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的管理,主要涉及2個方面,一個是樹體通透性良好,另一個是樹體營養分配合理。樹體營養分配合理的表現就是樹勢均衡。
從大的方面說,樹體營養用於2個方面,一方面用於枝葉的生長,即營養生長;另一方面用於成花結果,即生殖生長。當兩方面的營養均衡時,樹勢即表現中庸,樹體壯而不旺;當兩方面的營養失衡時,要麼枝梢徒長,大量營養用於枝葉的建成,而成花結果營養短缺;要麼樹勢偏弱,新梢生長量小,葉小而薄、色淺,營養生長受到限制,大量營養用於成花結果,易過量結果,如控制不當,果個偏小,果實品質差。

即使是生殖生長,成花和結果也存在矛盾。結果過多時,則大量營養用於果實生長,用於成花的養分不足,導致成花數量少,花芽質量不高,則第二年結果少,大果比率低;結果過少時,用於果實生長的營養較少,有充足的營養供應花芽分化,花芽飽滿,數量多,第二年則產量高,大果比率高,這就是生產中普遍存在的大小年結果現象。
合理分配營養是樹體管理的中心任務之一,總體上,應堅持抑旺促壯的原則,樹旺時應緩和生長勢,樹弱時復壯,生產中常用的措施如下。、
緩和樹勢的措施
(1)拉枝。樹體具有頂端優勢,枝條直立生長時,樹勢旺,營養生長佔據優勢。樹勢旺,則葉片茂盛,製造的光合產物多,運送到根系的光合產物充足,有利於形成強大的根系;根系強大,則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能力強,可保證地上部旺盛生長。生產中可通過調整枝條的延伸角度,調整樹體內的光合產物分配,從而達到調整樹勢的目的。對於過旺枝條,可將其拉平或下垂,則光合產物積留在枝上的增加,運送到根部的減少,從而緩和樹勢。枝條的延伸角度越大,對營養生長的抑制作用越強,因而生產中通過拉枝控制枝勢,促進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從而實現早果豐產的目標。

(2)以果控冠。對於幼旺樹,應採取措施促進成花結果,這是緩和樹勢最有效的措施。生產中普遍存在幼樹管理不當,樹勢偏旺,樹冠過大,特別是在密植情況下,適齡不果,枝梢旺長,果園過早出現鬱閉。這是果樹密植栽培生產中最常見的現象,生產中應對此高度重視。

(3)以肥調控。果樹是需肥種類較多的作物,其中,需要量大的氮磷鉀3種元素中,氮與枝葉的建成有直接的關係,缺失則枝細弱,葉小而薄,葉色發黃;氮充足則枝條粗壯,葉大、厚,葉色深又亮,製造光合產物的能力強,積累的光合產物多。磷與花芽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缺磷形成的花芽數量少,花芽癟;磷充足則形成的花芽數量足,花芽飽滿。鉀與果實品質息息相關,缺鉀則果實色澤暗沉、淡,表光差,著色不豔,果實風味淡,含糖量低;鉀充足則果實含糖量高,果實中花青素佔比提高,有利於果實著色,果面光潔,色豔,果面細膩,品質較好。生產中,當枝細弱,葉小、薄,葉色發黃時,要增施氮肥,以促使樹勢復壯;當樹勢過旺,有徒長趨勢時,則應控制氮肥的供給,以緩和長勢。結果量少時,樹勢必然過旺,可通過增施磷鉀肥的方法,以促使形成足量的花芽,增加結果量,削弱樹勢。
促進生長勢的措施
(1)抬高枝條的延伸角度。對已開始衰老的樹體,可通過背上枝換頭的方法,抬高枝條的延伸角度,以增強枝勢,保持樹體旺盛生長,提高果實品質。

(2)減少枝量,適量結果,集中營養供給,以利樹勢恢復。對於大量結果的樹,要逐步減少枝量,控制結果量,促使樹勢復壯,促進樹體旺盛生長,提高結實能力。

(3)合理用肥,促樹復壯。要保證肥料充分供給,堅持增施有機肥,適量補充氮肥,促進樹體復壯,提高結實能力。
減緩大小年的發生
果樹大小年結果現象客觀存在,生產中可通過強化管理,儘可能減輕發生程度,以提高果實商品性。疏花疏果,保證畝留果量8000~10000個。同時,加強營養供給,保證在充分結果的情況下,有足夠的營養成花,形成數量足而飽滿的花芽,為第二年結果、結好果創造條件。
文章來自:西北農業交流中心
作者王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