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卓正科普,300+位醫生為您寫健康貼士
本文作者:賀貝貝,卓正兒科醫生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都會在世界範圍內爆發,主要發生在溫帶氣候的冬季。
在我國甲型流感的季節性表現隨緯度地區不同而不同,近期南方省市正在經歷夏季流感高峰的侵襲抗流感藥供不應求。
那真的有必要囤抗流感藥嗎?是否需要吃抗流感藥物進行化學性預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可以吃奧司他韋嗎?
奧司他韋是一種經典的抗流感藥物,屬於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以干擾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複製過程,以助於縮短病程、減輕疾病嚴重程度、降低併發症以及減少住院或縮短留院時間。

(奧司他韋抑制神經氨酸酶,從而抑制成熟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
中國奧司他韋藥品說明書中寫明該藥適用於成人和1歲及1歲以上兒童的流感治療,也可以用於成人和13歲及13歲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預防。
美國FDA批准奧司他韋用於治療≥2 周齡兒童的流感(有指徵時可用於新生兒)以及≥1歲患者的化學預防。美國CDC和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奧司他韋用於3月齡至1歲嬰兒的化學預防,以及<14日齡嬰兒的流感治療。對於<3月齡的嬰兒,鑑於有關此年齡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資料有限,除非認為情況危急,否則不推薦使用奧司他韋進行化學預防。
目前尚不確定化學預防是否可以預防流感的嚴重併發症,因為目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的化學預防試驗主要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患有慢性病的兒童通常被排除在外,存在試驗偏差。
而如果不加選擇地使用化學預防則會促進流感病毒對抗病毒藥物的耐藥性。
比如曾經有一種經常被添加在複方感冒藥中的抗流感藥物——金剛烷胺,自2009年以來,甲型流感病毒的循環株對金剛烷胺已經具有廣泛的耐藥性了。2007年也曾出現過耐奧司他韋的季節性H1N1甲型流感病毒株。

(藥品名稱裡含「烷胺」的基本含有金剛烷胺成分)
奧司他韋預防用藥方案其實是使用減半劑量的藥物進行口服,有可能促使耐藥株的產生。
近期,我國南方部分省市流感病例驟增,導致了相應地區的奧司他韋供不應求,已然出現了嚴重的短缺。在季節性流感來襲之時,如果不加選擇的給孩子們使用奧司他韋預防性用藥,還會導致用於治療重病或流感併發症高風險兒童的抗病毒藥物供應進一步減少。
對於大多數平素身體健康的兒童,流感只不過是一個輕度的自限性疾病過程,而對於這些高風險的孩子,在沒有抗流感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則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雖然對比其他的抗流感藥物(比如需要配合吸入的扎那米韋或靜脈給予的帕拉米韋),奧司他韋的使用方法相對簡單(只需要口服),有效性和安全性也相對良好。
但,是藥三分毒,奧司他韋也存在著一定的藥物不良反應,比如噁心、嘔吐、腹瀉和頭痛等,而預防性用藥需要持續不短的時間。
預防性治療需持續至已知的最後一次暴露後7日;在長期護理機構或醫院中,為控制疫情爆發,美國CDC推薦化學預防應持續至少2周,並在發現最近一次確診病例後持續最多1周;而在社區流感活動期間,需每天使用奧司他韋進行暴露前化學預防,停藥後便會恢復易感性,即「疫情不停,藥不能停」。
雖然奧司他韋預防用藥方案長達16周的耐受性良好,但是經濟成本和腎臟代謝負擔也不容小覷。
所以,需要特別強調,應避免使用奧司他韋對流感進行廣泛或常規的化學預防。僅推薦對部分嚴重或複雜流感風險極高的兒童(例如嚴重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進行預防性用藥。而為了保護高危人群,密切接觸高危人群的兒童或成人可以與醫生討論預防性用藥。
可以吃巴洛沙韋嗎?
除了奧司他韋這類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以外,還有一種新型的口服抗流感藥物——巴洛沙韋。
這是一種是流感病毒cap依賴性核酸內切酶的選擇性抑制劑,通過抑制mRNA合成的啟動而阻斷流感病毒增殖。

(巴洛沙韋(Baloxavir)進入細胞抑制病毒mRNA合成)
該藥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既往體健成人和≥12歲兒童的流感,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出現症狀不超過48小時的成人和≥12歲兒童。
雖然有試驗提示該藥物用於流感的暴露後預防有效,但是試驗排除了免疫功能受損的接觸者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存在試驗偏差,且可能出現腹瀉、嘔吐、頭痛、血尿、咽炎、肝功ALT升高等不良反應或過敏反應。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流感?
和使用藥物化學性預防比起來,更重要的流感預防措施其實是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關於流感疫苗的接種,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推薦6月齡以上的所有人都進行接種,尤其是那些有嚴重或複雜流感高風險的個體,除非明確禁止流感免疫接種,否則化學預防不應替代免疫接種。
而使用抗流感藥物進行化學預防只是對於未接種流感疫苗或接種後未產生保護性免疫的特定人群的輔助性保護。
流感疫苗接種後需要2周才能達到有效的保護,所以在疫苗接種未達2周的時間內,可採用化學預防聯合疫苗預防的方式可以彌補緊急情況下接種疫苗後起效時間不足的問題。
需注意,口服奧司他韋不影響滅活流感疫苗的接種效果,但服用奧司他韋前2周或停用奧司他韋后48小時內接種減毒活流感疫苗會影響效果,需要避免。
除了接種疫苗和藥物化學預防以外,其實更加需要重視的標準預防措施是:
1. 手衛生(例如,用肥皂水洗手和使用含有乙醇的消毒劑)。
2. 呼吸衛生/咳嗽禮儀(咳嗽時捂住鼻子和嘴巴、立即處理用過的紙巾以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清潔手部)。
3. 醫護人員在接觸感染患者時,應酌情使用手套、隔離衣、口罩及眼部防護設備。
4. 類似於新冠大流行期間推薦的非藥物和行為干預措施(例如,避免接觸患者、保持身體距離、使用口罩、限制旅行)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的流行。
關於流感的診斷、治療、護理以及預防接種等內容可以參考閱讀以下文章:
1. 遭遇流感伏擊,我需要帶孩子看醫生嗎?
2. 寶寶得了流感,爸爸媽媽應該知道的
3. 接種流感疫苗之前,先聽聽醫生怎麼說
4. 流感疫情來襲,疫苗提前上市,需要現在就去打嗎?
| 本文作者

賀貝貝
卓正兒科、兒童保健醫生
重慶醫科大學學士
戳此看診/問診
| 審稿專家

陸嬌
卓正兒科、兒童保健、過敏反應專科醫生
南京醫科大學碩士
戳此看診/問診
| 參考文獻
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學. UpToDate
2.抗流感病毒藥物的藥理學. UpToDate
3.Seasonal influenza in children: Management. UpToDate
4.兒童季節性流感的臨床特徵和診斷. UpToDate
5.兒童季節性流感的治療. UpToDate
6.兒童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的疫苗預防. UpToDate
7.成人季節性流感的抗病毒藥物預防. UpToDate
8.Seasonal influenza in children: Prevention with antiviral drugs. UpToDate
9.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