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溫季節的到來,夜間邀一眾朋友喝著冰啤、吃著烤串、聊著天的人越來越多,同時夜間突發關節劇痛、紅腫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這其中的一些患者經常為選擇看哪個科室而犯難,有的因為關節痛,要求看骨科;有的因為尿酸高,要求看腎病科;有的甚至因為耳朵痛,要求看五官科。那麼,到底應該看哪個科室呢?我們先來聊聊痛風。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因尿酸鹽沉積於骨關節、腎臟和皮下等部位引發急慢性炎症和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及尿酸排洩減少所致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屬於代謝性風溼病。說得通俗點,尿酸高了,沉積到關節、腎臟和皮下,造成組織損傷並引發炎症,所以引起疼痛。因此,痛風病還是應該看風溼免疫科。
痛風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很遺憾,對於為什麼會痛風,現代醫學給出的答案是三個大字—「不確定」,即病因不明。痛風分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原發性就是指具體原因不明,大概一到二成的原發性痛風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尿酸排出減少所引發的;繼發性痛風指繼發於其他疾病或藥物,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腎臟疾病,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痛風患者都會直接就診於腎病科的原因。
但是,是不是所有尿酸水平高的人都會得痛風呢?不是,其中只有5%~15%的人會得痛風。在尿酸高的人群裡面,一般來說,家裡有人得過痛風的患者發生痛風的危險性比較高;40歲以上的男性、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患痛風的風險相對也比較高。
痛風的症狀及危害有哪些
痛風一般分為無症狀期、急性關節炎期及慢性關節炎期,亦有以腎臟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痛風類型。
01
無症狀期
大多數患者都是高尿酸血癥,部分患者有可能痛風終生不發作。
02
急性關節炎期
一旦出現症狀,痛風就進入急性關節炎期了,這個時候大部分患者都是睡覺到半夜突然發作以至於被痛醒,數小時內一側大腳趾關節或踝、膝、腕、指、肘等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或無法活動,甚至有發熱的症狀。如果不作處理,一般數天或兩週內也會自行好轉,接下來就會進入緩解階段,持續一段時間。
03
慢性關節炎期
如果症狀反覆發作,痛風就會進入慢性關節炎期,患者關節會受到破壞,甚至會嚴重變形影響日常活動,此時還可在耳郭周圍、反覆發作的關節周邊出現「痛風石」。
04
以腎臟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痛風
以腎臟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痛風包括痛風性腎病及尿酸性腎結石病。痛風患者中10%~25%會有腎結石出現。
嚴重的疼痛、關節損傷貫穿了痛風的整個過程,後期的關節畸形、腎功能損害都大大影響了各年齡段痛風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如何治療及預防痛風
痛風急性發作階段,需要依靠藥物來緩解,最常用的是鎮痛藥物如塞來昔布、吲哚美辛、雙氯芬酸等,還有秋水仙鹼等傳統治療藥物;急性期緩解約2周後,可逐步加用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藥物,如苯溴馬隆、別嘌呤醇等,降低下次痛風的發作風險。
平時以預防痛風發生為主。對於有痛風家族史、體檢發現高尿酸血癥、營養過剩、嗜酒及活動少的高危人群,應該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增加運動,避免暴飲暴食,戒菸、戒酒,避免熬夜。同時,每年定期體檢,監測血尿酸水平的變化也必不可少。
對已經患有痛風的患者,預防再發的重點當然應該是控制嘌呤的攝入,增加尿酸的排出,應採取多種非藥物手段。在主食方面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如米、面等,有一定的增加尿酸排出的作用。
嚴格限制嘌呤的攝入,多吃低嘌呤含量的食物,如五穀雜糧、蛋、奶、大部分瓜果蔬菜;少吃中嘌呤含量的食物,包括肉類、豆類等;儘量不吃高嘌呤含量食物,如動物內臟、海產品(蝦、蟹、貝類、三文魚、沙丁魚、鱈魚、吞拿魚、鮑魚等)、菌類、黃豆類、扁豆、蘆筍以及長時間煲、煮的湯等。
根據體重控制蛋白質的攝入,爭取做到蛋白質攝入在0.8~1.0g/kg,少吃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肥肉、魷魚、內臟、墨魚等。脂肪攝取所佔的熱量應占每天總熱量的20%~25%。
戒酒,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影響尿酸排洩。還應控制鹽的攝入,每日用量在2~5g,少用辛辣刺激的調味料。
大量飲水,每日保證2000~3000ml飲水量,促進尿酸排出。
儘量不用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包括一部分利尿藥,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以及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普萘洛爾等。
適當增加鹼性食物的攝入,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這裡的酸鹼性不是指味道上的酸性、鹼性,鹼性食物是指富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裡的獼猴桃、柿子、無花果、香蕉、西瓜、哈密瓜、梨、蘋果、杧果、柑橘、橙、葡萄、石榴、荔枝、龍眼、檸檬、李子、桃子、櫻桃;蔬菜中的番茄、竹筍、海帶、苦瓜、冬瓜、黃瓜、絲瓜、油菜、生菜、白菜、胡蘿蔔、山藥、南瓜等。
適當多吃固腎補腎、行氣活血、舒筋活絡的食物,中醫學認為固腎類藥物有助於排洩尿酸,核桃、枸杞子、山藥、栗子等皆可。
多做運動,使肌肉和關節更穩定,痛風發病後疼痛感會減輕,但是注意避免劇烈的腿部運動,如登山、長跑等。
小貼士
桃仁粥
配方:桃仁15g,粳米150g。
製法: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劑。
功能:活血祛瘀,通絡止痛。適用於瘀血痰濁痺阻型痛風。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告訴你疾病的真實樣子》
作者:楊曉龍 熊旭東