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與土壤的區別

土與土壤的區別,你真的了解嗎?

土壤, 覆蓋在陸地表面,若光線、溫度、降水等外在條件充足,則可供植物生長。它的母材是通過水或風搬運、堆積的岩石風化物,在某段期間內,與氣候、生物(包括人為因素)、地形等因素的互動作用下形成。土壤處於生態系統的核心,除了孕育植物等陸地生物之外,更能分解落葉及動物遺體,維持元素正常的生物地質化學循環。土壤與大氣、水並列為構成環境的要素之一。

現在,一般都會將 「土」 和 「土壤」 兩個詞分開使用。換言之,岩石風化後形成「土」;岩石風化變成細小顆粒後,若因為生物作用而呈現適合植物生長的狀態,則稱為「土壤」, 與「土」有著明確的區分。

土的生成

科學家通過放射性元素測定隕石的年代,又分析阿波羅計劃所帶回來的月球岩石,推測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誕生至今大概經過了46億年。一般認為,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並沒有太大差異,如今卻變得截然不同。這樣的差異,起因於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因此沒有生物誕生;而地球上卻誕生了豐富多樣的生物。

由於月球表面沒有空氣(真空), 因此受到太陽的影響非常大,強烈的紫外線 和溫差(攝氏130°到零下170°左右)使得岩石風化成微粒子(粉末)。這樣的微粒子稱為粉塵,並不算是土壤。

相對地,在大氣層保護下的地球,溫差很小(攝氏40°到零下40°左右), 再加上地球有水, 微生物可棲息在風化後的岩石微粒子中, 分解、縮合、聚合有機物,形成腐殖質,進而形成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 —-土壤。

從土到土壤

從土到土壤

由土變化為土壤的過程中,生物的活動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地球上首度出現生物,大約是在40億年前;而地球上第一次出現土壤, 應該也是在這個時候。土壤和生物一同出現在陸地之後,從此關係便密不可分,直到今日。

岩石變成土,除了崩壞等物理原因之外,生物也擁有讓岩石變成土的力量。一般認為,能使岩石變成土的生物,就是需要岩石上少許養分就能生長的苔蘚(地衣)。我們常可以在山上或古老的寺院裡看見長有青苔的岩石,而青苔的下方,其實已經出現了薄薄一層、微量的土,且是含有黏土、微生物和有機物的土。

當岩石表面的凹陷或龜裂處積了水, 產生擁有適度水分的環境,那麼能利用陽光的青苔就會開始入侵。當青苔逐漸增殖,被青苔覆蓋的岩石表面也就隨之慢慢變成土。這時,便有各種能利用無機物或有機物的微生物, 在土裡增殖。在這些微生物作用下, 土的性質便會漸漸變化為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也就是「土壤」。

當新生的土壤上出現了草類後,土壤就會因為草類的根以及微生物的作用而慢慢增加,成為適合灌木類生長的環境,接著便會出現高大樹木類,植物群落就這樣逐漸產生。

在地面上的植物群落變化,對地面下的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各種植物的根部往下伸展,分泌出能夠溶解岩石的有機酸;枯萎後,除了能為微生物的能量(食物)來源,同時也能製造出細微的空隙。植物根部的作用促進了岩石的分解與微生物的活化,使得腐殖質堆積,繼續產生新的土壤,連更深的岩石層都逐漸變成了土壤層。

大型植物開始生長後,落葉等有機物帶給地表更多的供給,大量蓄積腐殖質,使得土壤更加肥沃。

再經過一段時間, 土壤中的養分開始出現淋溶作用;養分流失後,土壤就會漸漸變成不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也就是「土」。如上所述,在數百年至數萬年的時間裡, 土壤不斷反覆誕生又消失,消失再重生。

來源 知乎 洋嶼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