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葡萄枝條的「三度」談葡萄的冬季修剪!
在埋土防寒地區,葡萄冬季修剪都是在下架防寒前進行。根據枝蔓生長強弱不同,修剪程度也不一樣。從剪留的長度來分,有極長梢修剪、長梢修剪、中梢修剪、短梢修剪、極短梢修剪和長中短梢綜合修剪等方法。極長梢修剪,每蔓一般留芽12個以上;長梢修剪,留芽8~11個;中梢修剪,留芽5~7個;短梢修剪,留芽兩三個;極短梢修剪,僅留基芽。

在生產上所用的修剪方法,必須與環境條件、架式、整枝形式和品種生長勢的強弱相適應。在乾旱地區葡萄植株一般長得較小,應適當加密栽植距離和採用小棚架。在水源充足的地區,葡萄植株一般生長較旺,採用「一隻龍」整枝,應適當增大株行距和採用大棚架等。為適應架式,須採取相應的修剪技術。應以極短梢和短梢修剪為主;棚架及籬架扇面整形,多用長中短梢綜合修剪為宜;大棚架多主蔓整枝,主要用長梢和中梢修剪;籬架單、雙臂水平式整枝,多用中梢修剪;籬架四臂水平整枝,則多用中、短梢修剪。
(1)長梢修剪
長梢修剪的枝蔓,留芽較多,通常比短梢修剪多20%~30%。但是,一般長梢修剪的枝蔓萌芽抽枝率較低,發芽數只佔總芽數的約60%;短梢修剪的枝蔓,萌芽抽枝率較高,一般在80%~90%。雖然長梢修剪的萌芽抽枝率低於短梢修剪的,但在單位架面上抽生新蔓的實際數量卻比較多。因此,只要因地制宜、運用得當,適應於架式,無論採用長梢修剪或是短梢修剪,都能夠獲得高產穩產。

(2)短梢修剪
採用短梢修剪的葡萄植株,結果部位比較固定。結果單位只有1個結果母蔓,不留預備枝,萌發結果後,仍留1個新梢作為結果母蔓,每年如此修剪,也叫一枝更新。當結果部位上升,再選由基部的萌櫱作為結果母蔓,以代替原來的結果母蔓。

(3)中、短梢修剪
中、短梢修剪,結果單位可以不留預備枝,即一枝更新,也可以留預備枝,即二枝更新。春季發芽後,在1個結果母蔓上留2個新蔓,冬季修剪時,上部1個用中梢修剪,下部1個用短梢修剪,作預備枝。
次年,在預備枝上再培養2個新蔓,修剪方法與上一年相同,而構成一個新的結果單位。每年如此修剪,當結果部位上升時,選由基部萌櫱而成的枝蔓來更新。

(4)「一條龍」整枝
用「一條龍」整枝的葡萄,在每年修剪的時候,每個主蔓頂端留有15~20個芽的枝條作為延長蔓,主蔓上側生的結果母蔓,每年都用短梢修剪,只留一兩個基芽,這樣結果部位比較固定。但是,多年以後會形成一個大「疙瘩」狀的結果母蔓群,俗稱「龍爪」。
在肥水條件較好、植株長勢較強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中、短梢交替修剪,一般是以短梢修剪為主,而對部分生長健壯的枝蔓進行中梢修剪,以增多架面上的結果部位,提高產量。行中梢修剪的母蔓,到第二年結果後,再改用短梢修剪,以防結果部位上移和保持樹勢健壯。用此法修剪的植株,通常是在部分「龍爪」上選留1個生長健壯的新蔓,行中梢修剪,留五六個芽,使其結果,這樣的蔓俗稱「柺子蔓」。生長較弱的短蔓,則行極短梢修剪,留一兩個基芽,使之萌生狀蔓,作為明年結果的「柺子蔓」。當年「柺子蔓」結果後,冬季由基部剪除。用這種修剪方法,能夠增大結果面積,但是「柺子蔓」不能留得過多,否則將會影響「龍爪」上新蔓的正常生長,冬芽分化不良,第二年往往不能萌發,反而會減少結果部位。
(5)長中短梢綜合修剪
長中短梢綜合修剪,沒有固定的結果部位,適用於棚架和籬架。修剪程度因蔓的生長狀況不同而定。主蔓和側蔓頂部的延長蔓,棚架一般留15~20個芽,籬架留12~15個芽,以保持其生長優勢。蔓的剪留長度,則依據其生長勢的強弱和著生位置的間距而定。粗度在1.0公分以上的強蔓,可採用長梢修剪,留芽數最多不超過12個;粗度在0.7~1.0公分的中等蔓,用中梢修剪留八九個芽;粗度在0.6公分以上的枝蔓,用短梢修剪,留三四個芽;粗度在0.6公分以下的弱蔓,則從基部剪除。各側蔓應保持一定間距,間距的大小仍然以下面蔓的頂端不超過前面蔓的基部為原則,使枝蔓均勻分佈在架面上。在間距範圍內生長較好的枝蔓,可留一兩個芽短截,作為更新用的預備蔓。但是預備蔓不宜留得過多,以免架面枝蔓擁擠,影響通風透光,削弱樹勢,造成減產。
(6)極長梢修剪
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有些大棚架葡萄也有用極長梢修剪的。一般是在主蔓或側蔓的一定部位上,選留一兩個生長健壯的新蔓,作為第二年的結果母蔓,新蔓留12個芽以上。生長過弱和成熟不良的則從基部剪除。無論是主蔓或側蔓,都應注意保持頂端延長蔓的旺盛生長,使其生長勢強於中下部的側蔓。各側蔓要保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一般是下面側蔓的頂端最好與上一側蔓的基部相接,即上下兩蔓之間間隔12個芽以上,在其間距內萌生的側蔓,則從基部剪除。這種修剪方法適應於生長勢較強的品種。同時由於枝蔓在架面上佈置較均勻,能充分利用架面,產量較高。但是,如果肥水不足,不能維持強壯樹勢,就容易出現大量「瞎眼」,結果部位大減,產量下降。所以,在一般條件下不宜採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