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蚊子叮咬難免發生,發燒生病也同樣常見,但家長們一定很少把這兩種情況關聯起來。今天,吳瑕醫生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帶我們深入了解「登革熱」這種疾病和它的危害。

01
女兒生病了
8月某天的傍晚,我在下班路上接到了家裡的電話,我媽焦急地說:「果果發燒了,中飯晚飯都沒吃,你趕快回家!」
沒過幾分鐘,剛回家的隊友也打來了電話,反饋娃體溫38.5°C,但精神不好,沒有力氣,娃還說自己肌肉痠痛。我心想:發熱時通常都會疲倦乏力,果果已經是9歲的大孩子了,應該問題不大。
我回家一看,卻發現女兒狀態完全不是家人說的那樣,她剛解決完12個煎餃和1個牛肉餅,體溫複測37.7°C,正跟妹妹你追我趕玩得起勁。
我問隊友:「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嚴重?」他解釋,給女兒吃了退熱藥,熱退後精神胃口都來了。我拍拍他(非醫療專業人士)的肩誇道:「不錯不錯!知道給吃退熱藥,不是**清瘟口服液和抗生素!」

不愧是醫務人員家屬
我問女兒有沒有其他不舒服,她說:「中午肚子有點疼,想吐又吐不出來,發燒時頭疼得厲害,不過現在不疼了。」
我覺得這是挺典型的病毒性急性胃腸炎症狀:發熱、噁心腹痛,肌肉痠痛,猜想也許是3天前出遊時,娃在造浪池裡嗆過水,吃了不乾淨的水造成的,估摸著應該沒事,燒2-3天,吐1-2天,拉3-5天,應該就好了。
02
真的是胃腸炎嗎?
由於第二天我需要早起上班,就把晚上照顧女兒的任務交給了隊友。晚上11點多,我被隊友叫醒:「你趕緊去看看,果果燒到了40°C,她說很冷、頭痛得厲害,還在發抖。」
因為距離上一次吃藥已經超過4個小時了,我馬上又給女兒吃了一次對乙醯氨基酚,2小時後她的體溫慢慢降到38.6°C。然而凌晨4點,藥效一過,體溫又飆升40°C。
我再次給女兒吃了退熱藥,不免擔憂起來:不對勁,9歲的孩子急性胃腸炎反覆高熱到40°C的情況不常見。心裡盤算起來:
是不是流感?流感也可以有高熱、肌肉痠痛、頭痛和噁心嘔吐,不過現在不是流感流行季節。嗯,流感不能排除……
是不是化膿性扁桃體炎?我又一次看了孩子的喉嚨,還是沒有看到扁桃體腫大,更沒有看到分泌物。
是不是腺病毒感染?這種病也可以有高熱和肌肉痠痛,不過女兒沒有任何呼吸系統症狀,也沒有結膜充血,扁桃體和淋巴結都沒有腫大。
是不是皰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女兒已經9歲了,不是高發年齡,她也沒有皮疹和皰疹,這個可能性不大。
03
原來是登革熱!
我盯著女兒不斷思索著……微弱的燈光下,女兒小腿上被蚊蟲叮咬後的疤痕尤為顯眼,不禁心裡咯噔一聲:不會是登革熱吧?!症狀符合,8月的廣州也是登革熱的好發季節,明天得去檢查一下。
「關於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由攜帶登革病毒的蚊子(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傳播的發熱性疾病。登革熱的發熱通常會持續3-7日,大部分(60%~70%)的患者還會出現頭痛、眼痛和關節痛,其他表現可能包括厭食、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以及咳嗽、咽痛和鼻塞的呼吸系統症狀。約半數的患者會在發熱2~5日後出現皮疹。
登革熱在我國廣東、雲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都有過本地流行,主要發生在夏秋季。
第二天上午,女兒仍反覆高熱、頭痛、肌肉痠痛、噁心,並且開始出現腹瀉,精神狀態也不太好。隊友和家人帶女兒去了附近的醫院,醫生開了血常規、CRP,還做了流感、登革熱、腺病毒和新冠病毒感染的相關檢查。
中午血常規和CRP出來了,白細胞增高,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CRP也成倍升高。隊友打電話給我報告的時候,他已經自行給女兒口服了抗生素,當我問他原因時,他理直氣壯地說:「白細胞高,CRP也高,難道不是細菌感染嗎?」

唉,經不起表揚……
我囑咐他彆著急,等等其他檢查結果。接下來的結果證實了我的推斷,女兒的登革熱IgM抗體弱陽性,而流感、腺病毒及新冠病毒相關檢測都是陰性。因為登革熱屬於國家法定乙型傳染性疾病,接診的醫生非常重視,於是下午又複查了登革熱IgM,結果仍為弱陽性,高度懷疑登革熱。


登革熱典型的血液系統表現,包括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紅細胞壓積增高,這樣看來,女兒的結果並不符合登革熱的典型表現。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是起病早期,正處於疾病的急性反應期,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以及CRP都可能反應性地大幅升高,可不能單憑這個結果就診斷細菌感染。
04
接下來怎麼辦?

