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女性的身體經過分娩之後經常會發生一些變化,很多人生完孩子後,第一個洶湧而來的不是母乳,不是母愛,而是漏尿量……
曾有多位女明星在網上分享自己經歷「尿失禁」的情況,但更多的媽媽覺得「漏尿」這件事情難以啟齒,只能偷偷靠衛生巾或少喝水來調節,她們不敢大聲笑、搬重物,也不敢跑太快、爬樓梯,甚至有時候打個噴嚏,就會「漏尿」。
01
31.1%的中國成年女性患有尿失禁
漏尿,即「尿失禁」,是指尿液經尿道不自主地漏出。主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1]。因為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它也被稱為「社交癌」。
我國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達31.1%,也就是說每3個成年女性就有1個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女性圍產期及產後,最常出現的尿失禁類型是壓力性尿失禁(SUI),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噴嚏、咳嗽或運動等腹壓增高時出現不自主地漏尿,產婦及50~59歲年齡段患病率最高。
而男性尿失禁患者中,中年男性的發病率在11%左右,65歲以上老年男性的發病率在21%左右,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也逐漸提升。

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02
是什麼導致了壓力性尿失禁?
產後尿失禁,其實都是產後盆底肌鬆弛無力惹的禍。
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張「吊床」,緊緊支撐住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器官,具有支撐盆腔器官、控尿控便等生理功能。
十月懷胎過程,子宮增大、腹壓增加,不斷增大的胎兒向下擠壓盆底肌,而分娩時又會對盆底肌和神經造成損傷。此外,孕激素的改變也會加重盆底肌和韌帶的鬆弛[2]。
除了妊娠和內分泌,便秘、肥胖以及年齡增長等也會引起盆底肌的肌力下降。
03
如何治療壓力性尿失禁?
首先,我們想告訴大家,尿失禁不是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只是很多人都面對或即將面臨的小小障礙,而且它也是可以治療的,可以不用再偷偷忍受,完全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尿失禁是個複雜的問題,每種類型的尿失禁處理原則是截然不同的。除了產後尿失禁,脊髓損傷、神經系統疾病、盆腔手術後、前列腺術後等也會引起尿失禁和其他排尿障礙,因此需要找醫生進行專業的評估。
而產後漏尿的主要原因是盆底肌受損所導致的,所以產後配合盆底肌功能鍛鍊和治療,是最有效的辦法。
盆底肌訓練
凱格爾(Kegel)運動是一種盆底肌的收縮練習,可以幫助改善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的第一步,是找到並感知盆底肌。
第二步就是在舒服的體位上,感知盆底肌往上往內的收縮,與此同時,儘量保持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放鬆,切記不要屏氣。
建議從仰臥位開始鍛鍊,然後進階到跪位、坐位以及站立位。保持收縮5秒,然後放鬆10秒,10次一組,早中晚各1次。

凱格爾運動。相簿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盆底肌生物反饋電刺激
盆底肌生物反饋電刺激,採用電刺激和凱格爾運動的結合。
盆底電刺激提供了對陰部神經的反射性刺激,以及對盆底肌的直接刺激,增強了本體感覺的輸入,並且,電刺激還可以幫助腦部激活內啡肽,具有鎮痛的作用。電刺激後,再進行凱格爾運動,使之對於盆底肌收縮的感知力增高,更有利於盆底肌的訓練。
手法治療
治療師通過指檢的方式,找到疼痛、攣縮、緊張、條索樣改變的扳機點,拉伸和按壓盆底肌及肌筋膜觸痛點,增強盆底肌肉的本體感覺,恢復正常的肌肉張力和耐力。
生活習慣干預減重,尤其是體重指數(BMI)>30kg/m²者;戒菸、少喝含咖啡因飲料;避免強體力以及增加腹壓的活動(如搬運重物、爬樓梯等),治療長期咳嗽、便秘等。
手術治療
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者實在不能堅持鍛鍊的中、重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尿道中段懸吊術,對大多數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具有長期、確切的療效。手術過程也非常簡單。
參考文獻:
[1]李建華、王於領.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康復分冊[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
[2]Sangsawang B, Sangsawang N.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egnant women: a review of prevalenc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Int Urogynecol J. 2013 Jun;24(6):901-12. doi: 10.1007/s00192-013-2061-7. Epub 2013 Feb 23. PMID: 23436035; PMCID: PMC3671107.
[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J]. 中華婦產科雜誌, 2011, 46(10):796-798.
[4]朱蘭.郎景和.女性盆底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