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唑來膦酸(ZA)常被用於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輔助治療和骨靶向治療,但ZA對於mCRPC患者總生存率(OS)的改善結果尚有爭議。ZA對處於前列腺癌其餘疾病狀態的患者的療效也尚不清楚,例如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SPC)、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和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研究背景
為獲取ZA對於PCa不同疾病狀態的療效證據,國內研究者對中、英文資料庫中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研究設計
這項研究最終納入了接受ZA干預的15項隨機對照試驗(RCT)的結果,對總共8280例HSPC、mHSPC、nmCRPC和mCRPC患者的資料進行了分析。主要結局指標為患者的OS,次要結局指標為骨相關事件(SRE)和骨密度(BMD)。
研究結果
研究者對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8280例PCa患者(其中7856例非亞洲患者,424例亞洲患者)的資料進行了meta分析。15項RCT中,分別有7項、5項和6項研究報告了患者的OS、SRE和BMD資料。
ZA對PCa患者OS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ZA未能明顯改善PCa患者的OS(HR=0.95,95%CI 0.88-1.03,P=0.19)。亞組分析結果顯示,ZA未能明顯改善HSPC組(HR=0.96,95%CI 0.88-1.05,P=0.40)、CRPC組(HR=0.78,95%CI 0.46-1.33,P=0.36)、M0組(HR=0.95,95%CI 0.81-1.13,P=0.59)和骨轉移M1組(HR=0.85,95%CI 0.69-1.04,P=0.12)患者的OS。值得注意的是,劃分種族的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接受ZA干預的亞洲組患者的OS得到顯著改善(HR=0.67,95%CI 0.48-0.95,P=0.02),而非亞洲組患者OS未見改善(HR=0.97,95%CI 0.90-1.06,P=0.52)。


圖1 種族亞組的患者OS森林圖
ZA對PCa患者SRE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ZA顯著降低了SRE的發生率(OR=0.65,95%CI 0.45-0.95,P=0.02)。在亞組分析中,骨轉移M1組(OR=0.42,95%CI 0.24-0.71,P=0.001)和亞洲組患者的SRE發生率顯著降低。
ZA對PCa患者BMD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ZA顯著提高了BMD百分比值(MD=8.08,95%CI 5.79-10.37,P<0.001)。在HSPC組中也觀察到BMD百分比值的穩定增加(MD=6.65,95%CI 5.67-7.62,P=0.001)。
研究結論
Meta分析結果顯示,ZA未能顯著改善處於HSPC、CRPC、M0或M1狀態的PCa患者的OS,但似乎能改善亞洲患者的OS。無論患者的疾病狀態如何,PCa伴骨轉移的患者都能從ZA中獲益,ZA不僅顯著降低了SRE的發生率,還能防止PCa不同階段的骨質流失,提高患者的骨密度百分比。受限於一定的侷限性,未來需要更多的RCT來評估種族對ZA療效的影響。
參考文獻:
Chen C, Lin M, Yu D, et al. Do disease status and race affect the efficacy of zoledron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PLoS One. 2022 Sep 22;17(9):e0275176.
編輯:王木木
審校:LR
執行:王木木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資訊。本平臺發佈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資訊被用於了解醫學資訊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佈的內容,並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