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植物花卉養活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想要讓植物快速生長,保證定期開花,那就有一點難度了。有些花友覺得某種植物難養,還經常養死,可能是家裡的環境不適合它,或者是你對它不夠了解。一起來了解一下養花常見的四個誤區。
誤區一:幾天澆一次水?

在陽臺或封閉的室內環境下養花,有幾點需要注意,切記不要模式化養花,就比如固定幾天澆水一次,每個季節的溫度,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等都是不一樣的,室內養花首先就要學會什麼時候給植物澆水,以及澆多少水。
在購買某種花之前,一定要了解它的生長時性,就比如常見的蘆薈、龍舌蘭、玉樹、長壽花和金枝玉葉等植物,養成室內盆栽之後,就一定要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微幹,每次澆水之前,都要確保盆土已經完全乾透了。

如果你養的是特別喜歡水分的植物,就比如像常見的銅錢草,那一定要注意經常澆水,不能讓土壤乾旱。
澆水之前,也要檢查植物是否在生長,就是平常所說的生長季節。在過度炎熱的夏天,有些植物會進入休眠的狀態,就比如常見的多肉植物,夏季就要稍微控水,盆土寧幹勿溼。另外在冬天低溫的時候,植物也會停止生長或生長減緩,這個時候植物也要控制澆水。
誤區二:剛買的植物施肥
有些朋友就很害怕植物缺肥,剛買回家裡的盆栽植物就馬上給它們施肥,可想而知,這些植物還沒適應新的環境,就給它們施肥,是很容易導致肥傷的。

這裡所說到植物換種環境,就要延緩施肥的時間。就比如我們給植物換盆之後,要等植物恢復生長了,重新長出新的葉子和新的根系,才能開始給它們施肥。
另外,給植物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濃度,寧少勿多,濃度大了很容易導致肥傷;肥料的濃度可以小一點,但可以勤快一點施肥。比如植物在生長季節,或植物正準備孕育花朵,就可以每隔一兩週補充一次磷酸二氫鉀,要對植物的葉面葉背噴灑均勻,這樣可以增強植物吸收肥力。
誤區三:剛買的植物馬上換盆?
這個也是很多花友把花卉養死的一個原因。

無論是從網上買回來的各種盆栽花卉,還是在花市、花店裡買回來的盆栽植物,都不要急著換盆。如果是在花店裡買的,也不要急著讓老闆給你換盆。
剛買回家裡的植物,適應新的環境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如果環境通風透光比較好,植物過了三五天就可以重新恢復生長,這個具體標準就是植物有新的葉子,或有新的根系長出來。
買回家裡的植物可以先在通風透光處緩和,3~5天后,植物的狀態變好了,有新的根系長出來了,就可以給它換盆。換盆的時候不要一下子換到太大的花盆中,否則容易導致土壤過多,盆土積水,就很容易引起爛根,花盆要透氣疏鬆,原來的盆土和新的盆土透氣性、排水性不要差別太大。

有些朋友剛買了一些帶有很多花苞的植物,馬上給它換一個精緻的陶瓷盆(不透氣,中看不中用),這些植物的花就會不斷掉落,就包括常見的梔子花、茉莉花和茶花等植物。這就是因為突然給植物換盆,環境變化,而且動了植物的根,也就很容易導致花花掉落。
剛買的植物不要急著換盆,植物在花期也不要換盆。最佳的換盆時間就是植物在生長季節,有較強的恢復能力,比如春暖之後,而且不要在花期前一兩個月換盆。給植物換盆之後,要放在通風遮陰處緩苗兩三天,再慢慢見光,也不要急著施肥。
誤區四:養花從來不施肥?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在養花的時候,從來不施肥,也不噴藥的。

有些朋友就喜歡養一些盆栽觀葉植物,就包括常見的虎皮蘭、綠蘿、常青藤、發財樹、金錢樹等植物,這些植物買回家裡,一年到頭就偶爾澆水,植物的確是可以維持存活,但是狀態會越來越差。

植物的狀態變得越來越差,不僅是環境不適宜,很有可能就是沒有注意定期施肥。
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光合作用,不僅需要水分,它也需要適當的營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植物的生長季節要定期施肥。
只要植物在生長,有新的葉子冒出來,就要注意偶爾給它們補充肥料。
在室內半陰處(有一點柔和光照)養護的各種觀賞植物,每天有適當3~6小時的光照,可以每隔兩三週補充一次水溶性的薄肥,濃度比平常低一點。

如果是養在燈光下的各種觀葉植物,就包括常見的綠蘿,可以在春暖之後在盆土上撒上一點緩釋肥,也能滿足它的生長需求。缺乏光照,植物長得會比較慢,一年就給一次長效的緩釋肥就足夠了。
如果植物養在光照充足,環境通風比較好的環境下,生長速度比較快,對肥料的需求就會比較多,在生長季節就可以每隔一週補充一次水溶肥。而緩釋肥,則可以在植物的生長季節每隔三五個月給一次,水溶肥和緩釋肥可同時給,兩者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