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就能緩解的腰背肩頸痠痛,還需要看醫生嗎?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每當工作、生活上的壓力驟增時,身體便會逐漸出現各種「失控信號」,如疲憊、睡眠質量下滑、腸道激惹等,其中隔三差五來襲的腰背肩頸痠痛,分外惹人煩。

以至於按摩店、推拿館等場所,逐漸成為大家對付痠痛、失控的港灣。只不過,折磨了我們整整一天、一週的不適,真的能靠一兩小時的按揉去排解掉嗎?

痠痛從何而來?

前陣子,我就被突然來襲的左肩疼痛困擾。

一般來說,這種發生在腰背肩頸上的痠痛,都有一些負重勞損的誘因,可這次悄悄到訪的肩痛,根本找不到誘因,讓我很納悶。

雖然肩痛不嚴重,但總會在我做某些動作的時候,比如起身時,突然發作一下,讓我感覺很不舒爽,似乎被提醒道:「你上年紀了!」

這扎心的感覺,遠比肩痛更難受。

圖源:網路

圖源:網路

我知道,能處理這種肩痛的科室有2個:疼痛科、康復理療科。剛好那段時間我要去深圳辦事,就預約了康復理療科門診的賈蕊綺醫生。

殊不知,這肩痛竟然在我看診前毫無徵兆地消失了!只給我留下了一片心理陰影。

我硬著頭皮去到賈醫生的門診,很不好意思地道出訴求:「上個月肩膀痛,現在已經不痛了。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姿勢不對,所以還是想來看看……」

不過,賈醫生倒一點兒也不意外,直接詢問起這肩痛的詳細情況,接下來便對我的脊柱進行觸診。

為全力配合檢查,我昂首挺胸地端坐在診床上。沒想到竟被賈醫生問了一句:「您平時也是這樣坐的嗎?」

一句話把我擊穿,我慚愧地回答:「只有注意儀態時才這樣坐,平時可能會馱著背、伸著脖子,特別是一個人用電腦的時候。」

圖源:網路

圖源:網路

然而,和接下來的觸診相比,「被看穿」根本不足為奇了。

我換了個姿勢,趴在診床上,沒想到隨著賈醫生指尖的挪動,我幾年前的落枕、上個月的肩痛,以及陪女兒玩耍後出現的腰痛,竟通通復現了一遍。

熟悉的感覺、久違的辛酸,我清醒地認識到:原來疼痛從未走遠!這次的肩痛之所以沒有明顯誘因,可能是因為誘因一直潛伏在我體內。

脊柱觸診結果出來了,我的頸椎稍微偏左側,而胸椎則稍微偏右側,這種偏移對脊柱的彈性、活動性都造成了影響。也就是說,我平時一直是一副偏著頭、歪著身體的樣子,我竟渾然不知。

另外,我的左側斜方肌有一些肥厚。賈醫生判斷這和我平時總是聳著肩,沒注意把肩膀打開和放下有關。說實話,因為斜方肌肥厚影響美觀,我甚至琢磨過要不要打肉毒素,真沒想到根本原因是姿勢不對!

而且,如果我的肩膀總是這樣緊張,增厚的除了斜方肌,還有斜角肌。後者會讓胸廓的上口變得狹窄,如果壓迫到臂叢神經,就會導致上肢麻木、疼痛。

圖源:網路

圖源:網路

雖然,就診前我就知道,自己平時的姿勢有些問題,但沒想到影響會這樣深遠!稍有一些偏倚的脊柱,便足以讓肌肉長期保持在緊張的狀態,繼而導致的筋膜緻密化改變、肌肉肥厚。

好在現階段問題還不嚴重,還能把逐漸偏斜的頸椎、胸椎給拉回來。

如何趕走疼痛,不再讓它找上我?

賈醫生大概花了十幾二十分鐘,來找出我疼痛的原因。身為兒科醫生的我不由感慨,隔專業如隔山,雖然自己知道一些骨骼肌肉的解剖知識,但對於姿勢與疼痛的關係卻知之甚少。

更感慨的是,多數按摩店裡的師傅可能連解剖知識都不具備,可他們卻佔據了疼痛治療的半壁江山。

像我這種肩痛,如果去按摩店,師傅的推拿按揉也有助於放鬆肌肉和筋膜,讓我舒服一些。可我若沒能在舒服之餘,及時高度注意到肩痛背後的姿勢不良,並加以糾正,一旦引起關節功能紊亂,我很有可能會面臨更頻繁頑固的痛楚。

那麼賈醫生是怎麼解決我的問題的呢?除了手法治療,她還提了4點建議。

1 隨時注意姿勢

賈醫生絕不是第一個提醒我注意「儀態」的人,可我身邊的親友只會讓我別駝背、別伸脖子,賈醫生告訴我如何審視自己。比如,把偏過去的頭擺正、讓耳朵位於肩膀上方,把聳肩給放下,以及把前突的腰椎收回。

