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於公眾號當代果蔬,原文標題《果樹不冬灌,受凍又受旱,冬灌該如何進行?》
果樹冬灌
「冬灌不冬灌,產量差一半;果園不冬灌,受凍又受旱」,果園冬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是冬灌也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沒有休眠期的地方,比如溫室、廣東、雲南等地區或模式,有其獨有的管理方式,有時還要通過控水等方法促進養分迴流。
一、冬灌的作用
1.可減輕凍害:冬灌能使土壤蓄積較多熱量,使地溫變化幅度減小,可減輕果樹越冬凍害。
2.可加快有機肥的分解:冬灌為地下微生物的活動提供了水分和溫度,加快有機肥的分解。
3.可防止乾旱:冬灌蓄水於土壤中,既可提高果樹抗凍能力,又可防止冬季及早春的乾旱。
冬灌增加了土壤溼度可避免果樹因生理失水而引起的幹凍,和枝條抽乾。同時又由於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利於根系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從而增強了果樹抗凍、抗旱能力。
4.可杜絕風蝕:嚴冬風大地幹,往往是「風颳土,樹根露,凍害重。」坡丘灘地土質輕、土質松、粘結力差,而冬灌可使土壤處於溼潤狀態,大風不吹土,保溫保溼又防凍。

二、冬灌的時間
以果實採收後到土壤封凍前為冬灌時期。
最佳灌水時間為:在氣溫3℃、5釐米土層內平均地溫5℃、表土「日化夜凍」時,一般在「大雪」至「冬至」這段期間進行灌水為宜。非埋土防寒區可在一年的最低溫時進行。
不可過早灌水,灌水過早了,一旦高溫蒸發量大,使水分流失,不利於蓄水保墒,還會降低抗寒能力。灌水過晚則因氣溫偏低,土壤板結,水分滲不下去,積水凍結,果樹根系易遭受凍害。
即使夜間溫度降至0℃以下,但白天氣溫回升後,地面仍可解凍,此時期灌水對果樹最有利。

三、冬灌的方法
果樹入冬前的灌水量以灌水後當天水分能夠全部滲入根部和滲到根系分佈層為好,方法是整塊田大水漫灌,能保障澆透水。
未成年果樹可深灌30釐米左右,成年果樹可深灌70釐米左右,土壤溼度為保持果園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為宜。
具體的標準是:在灌水2—3小時後,在樹盤外圍挖坑,可以看到上述要求的滲水深度。
對於需要埋土防寒的地塊,也需要澆封凍水,時間是在埋土之前,等表土幹後再進行埋土防寒操作,防止土壤過溼造成芽眼黴爛。
因為是大水漫灌,所以會造成土壤一定的板結,有條件的或者嚴重的可以在萌芽前進行中耕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