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發,原文發於2019年7月,應該是每年不少人關心的問題,可以了解一下。畢竟夏天多肉是比較容易得蟲害和真菌病害,要說為什麼,因為多肉真的不耐高溫(白天晚上都要開空調的那種),其正常生理功能都不能有效進行,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是脆弱的。適當的用藥,確實可以輔助多肉度夏,但藥也不是萬能的,長期高溫一些易死的品種還是會死。
用藥分兩種,一種殺蟲,一種殺菌。對殺蟲來說,用藥還真是萬能的,保準蟲子會死。真菌類病害,種類多,傳染源廣,成因複雜,同時還要看植物自身活性,並沒法保證噴藥後肯定不會發生病害。更沒法保證噴藥後,藥到病除,畢竟是夏天,沒病的多肉都可能死,更何況是已經得病的。
過去困擾過大叔的蚧殼蟲,常常不經意見到,自從用了下面這幾款藥後,已經看不到了。但一些飛的蠅蚊類,戶外來源太廣,就沒法根治,只能掛掛黃板。

夏天多肉用什麼藥,可以參考過往夏天的病害史,譬如說得過蚧殼蟲、得過黑斑病、煤煙病等,可以提前使用對應的藥物進行預防。
前幾年的黑斑病,之後有比較注意,也就沒見過了(要配合防雨,不防雨還是容易有)。

花友的白粉病,一般春季容易發生,也是要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很多真菌病害爆發來源都是水、長期潮溼。

如果對過往病害史沒什麼概念,也可以泛泛的噴一些相對新型的殺菌劑(多菌靈已經沒那麼靈了),這些殺菌劑一般都是廣譜型,對不少真菌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噴藥的週期,短可以半個月一次,長可以一兩個月一次,參考藥物內吸持續時間。買藥建議買最小包裝的,不容易浪費,更可以買些不同種類的藥物,輪用,效果更佳。濃度僅供參考,主要還是參照使用說明
以下是老生常談過的一些藥物
殺蟲藥,主要是殺蚧殼蟲,對蚜蟲、玄灰蝶也有防治效果
一些菸鹼類殺蟲劑對蚧殼蟲都有比較好的效果,低毒高效,如呋蟲胺、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等。
德國拜耳 艾美樂 70%吡蟲啉,兌水7000-8000倍
瑞士先正達 阿克泰 噻蟲嗪,兌水4000-5000倍
陶氏益農可立施氟啶蟲胺腈,兌水4000-6000倍
德國拜耳 畝旺特 螺蟲乙酯,兌水4000-5000倍
一些其他優秀的殺菌藥
嘧菌酯(阿米西達,兌水1500倍):廣譜殺菌劑,內吸性好,可用於預防,持效期長達14天,高溫乾旱情況下慎用。
吡唑醚菌酯(巴斯夫 凱潤,兌水2000—2500倍):廣譜殺菌劑比嘧菌酯更不易產生抗藥性,有良好的滲透和內吸作用,對防治白粉病、炭疽、霜黴病、以及葉斑病等有特效。
苯甲嘧菌酯(先正達阿米妙收,兌水750—1500倍):廣譜殺菌劑,有很好的滲透性及局部內吸活性,持效期長,高效。(煙煤病效果好)
異菌脲(富美實 撲海因,兌水1000—1500倍):廣譜的觸殺型殺菌劑,治療效果好,但易產生抗性,建議病發期使用,與其他殺菌劑輪換。
啶醯菌胺(巴斯夫 凱澤,兌水500—700倍):廣譜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白粉病、灰黴病、各種腐爛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對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並且對其他藥劑的抗性菌亦有效(可用於與其他殺菌藥輪換)。
丙環唑(先正達 愛苗,兌水2500—3000倍):具有治療和保護雙重作用的內吸性三唑類新型廣譜性殺菌劑,殺菌譜廣泛、活性高、殺菌速度快、持效期長(15-35天)、內吸傳導性強等特點。對全蝕病、白粉病、鏽病、根腐病、惡苗病、紋枯病、葉斑病有特效。
腈菌唑(陶氏信生,兌水6000—8000倍):三唑類內吸治療性廣譜低毒殺菌劑,具有預防、治療雙重作用。對黑星病、白粉病、鏽病、葉斑病、炭疽病、黑痘病、瘡痂病、紋枯病、莖枯病、斑點落葉病、黑粉(穗)病等多種高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可以直接在購物平臺搜尋藥物名字,基本上都靠譜,不靠譜的主要都是些小包裝的經常被拿來當贈品的多菌靈百菌清生根粉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