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5種走路姿勢,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

每個人走路的姿勢都不太一樣。有的人走起路來英姿颯爽、意氣風發;有的人卻走得歪歪扭扭,看上去像「企鵝」。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美觀問題,那就錯了。走路姿勢,其實是反映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

警惕這5種異常的走路姿勢

身體直立、目視前方、手臂自然擺動、步子穩……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走路動作再普通不過。殊不知,一個人想要完成它,需要身體的神經系統、肌肉與骨骼和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完美配合才能實現。

因此,當我們身體的某一部分出現問題時,就沒辦法正常地走路。特別是出現以下 5 種異常的走路姿勢時,就是身體在告訴我們健康出了問題。

走路時手臂不擺動

當我們正常行走時,腳步向前邁,在腰部扭動的作用下,就會自然擺動雙臂。若走路時手臂無法自然擺動,可能就是身體其他部位出了問題。

腳掌先著地

正常人走路一般腳跟先落地,但如果一個人走路時是以腳掌先拍打地面,則可能是腳的正前肌無力,導致不能正常帶動腳揹走路。

導致這個情況的疾病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腦癱、卒中偏癱,此類患者會因為肌肉無力而出現足下垂,出現走路時腳掌先落地。

腰椎間盤突出嚴重也會導致腳掌先著地,因為壓迫到了神經而使腳背行肌無力,出現足下垂。

走路步幅小

有些人覺得小碎步走起來婀娜多姿,但走路邁不了大步子也是一種疾病。

身強體壯者走路時可大步流星、腳下生風,而年老體弱者的腿腳就沒有那麼靈便了。有些疾病也是導致走路步幅小的原因,如骨關節炎或膝蓋骨骼退化等老年性退行性病變,這些患者會出現走路步幅小的情況。

踮腳走路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馬蹄高弓足,比如說脊柱和大腦受到損傷時就會走路踮起腳。並且馬蹄高弓足患者在走路時會感覺到疼痛、關節僵硬。

一般來講,如果你走路愛踮腳,並且有疼痛感,應該及時就醫治療,越早發現治療越好。

另外,剛學走路的幼兒也會出現踮腳走路的情況,一般來說是不用過於擔心的,但若一直如此,家長就要需帶孩子到醫院做檢查。

走路畫圈

此類人群會把一側腿向身體外側做伸直狀,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像個圓規畫圓似地走路,很有可能是由腦栓塞、卒中導致的。

以上這 5 種異常的走路姿勢都反映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問題,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及早發現問題,減少身體受到的傷害呢?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注意走路姿勢,保持良好姿態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注意平時的走路姿勢,保持良好的姿態。

一般來講,良好的走路姿勢應該是,雙目平視前方,昂首挺胸,重心稍微前傾,雙手伸直放鬆,自然隨著擺動,雙腳步伐勻稱,速度合適。

適當運動,注意熱身

平時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爬山等,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身心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前應先熱身,特別是關節的熱身,以避免關節沒打開,運動不協調導致受損。

營養均衡、注意補鈣

日常飲食應注意營養均衡,控制脂肪的攝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質、鐵和維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特別是老年群體更要注重補鈣,防止因缺鈣導致的骨質疏鬆等健康問題。

定期做健康體檢,發現問題

有時候,一些疾病並沒有讓我們感到明顯不適,導致我們不能及時發現它。因此,可以通過定期的健康體檢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發現不及時造成重大疾病,或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綜上所述,走路姿勢可以反映一些身體健康問題,故一旦發現有以上描述的走路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排查疾病,做得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文章

秋日進補,看秋三月適宜食物大賞

秋日進補,看秋三月適宜食物大賞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肅殺,天氣漸涼,甚至會氣溫突降,寒潮來臨,食養重點除預防燥氣損傷外,還必須防止寒邪傷人,注意開始進食偏溫補之品。 秋...

關於「刷酸」,一文說清楚(含推薦)

關於「刷酸」,一文說清楚(含推薦)

本文作者:鍾華,卓正皮膚科醫生 說到「刷酸」,大家想必都不會太陌生,很多新手覺得是件麻煩事,擔心刷酸後皮膚變薄變敏感,想嘗試又不知道從何開始...

好好洗手一次,生日快樂唱兩回

好好洗手一次,生日快樂唱兩回

如果能開啟谷歌搜尋頁面,你會發現點特別的東西。點開頁面中央的doodle是一段50秒的視訊,講的是洗手這件事。原來,谷歌是在紀念曾宣導洗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