下圖右側就是前凸腰椎的不良體態,我原以為這種「前凸後翹」很正常,現在才知道這竟是腰痛的根源之一。

但令我意外的是,每當自己有意識地往後收腰部時,腹肌會自然收縮,修正體態、鍛鍊腹肌一舉兩得。

此外,賈醫生還根據我的辦公習慣,提了一些建議。比如:用電腦時把鍵盤拉近,讓雙上臂垂直於地面。坐診時若需要和客戶面對面交談,儘量轉動椅子,代替轉動上半身。

不過,有些問題光靠自制力還不好解決,比如脖子前伸、圓肩,賈醫生便教了我一些練習方法,讓我的肌肉「記住」正確的姿勢。

上滑查看更多▼

① 靠牆站立:

① 靠牆站立

開始時,先把肩胛骨向後向下轉動,將兩根手指放在下巴上輕輕收下巴,頭向後靠牆,保持3-5秒,重複10次。

②靠牆天使:

頭和上背部靠牆,肩膀打開下沉(注意別聳肩),收下巴,胳膊呈W形。前臂貼近牆面,緩慢向上移動保持3秒,然後向下收回,重複10次。

手腕和手肘的後側始終靠牆,感到頸部深處和上背部肌肉收緊發力。熟練後可以一天3組。

③ 胸大肌拉伸

③ 胸大肌拉伸

找個門框,前臂抵住門框,肩關節分別在120度、90度、60度身體前傾(動圖中未能很好地體現,我們得自行感受),讓胸大肌和肩前側有拉伸感,每個角度維持30秒,重複4-5次,每組間最好休息1分鐘。

圖源:youtube ACTIV CHIROPRACTIC頻道視訊5 Exercises To Reverse Bad Posture

2 學習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過程中,橫膈膜會上下移動,這能夠放鬆頸部肌肉,減少斜角肌緊張和第一肋的上抬,從而減少頸椎壓力。練習腹式呼吸的過程,也很能增加我們對於身體的「掌控感」。

3 力量訓練

我的姿勢不良和背部、腹部肌肉力量弱有關,因此我才會不知不覺地用省力的姿勢取代正確、健康的姿勢。

所以,賈醫生手把手教了我一些用彈力帶輔助的運動,來增強肌肉力量。

上滑查看更多▼

上滑查看更多

雙腿伸直坐在地上,彈力帶環繞雙腳,交叉後牽在手裡,坐直向後拉彈力帶。注意收緊背部肌群,不能聳肩,15-20次一組,每天重複3-4組。

圖源:youtube ACTIV CHIROPRACTIC頻道視訊5 Exercises To Reverse Bad Posture

4 肌肉、筋膜的放鬆

此外,肌肉和筋膜的放鬆也很重要。按摩之所以很爽,就是因為採用了放鬆的手法。

可很多按摩師並不了解骨骼、肌肉的知識,躺著被按雖快樂,但給肌肉「解壓」的效果,或許還比不上我們自己用網球/筋膜球或泡沫軸等工具放鬆。牢記醫生教的要領,很容易找準施力的部位。

上滑查看更多▼

① 泡沫軸放鬆上背部

將手放在脖子後面,肘部向前靠攏,分開肩胛骨,抬起臀部,上下滾動放鬆上背部肌肉。

圖源:youtube ACTIV CHIROPRACTIC頻道視訊7 Ways To Foam Roll The Upper Back

② 頸部拉伸與按摩

牽拉側一手固定在臀部,下沉肩膀,另一手放在頭上向對側牽拉頸部,雙肩放鬆。讓頸肩部肌肉牽拉感,深慢呼吸。保持8-10次呼吸/組,兩邊各4-5次。

找一個直角牆面,用筋膜球或網球放在肩上方痠痛區域,加壓緩慢上下滑動放鬆肌肉。滾動20次後換對側,做5-6組。

用筋膜球或網球放在頸部肌肉區域,稍加壓力上下滑動放鬆頸部肌肉。每側20次,然後換邊,共5-6組。

如果這個姿勢感到頸部不適,則嘗試更溫和的方式:用手加壓筋膜球或網球,上下滾動放鬆肌肉。

圖源:youtube ACTIV CHIROPRACTIC頻道視訊4 Techniques To Fix Your Tight Trapezius

看了這次門診,我既慶幸,又遺憾。

慶幸的是,我沿著健康亮起的「信號燈」,找到了對的醫生,學到了正確的應對方式。

可遺憾的是,我知道很多朋友也常常被腰痠背痛、肩頸不適所困擾,卻始終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科室存在,只能到按摩店、推拿館把「信號燈」給生生摁滅。

走出賈醫生的診室後,我趕緊到前臺給我爸媽、老公,以及總駝背的兒子,全都預約了康復理療科門診。在回去的路上,立馬下單了彈力帶、泡沫軸和筋膜球。

慢性疼痛源於生活,想「根治」也得迴歸生活。

後記✍️

就在大家看到這篇文章的前幾天,我的家人們剛到深圳看了賈醫生的門診。這才發現,他們原以為是椎間盤突出的症狀,都另有其因。例如,我媽媽是和我一樣的肩部肌肉緊張,而我家先生則是由工作原因引起的梨狀肌緊張,均不是椎間盤突出導致的神經根症狀。賈醫生給他們分別指導了對應的拉伸、放鬆方法,幫助肌肉從代償發力的模式中走出來,找回最健康、最舒服的狀態。相似的疼痛,卻有不同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如果大家也有類似的脖子、腰背痠痛,交給專業人員來解決吧,可別就只是去按摩店按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