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植物是杉菜,對,就是你們想的那個杉菜

相傳宋朝文學家王安石(人稱荊公)寫了一本《字說》,此書多牽強附會,但礙於荊公身份,當時讀書人無不拜讀研習。大文學家蘇東坡看不下去了,想去戲弄一下荊公。他問荊公:「‘坡’字怎樣表達它的意義呢?」荊公答道:「‘坡’是土的皮呀!」東坡一聽,氣樂了,反問道:「那‘滑’是水的骨頭嗎?」荊公一看圓不過去就沉默了,不敢說話。過了一段時間,東坡又遇荊公,上來就問:「拿竹去打馬就叫‘篤’嗎?那拿竹去打犬叫什麼呢?」荊公沒有回答。東坡又問荊公「‘鳩’是九鳥組成的,不知有沒有根據?」見荊公又不答,東坡才說道:「《詩經》中有「鳲鳩在桑,其子七兮」一說,父母加孩子剛好九隻鳥,剛好合成‘鳩’字。」荊公認真聽著,想了一會兒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字都不是那樣的意思,這才知道東坡原來是開玩笑。再後來,《字說》這本書就被禁了。

後來有人把這個故事稱作「問荊」,它也一直傳為文壇佳話。我們今天也要講問荊,只不過,這裡的問荊變成了一種植物。

綠油油的光桿司令

問荊(Equisetum arvense)屬於木賊科木賊屬問荊亞屬,屬名「Equisetum」來自於兩個拉丁詞語「equus」()和「seta」(刺毛),可能指的是木賊屬植物的地上莖長得像馬尾一樣。而它的種加詞「arvense」則是「來自田野」的意思。問荊還有個英文名叫做「field horsetail」,直譯過來就是「田野馬尾巴」,跟它的學名十分契合。

問荊圖片:翦翳翎

問荊。圖片:翦翳翎

問荊(Equisetum arvense)是一種蕨類植物,但它的長相卻與一般的蕨類植物大相徑庭。問荊葉子退化,只剩下綠色的莖,是貨真價實的「光桿司令」。問荊的莖有兩種類型,即地上莖地下莖。地下莖又分為根狀莖和其節上著生的淡黑色小球莖,二者都可以用來繁殖後代,球莖內還儲藏著許多植株合成的澱粉;而問荊的根著生於根狀莖的節處,不定根輪生,行使根的吸收功能。地上莖主要有兩種:春枝夏枝

問荊的科學畫。圖片:lavinia2070 / flickr

春枝一般在早春由地下莖生出,有節和節間,帶有乳白色或淡黑色,肉質不分枝,沒有葉綠素。春枝其實可以看作它的「花枝」,主要用來生長孢子葉球(即生殖結構)。孢子葉球散播孢子後,春枝枯萎,在同一地下莖甚至同一個節間會長出夏枝來。夏枝為直立的主莖,綠色,非肉質,有節和節間,節上還長著一輪分枝。夏枝主要進行光合作用為植株提供養分。

問荊的春枝。圖片:F. Lamiot / wikimedia

光學顯微鏡下的問荊孢子。圖片:Stefan.lefnaer / wikimedia

不同的木賊

問荊的中文名始載於《本草綱目拾遺》,裡面提到「問荊……苗似木賊,節節相接,亦名接續草」,但未曾說明這個名稱的由來,所以它到底為啥叫「問荊」也許只能在古書中尋找答案了。問荊的別名倒也挺多:節節草、接續草、馬草、筆頭菜、土黃麻等等,但節節草其實指的是木賊屬另一種植物:Equisetum ramosissimum。此外,問荊還有很多擁有奇怪名字的親戚:木賊、溪木賊、藺木賊、披散木賊、犬問荊、草問荊、筆管草等等。

節節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圖片:Don Pedro28 / wikimedia

