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霜黴病

▲霜黴病
為害特徵
病勢由下而上逐漸蔓延
正面出現多角形褪綠斑
潮溼時背面出現紫灰色黴層
施藥方法
代森錳鋅、代森鋅、吡唑醚菌酯+烯醯嗎啉、霜脲氰、氰霜唑
發病初期灌根處理;雨前雨後注意打藥;病株、病葉及時處理銷燬
2、枯萎病

▲枯萎病
為害特徵
子葉變黃
莖基部黃褐色
高溼白色黴狀物
施藥方法
嘧菌脂、咪鮮胺、惡黴靈、苯醚甲環唑
發病初期噴淋莖基部或灌根處理,病重株直接拔除銷燬,並消毒土壤(注:苯醚甲環唑和甲託使用濃度過高易產生藥害)
3、灰黴病

▲灰黴病
為害特徵
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灰褐色
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低溫高溼型病害
施藥方法
啶醯菌胺、嘧黴胺、乙蒜素、腐黴利、異菌脲、咪鮮胺、咯菌腈
發病初期用藥
4、青枯病

▲青枯病
為害特徵
整個地上部均枯萎
陰天和早晚有所恢復,如同健株
呈青枯症狀
施藥方法
中生菌素、噻菌銅、噻唑鋅、氯溴異氰尿酸
發病初期灌根處理,病重株直接拔除銷燬,並消毒土壤
5、炭疽病

▲炭疽病
為害特徵
葉片上呈現圓形、橢圓形紅褐色小斑點
有時邊緣有黃暈,最後病斑轉為黑褐色,併產生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
後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時融合成片導致葉片乾枯
施藥方法
嘧菌酯、二氫蒽醌+苯醚甲環唑、咪鮮胺
發病初期用藥;雨前雨後注意打藥
6、白粉病

▲白粉病
為害特徵
在葉片上開始產生黃色小點,而後擴大發展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
表面生有白色粉狀黴層
一般情況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多,葉片背面比正面多
施藥方法
嘧菌酯、醚菌脂、百菌清、肟菌酯、氟吡菌醯胺+乙嘧酚、苯醚甲環唑、腈菌唑
發病初期用藥;雨前雨後注意打藥
7、疫病

▲早疫病
早疫病
莖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輪紋
高溼時黑色黴層幼苗的莖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輪紋
成株期發病一般從下部葉片向上部發展
病部有(同心)
施藥方法
代森鋅、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烯醯嗎啉、氰霜唑、霜脲氰
發病初期灌根處理;雨前雨後注意打藥;病株、病葉及時處理銷燬
8、根結線蟲病

▲根結線蟲病
為害特徵
根上有根結
葉片中午萎蔫
植株矮小
施藥方法
阿維菌素、噻唑膦、丁硫克百威
阿維澆根處理;其餘拌土溝施處理
9、病毒病

▲病毒病
為害特徵
葉皺縮,凹凸不平
葉片褪綠黃斑
沿葉脈變色
施藥方法
鹽酸嗎啉胍、寡糖·鏈蛋白、氨基寡糖素
發病初期用藥;主要是預防
10、軟腐病和黑腐病

▲軟腐病
軟腐病
晴天萎蔫,早晚正常
溼腐,有臭味
最後根莖葉腐爛
施藥方法
氫氧化銅、噻菌銅、噻唑鋅、中生菌素;或噻唑鋅+松脂酸銅
發病初期噴淋及地面
11、鏽病

▲鏽病
為害特徵
鏽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
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積集而產生不同顏色的小皰點或皰狀、杯狀、毛狀物
在枝幹上引起腫瘤、粗皮、叢枝、曲枝等症狀
施藥方法
溴菌腈,肟菌酯,嘧菌酯、粉鏽寧
發病初期用藥;雨前雨後注意打藥;病株、病葉、病果及時處理銷燬
12、細菌性角斑病

▲細菌性角斑病
為害特徵
葉背水漬狀斑
澆水後有菌膿
葉脈為界,逐漸擴大,呈不規則的多角形,色赤褐,周圍往往有黃色暈環,後期長出黑色黴狀小點
施藥方法
氫氧化銅、松脂酸銅、噻菌銅、噻唑鋅、中生菌素
發病初期用藥;雨前雨後注意打藥;病株、病葉、病果及時處理銷燬(注:建議氫氧化銅單獨使用!)
13、菌核病

▲菌核病
為害特徵
殘花部水漬狀腐爛
白色菌絲最後變成黑色菌核
不萎蔫,萎凋枯死
施藥方法
咪鮮胺、腐黴利、異菌脲、戊唑醇、啶醯菌胺
發病初期灌根處理,病重株直接拔除銷燬,並消毒土壤
14、立枯病和猝倒病

▲立枯病
立枯病
白天萎蔫,夜間恢復
呈灰褐色病斑
乾枯死亡,不倒伏

▲猝倒病
猝倒病
苗期胚莖水漬狀
乾枯呈線狀
幼苗猝倒
施藥方法
惡黴靈、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或腐黴利+百菌清、吡唑醚菌酯+代森錳鋅
發病初期灌根處理,病重株直接拔除銷燬,並消毒土壤
15、根腐病

▲根腐病
施藥方法
惡黴靈、雙炔醯菌、氟啶胺
發病初期灌根處理,病重株直接拔除銷燬,並消毒土壤
文章來源:芒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