀),補充微肥。施肥方式提倡以基肥方式提早一次施入,實行一炮轟。

灌水一般結合施肥在扣棚前冬灌1次,分墒後鬆土覆膜,如果中期旱情嚴重,應採用隔行灌水或採用滴灌、溝灌、滲灌等方法灌小水,不宜大水漫灌,改變了過去多次施肥、多次灌水、大肥大水的管理方式。

6、病蟲害防治

6、病蟲害防治

嚴格按照冬棗無公害管理技術規程,採用「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防治」的防治方針,技術部門定期發佈蟲情預報,制定防治方案,進行冬棗病蟲害綜合防治。

在實驗區域內,採用樹體主幹設隔離帶,防止幼蟲上樹,深翻樹盤殺死越冬害蟲及病原菌等物理防治技術。

化學防治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殘留農藥,推廣使用生物製劑,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三致農藥和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

7、分期採收

冬棗成熟較晚,棗農為了賣個好價錢,近年來,露地栽培冬棗早採現象比較嚴重,青採的果實發育不全,果個小,外觀色度差,含糖量低,風味差,果肉硬,易失水萎蔫,不耐貯運,直接影響產量和果實品質,破壞了大荔冬棗的市場信譽和品牌。

推廣大棚冬棗栽培後,冬棗成熟期提前,且採收期延長,果農都能按成熟度適時分批採收,不但提高了冬棗的產量和品質,效益倍增,也受到了客商和消費者的好評。

喜歡的,請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