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種容易被誤診的皮膚小疙瘩,太多人走了彎路

當臉上出現痘痘、紅疙瘩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痤瘡。

的確,在以紅色痘痘為表現的皮膚疾病中,痤瘡更為常見。不過,除了痤瘡之外,其它一些皮膚問題也有類似的症狀。

如果把其它問題誤認為是痤瘡,然後自行購買所謂的「祛痘產品」來處理,就有可能會使得祛痘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會加重症狀。

正確、及時的診斷,才有助於更好地控制、改善病情,讓皮膚恢復健康。

本次我們請來皮膚科唐教清醫生,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些容易被混淆誤診的煩人痘痘。多一些了解,距離你的痘痘被治癒可能就更近一步。

注:文中所有皮損圖片均引用於已確診病例。

那些容易被混淆成「痤瘡」的痘痘

和痤瘡有相似症狀的問題不少,本次我們挑選其中 6 種相對來說更常見的情況,來和大家初步介紹一下。

在此也提醒大家:本文症狀圖僅供科普,涉及疾病診斷,還是需由專業皮膚科醫生結合皮損情況、患者歷史治療用藥等情況來進行,不建議大家根據圖片自行對號入座。

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痤瘡常見的 2 類表現。

圖 1. 非炎症性痤瘡——特徵為開放性和閉合性粉刺(黑頭和閉口),圖片來源:見水印

圖 2. 炎症性痤瘡——常始於粉刺,進而擴大形成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等不同嚴重程度的皮損,圖片來源:見水印

我們再來看看容易和痤瘡混淆的另外 6 種皮膚問題。

01

細菌性毛囊炎

皮損圖片 1,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1,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1,圖片來源:見水印

疾病特點:常見皮膚病,表現為紅色丘疹、丘膿皰疹或膿皰,以毛囊為中心。與痤瘡相反,此病常可累及軀幹和四肢。確診通常無需檢查,若外用抗生素無效,則可考慮做微生物培養。

鑑別難度:★★★☆☆

02

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

皮損圖片 2,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2,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2,圖片來源:見水印

疾病特點:好發於眶周(特別是眼瞼)皮膚,表現為堅實、棕黃色或紅色、光滑的丘疹。玻片壓診(用於評估尋常狼瘡、貧血痣、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等)可見棕黃色皮損。病理表現為乾酪樣上皮樣肉芽腫(由專業人士鑑別)。

鑑別難度:★★★☆☆

03

革蘭陰性毛囊炎

皮損圖片 3,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3,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3,圖片來源:見水印

疾病特點:發生於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痤瘡患者,隨後在鼻孔前形成膿皰或結節並擴散。另外可發生於熱浴盆泡澡人群及 HIV 感染患者。若常規抗生素方案治療無效,可行微生物培養。

鑑別難度:★★★★☆

04

馬拉色菌毛囊炎

皮損圖片 3,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3,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3,圖片來源:見水印

疾病特點:多見於中青年,好發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皮損呈瀰漫性或比較分散,多呈對稱性。皮疹為圓頂狀毛囊紅色小丘疹,中間有毛囊性小膿皰,可擠出內容物,周邊有紅暈。

鑑別難度:★★★★☆

05

口周皮炎

皮損圖片 4,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4,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4,圖片來源:見水印

疾病特點:表現為丘疹和膿皰,基底常有紅斑和/或鱗屑。常由外用糖皮質激素所致。常對稱分佈於口周,形成較清楚的紅色邊界,唇紅緣不受累。此外鼻周、眼周也可受累。確診通常無需檢查。

鑑別難度:★★★★★

06

玫瑰痤瘡

皮損圖片 6,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6,圖片來源:見水印

皮損圖片 6,圖片來源:見水印

疾病特點:發病年齡晚於尋常痤瘡,比較常見的年齡段為 30~50 歲。皮損形態多樣,典型表現為潮紅 / 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偶有炎症性丘疹和膿皰,無粉刺。環境因素常為觸發因素,例如日晒、熱刺激、機械摩擦。確診通常無需額外輔助檢查。

鑑別難度:★★★★★

以紅色疙瘩為表現的皮膚問題有很多,並不只是痤瘡。它們在治療的用藥和側重點上有所區別,準確的區分對於有效治療很重要。

因此,當出現紅色疙瘩時,不要都當成痤瘡來看待,自己沒有把握的時候,還是建議及時諮詢皮膚科醫生,由醫生明確診斷和治療。

遲遲不處理,或者自診自治,遺留下痘坑甚至疤痕,到時候處理起來就很費錢了。儘早求助醫生,能讓你更輕鬆、更省錢、有效率地把這些紅疙瘩治好。

快速諮詢痘痘問題

平時太忙沒空去醫院?去醫院治療過但反反覆覆,想了解有無其他治療方案?

通過丁香醫生線上問診服務,你可以很方便地聯繫到全國三甲醫院的皮膚科醫生。

經醫生評估合理,可以直接線上開藥治療,還有藥師進行處方複審,保障你的用藥安全。

不用專門請假去醫院,也能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科學祛痘,複診也方便,減少非必要奔波。

皮膚上的小紅疙瘩不確定是什麼問題?

痘痘反覆發作?還有其他疑難皮膚困擾?

點選下方卡片,馬上諮詢三甲皮膚科醫生

新人首次諮詢僅需 9.9 元

*線上就診應提供具有明確診斷的病例資料,如門診病歷、診斷證明等,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病情。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複雜,想諮詢大醫院裡的皮膚科專家深入解答:點選下方卡片,可快速查找皮膚科專家

*線上就診應提供具有明確診斷的病例資料,如門診病歷、診斷證明等,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病情。

在丁香醫生平臺上,既有來自全國知名大醫院的皮膚科醫生,也有從業多年經驗豐富的皮膚科主任專家。

不管你關注的是醫生的經驗、履歷、專業性或者服務質量,應該都能從中找到適合你的醫生。

上下滑動查看歷史問診使用者評價

上下滑動查看歷史問診使用者評價
上下滑動查看歷史問診使用者評價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App 截圖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App 截圖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App 截圖

點選這裡,馬上去問皮膚科醫生

問完後點這裡,快速查看醫生回覆

問診常見 Q&A

❶ 問診入口:下載丁香醫生 App 或搜尋丁香醫生小程序後,進入首頁點選「問醫生」即可線上問醫生

❷ 問診次數:一次問診包含 3 次提問機會(一次提問兩次追問),每次可輸入多個問題(最多 500 字),支持上傳視訊和圖片(檢查報告、藥品圖片等均可拍照上傳),24 小時內有效

❸ 查看回復:如有正在進行中的問診,可進入丁香醫生 App 或小程序,點選底部「我的」-「我的問診」,即可第一時間收到醫生回覆

❹ 人工客服

❹ 人工客服:更多問題,可進入丁香醫生 App 或小程序,點選底部「我的」-「線上客服」詳詢客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