居家隔離
接診醫生多次電話建議住院隔離,我很感謝這位醫生的認真和責任心。但因為孩子病情很輕,只需退熱及對症處理,而且我自己是兒科醫生,非常熟悉登革熱,能對孩子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在跟隊友討論後,我們決定不住院,讓女兒居家隔離觀察。
防蚊
因為家裡還有一個上幼稚園的小女兒,家人很擔心會傳染她,我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在家做了一系列的防蚊措施:
1.把客廳及房間的紗窗、推拉門關好,睡前檢查蚊帳是否拉好;
2.清潔廚房和衛生間有積水的區域,在地漏和下水道噴灑了殺蟲劑,房間使用含擬除蟲菊酯類的電蚊香;
3.因為家裡很難徹底杜絕蚊子,我讓女兒儘量隔離在自己的房間,穿上長衣長褲和襪子,白天和晚上睡覺都在蚊帳裡面,醒來的時候裸露皮膚儘量抹上含有DEET的防蚊液(防蚊液通常不建議在室內使用,但是特殊時期特殊處理),來儘量減少被蚊子叮咬的機率;
4. 家人也同樣做好防護措施,穿上長衣長褲和襪子,使用蚊帳和防蚊液。
觀察
我每天觀察女兒的精神意識狀態,測血壓,查看有沒有皮疹、出血點和瘀點,留意有沒有加重的表現。
複查
除了觀察臨床表現之外,我在女兒發熱的第三天和第五天,給她複查了血常規,第五天還查了肝腎功能和登革熱IgM,檢查顯示白細胞慢慢下降到了正常範圍,紅細胞壓積變化不大,血小板及肝腎功能均在正常範圍,登革熱IgM變為強陽性,這些都符合輕症登革熱的改變。
對症處理
這段時間,我只給了女兒對乙醯氨基酚及口服補液鹽的對症處理。因為布洛芬可以增加登革熱患者的出血風險,所以我在給女兒退熱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布洛芬。到了第五天,女兒終於不再發燒了,腹瀉也逐漸好轉。再繼續觀察了2天,女兒情況沒有反覆,我終於放下心來了。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根據症狀輕重,把登革熱分為3型:無預警指徵的登革熱、有預警指徵的登革熱和重症登革熱。Uptodate建議,沒有預警指徵和基礎疾病的患者可以門診治療,因為大部分都不會發展為重症登革熱。所以我才敢讓女兒回家觀察。
無預警指徵的登革熱:符合發熱+以下症狀中的2項
噁心/嘔吐
皮疹
頭痛、咽痛、肌痛或關節痛
白細胞減少
束臂試驗陽性
有預警指徵的登革熱:符合除上述表現外+以下症狀中的1項
腹痛或壓痛
持續嘔吐
腹水和胸腔積液
黏膜出血
嗜睡或躁動
肝腫大>2cm
紅細胞壓積增加伴血小板計數快速下降
重症登革熱:符合以下症狀任1項
重度血漿滲透:休克、積液伴呼吸窘迫
嚴重出血
嚴重器官受累:AST、ALT大於等於1000U/L
意識損害
器官衰竭
登革熱分為3期:發熱期、極期和恢復期。輕症患者只有發熱期和恢復期,沒有極期。極期通常是在退熱的前後,也就是發病後的3-7日,這時需要密切關注有沒有血管滲漏的表現,例如持續嘔吐、腹痛不斷加重、肝腫大並且有壓痛、血細胞比容水平偏高或不斷升高伴血小板計數快速下降、出現胸腔積液和/或腹水、黏膜出血,以及嗜睡或躁動等等。所以在女兒退燒家人都放心了之後,我還提心吊膽地觀察了兩天。
登革熱並沒有特效藥物,門診處理最重要的也就是我前面採取的防蚊和觀察。治療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也就是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充分補充水分以預防和治療脫水。
我國南方地區的8~11月都有可能出現登革熱的病例,各位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防蚊措施(推薦閱讀:《夏季防蚊,看這一篇就夠了!》),來降低感染的風險!
參考文獻:
1.登革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Uptodate.
2.登革病毒感染的發病機制.Uptodate.
3.登革熱診療指南2014年版.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