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農藥分類及使用方法

生物防治就屬於綠色防控的一項常用技術,本文提到的植物源農藥又是生物防治中利用生物調控害蟲密度,或抑制病原菌的傳播蔓延的一種手段。

植物源農藥從狹義上來說是來源於植物體的農藥(從人工栽培或野生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其有效成分通常不是單一化合物,而是植物有機體中的一些、甚至大部分有機物質。

具有環境友好、對非靶標生物安全、不易產生抗藥性、作用方式特異、促進作物生長並提高抗病性、種類多、開發途徑多等特點。

按防治對象來說,植物源農藥可分為植物源殺蟲劑、殺菌劑和殺蟎劑三類。

國內常見的植物源農藥

(有效成分名稱+毒性級別)

殺蟲劑:苦參鹼(低毒)、藜蘆鹼(低毒)、菸鹼(中等毒)、油酸菸鹼(低毒)、血根鹼(低毒)、毒藜鹼(低毒)、百部鹼(低毒)、辣椒鹼(低毒)、莨菪鹼(低毒)、馬錢子鹼(劇毒)、烏頭鹼(劇毒)、苦皮藤素(低毒)、魚藤酮(中等毒)、茴蒿素(低毒)、新狼毒素A(低毒)、川楝素(低毒)、印楝素(低毒)、蛇床子素(低毒)、茶皂素(低毒)、異羊角扭苷(低毒)、桉油精(低毒)、鬧羊花素一Ⅲ(低毒)、八角茴香油(低毒)。

殺菌劑:苦參鹼(低毒)、小檗鹼(低毒)、丁香酚(低毒)、香芹酚(低毒)、兒茶素(低毒)、大蒜素(低毒)、乙蒜素(低毒)、大黃素甲醚(低毒)、黃芩甙+黃酮(低毒)。

殺蟎劑:植物源殺蟎劑不到整個市場比例1/10,與日益增長的需求比較看,開發還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能進行商品化生產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在農藥資訊網登記的只有藜蘆鹼(低毒)、印楝素(低毒)用於防治茶黃蟎、紅蜘蛛。

如何使用?

預防為主

發現病蟲害及時用藥,不要等病蟲害大發生時才防治。植物源農藥藥效一般比化學農藥慢,用藥後病蟲害不會立即見效,施藥時間應較化學農藥提前2~3天,而且一般用後2~3天才能觀察到其防效。

與其他手段配合使用

病蟲害危害嚴重時,應當首先使用化學農藥儘快降低病蟲害的數量、控制蔓延趨勢,再配合使用植物源農藥,實行綜合治理。

避免雨天施藥

植物源農藥不耐雨水沖刷,施藥後,遇雨應當補施。

如何提高生物農藥的防效?

看天

看天

對生物農藥的使用效果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溫度、溼度、光照和風。

溫度不僅作用於生物殺蟲劑孢子,而且還作用於害蟲本身,從而影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毒性;

溼度對生物殺蟲劑孢子的繁殖和擴散有直接關係,溼度大,微生物孢子繁殖和擴散快,易感染和殺死害蟲;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芽孢有著致命的殺傷作用,因此在施用時應儘量避開強光,如下午4時以後使用效果較好;

對粉劑生物農藥的飄移和擴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微風下施用粉劑,作用效果最佳。

看地

看地

不同地區,生物農藥的使用效果也不盡相同。在乾旱地區要加大噴藥用水量,這樣易於微生物孢子的存活和繁殖,同時可在製劑中加入一些特定的高分子物質和增加溶液黏度的物質,如澱粉、動物骨膠、草木灰浸出液等,以提高生物農藥的使用效果。

看蟲

看蟲

對於不同類型及特性的害蟲,生物農藥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害蟲一生有幾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各個發育階段對生物殺蟲劑的抵抗力不同:

選擇害蟲低齡幼蟲期施藥,能充分發揮生物農藥的效果,從而達到「治小,治早,治了」的要求。另外,還要根據害蟲取食特點使用不同類型的生物殺蟲劑。

看機械

看機械

由於生物農藥生產成本高,因而應最佳化用藥技術,使用高性能噴灑機械,如採用彌霧法(利用高速氣流將粗霧滴破碎、吹散)噴施,從而提高生物農藥的防效,降低生產成本。

看劑型

使用生物農藥時要

使用生物農藥時要根據防治對象、氣象條件和使用時期,正確選擇適當的劑型:對於食葉量很大的害蟲,如菜青蟲可採用將可溼性粉劑加水配成懸浮液的方法噴霧,效果較好。膠囊劑不但有較長的防效,而且還能保護其中的病原體不受環境因子的影響,可用於大棚撒施。

看品種

看品種

在生物農藥的實際利用中,不少人誤認為生物殺蟲劑可殺害一切害蟲,因而便不加選擇地購買使用,這樣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增加生產成本,增加防治難度,而且還會延誤防治時期。實際上,生物殺蟲劑的專一性很強,殺蟲譜不廣。因此,應針對不同害蟲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生物農藥。

根據害蟲遷飛特性

在生物農藥的實際利用中,應根據害蟲的遷飛特性採用生物農藥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配合使用,兩者相輔相成。

新型植物源農藥的挑戰和發展前景

從商業化角度看,以上介紹的植物藥劑由於缺乏商業化所需的生物活性和防效的標準和技術而受到了限制。植物化學物質的固有特性(作用慢、防效變化大、持效期短)和沒有統一標準的技術是其農業市場進入率低的主要原因。而蛋白類化合物比次生代謝物在環境中更穩定和持效期更長,可利用奈米粒子工程化技術最佳化而更好地被昆蟲攝入和接觸。然而,依靠種植作物來專門提取殺蟲劑、殺菌劑的道路還很遙遠,因為這需要在土地和技術上進行巨大的投資。

如果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容易的合成,特別是預測和合理設計蛋白質結構以增加其生物活性,就可獲得大量的此類物質。

來源:生物農藥視界、生防寶典、現代農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