披散木賊Equisetum diffusum。圖片:翦翳翎

木賊屬按照地上枝是一年生還是多年生可以分為問荊亞屬和木賊亞屬,而木賊亞屬地上枝沒有春夏型之分,它們的孢子葉球常常長在粗壯的枝條頂端, 散完孢子後,這個枝條也不會枯萎。

木賊亞屬的木賊Equisetum hyemale。圖片:OpenCage / wikimedia

自我複製的高手

儘管每年都會散發孢子,但實際上問荊透過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十分稀少。反而更多地以地下莖進行無性繁殖

找不到對象沒關係,自我複製就好了。圖片:MPF / wikimedia

問荊根莖深埋地下,四散開來,最深可達兩米。地下莖的節上也長著一些根狀莖分枝。這些分枝直接發育成地上莖和地下莖,或處於休眠狀態。根狀莖深埋地下,繁殖能力強,1cm根狀莖即可繁育出新植株。球莖則是縮短的膨大枝,其中貯藏有大量的澱粉,一旦其脫離母根莖便可以發育成新的個體。地下兩米,恣意橫走,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除不盡的雜草

如此厲害的複製粘貼,自然也成為了農田一害。問荊喜歡潮溼的地方,農田田埂旁常有灌溉用的水渠,於是田埂也成了問荊的樂土。但是,誰會情願一直偏安一隅?誰不對水肥豐足的農田垂涎三尺呢?所以田埂上的問荊會努力將根狀莖伸到農田裡來,一步一步入侵農田沃土。它們繁殖速度十分驚人,如果一段時間不管,它們就能在農田中肆無忌憚地生長。一旦它們定居到農田中,清理起來十分麻煩,即便拔掉地上莖,深埋地下的地下莖還會繼續萌發長出新植株,連除草劑都不管用。唯一能去除的辦法就是深耕,把地下莖挖出來晒死,可這太費勁兒了。

即便是雜草,也有徵服農田的夢想。圖片:robon7 / inaturalist

那有人說了,既然問荊那麼難除,那就讓它在農田裡長著唄,反正它那細怏怏的身子貌似也競爭不過強壯的農作物們。實際上,還真不能讓問荊一直呆在農田中。問荊所到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

問荊根莖會產生酚酸、糖苷、生物鹼類、茚滿酮等化感物質,這些物質透過本身腐解或直接釋放到土壤中,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這個過程也被稱為「化感作用」。把問荊泡在水裡,再用這些水去處理種子,後來發現小麥、大豆等農作物和30多種雜草的種子萌發都受到抑制。如果問荊在農田中肆意生長,農作物的處境將不容樂觀。

誰又能想得到,小小的問荊會有如此能力。圖片: jfclarke / inaturalist

問荊與農作物爭奪生存空間、養分、水分、光照等,還會向土壤中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抑制農作物的發芽、長高、開花、結果等生長過程,同時導致土壤的pH值下降,土壤養分含量降低,微生物數量減少。這都嚴重影響農作物產量和收成,所以農田中的問荊必須要除去。一些科學家也在積極研究問荊的這些化感物質,希望以後能開發出植物源的除草劑用來防治農田雜草。

這個深奧的問題,誰去問問問荊?圖片:lucytree / inaturalist

是女主,也是食物

問荊其實還可以食用,這在日本較為常見,食用的是它用來散播孢子的春枝。但問荊本身具有一定毒性,需處理後才能食用。日本的食用問荊常被翻譯為「杉菜」,就是當年《流星花園》中女主角的名字。《流星花園》改編自日本的《花樣男子》,其中女主角的名字叫做「牧野つくし」,台灣引入後就將其翻譯為「牧野杉菜」。

如果把杉菜換成問荊,道明寺的臺詞可能是這樣的:「我宣你!我宣你……問荊,我造我很煩,可是我要你造,只要你跑掉的話,我一定會去追……問荊,我要你造一件事,就是我要定你了!」

不過現在的女孩子不吃這招啦。圖片:電視劇《流星花園》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來源公眾號:物種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